脊椎疾病影像诊断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脊柱的运动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骼,除负重、减震和保护功能外,还有灵活的运动功能。人体躯干骨骼类似多个倒立的三角形,其中胸腰三角最大并居中,由于尖部向下,故灵活有余,稳定不足,受力最大的是腰4、腰5及骶1。为适应这种情况,脊柱周围的肌肉则以相反的方向相互交叉排列,既能使脊柱稳定,负重承力,又可利用最小的力,获得最大的效应,肌肉是脊柱活动的动力结构,借各肌的相互配合作用,使脊柱产生屈、伸、侧弯旋转及回旋等运动。在直立时,各肌肉的张力可协助韧带维持脊柱腰段处于精确平衡状态。在运动时,各肌肉则可协助韧带维持脊柱稳定于此一特定状态。为此,脊柱无论静止或运动,肌肉的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运动脊柱的肌肉有直接和间接两组。直接者则肌肉的一端或两端均附于背柱;间接者则肌肉的起、止点均不附于脊柱,但收缩时,可引起脊柱的运动。根据各肌肉与脊柱的位置关系,又将各肌分为前群、后群及侧群三组。

一、前群

前群肌数量少,肌较小,均位于颈段脊柱的前面,包括颈长肌、头长肌、头前直肌及头侧直肌。

(一)颈长肌

颈长肌位于颈椎和上三个胸椎椎体的前面,可分为下内侧和上外侧两部。由脊神经C3~C8前支支配。此肌双侧收缩可使颈前屈,单侧肌收缩则使颈侧屈。

(二)头长肌

头长肌位于颈长肌上方,起自3~6节颈椎横突的前结节,止于枕骨基底部的下面。受脊神经C1~C6的分支支配。两侧收缩可使头前屈,单侧收缩则使头屈向收缩侧。

(三)头前直肌和头侧直肌

头前直肌和头侧直肌是位于寰椎和枕骨面的小肌,前者位于内侧,后者位于外侧。

二、外侧群

外侧群在颈部有斜角肌,在腰部有腰大肌、腰小肌和腰方肌。

(一)斜角肌

斜角肌分前、中、后斜角肌。依次起于颈椎横突前后结节,止于第1~2肋骨,分别由颈神经前支C2~C8支配。

颈椎固定,上述三肌收缩可上提肋骨,助吸气。肋骨固定,两侧肌肉同时收缩,可使颈前屈,单侧收缩,颈屈向同侧,并微转向对侧。前斜角肌受累,而产生斜角肌综合征。

(二)腰大肌和腰小肌

1.腰大肌

腰大肌属于髋内肌群,位于脊柱腰段两侧。起于胸12椎体、上4个腰椎侧面及全部腰椎横突,向下联合髂肌成共同腱,穿过腹股沟韧带外侧部的肌腔隙,止于股骨小转子。此肌收缩,可屈大腿并使大腿内旋,大腿固定则屈脊柱腰段及髋关节,腰大肌受腰丛肌支T12、L1~4支配。

2.腰小肌

腰小肌位于腰大肌的前方,起于胸12和腰1椎体,下端止于髂耻隆起。此肌与腰大肌共同屈脊柱,受腰神经丛肌支L1~L2的支配。

(三)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起自第12肋骨下缘和第1~4腰椎横突,止于髂嵴上缘。此肌可增强腹后壁,两侧收缩降第12肋,单侧收缩则使脊柱侧屈。此肌较宽薄,易劳损或受风寒侵袭,引起腰疼。受腰神经丛T12~L3支配。

三、后群

(一)浅层

浅层肌位于脊柱与上肢间的肌肉,起于脊柱,止于上肢,又称棘上肢肌。

1.斜方肌

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起于上项线、枕外粗隆、项韧带和胸椎棘突,向外上止于锁骨的肩峰端、肩胛骨和肩峰。该肌上部收缩可提肩胛带,使肩胛骨外旋,下部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两侧同时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如肩胛骨固定,可使头颈后仰。斜方肌受副神经和颈神经的双重支配。当副神经损伤后,此肌仍可保留部分功能,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斜方肌疼痛痉挛常见。

2.背阔肌

背阔肌为全身最大的阔肌,腱膜起自髂嵴、腰椎、下胸椎棘突和骶中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此肌收缩可使上肢后伸、旋内和内收,即背手的动作,上肢固定时,可提躯干向上。该肌由胸背脊神经C6~C8支配。

3.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上颈椎横突,向下止于肩胛骨内侧角和脊柱缘的上部。此肌可上提肩胛骨。肩胛骨固定时双侧收缩可使颈后仰,单侧收缩时则可使颈部侧屈。该肌受肩胛脊神经C2~C5支配。

4.菱形肌

菱形肌起自下颈椎和上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骨脊柱缘的肩胛冈以下。该肌收缩可引起肩胛骨向上内方,并向脊柱靠拢;与前锯肌共同作用,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在胸壁上。菱形肌受肩胛脊神经C4~C6支配,颈椎病时,此神经常受压,可引起菱形肌痉挛,产生背部压迫感,触诊可扪及索条状物。

(二)中层

中层有两个小肌称上、下锯肌。分别起于颈胸、胸腰交界的椎骨棘突,止于上位和下位肋骨。此二肌为呼吸肌,受肋间神经支配。

(三)深层

1.第一层

(1)夹肌:

夹肌又分为头夹肌和项夹肌,起于项韧带、颈7和上胸椎棘突,头夹肌止于颞骨乳突后缘和枕骨上项线,项夹肌止于第2~3颈椎横突后结节。夹肌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夹肌受颈神经后支C1~C5支配。

(2)骶棘肌:

骶棘肌为一纵向肌群,总腱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胸腰筋膜,向上在腰部分为3个纵行肌柱,外侧者称髂肋肌,中间者称最长肌,内侧者称棘肌。每个肌柱又分为3个部分。髂肋肌位于外侧,分为腰髂肋肌、背髂肋肌和项髂肋肌。最长肌在髂肋肌内侧,亦分背最长肌、颈最长肌和头最长肌三部。棘肌紧贴棘突两侧,分背棘肌和项棘肌两部,自上腰一直延续至下颈部。

骶棘肌为伸脊柱肌,腰部受伤后,此肌起保护作用而痉挛。骶棘肌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诱导管制运动;另一方面在任何位置(除直立位或运动到极限位外),凡受重力作用,例如韧带损伤,重量部分落于韧带的位置,必定会产生疼痛,骶棘肌必须继续紧张收缩,以协助韧带。

2.第二层

属于横突棘肌,其特点为起于下位椎骨的横突,止于上位椎体的棘突。

(1)半棘肌:

半棘肌位于浅层,按其止点分布可分为背半棘肌、项半棘肌和头半棘肌。此肌起自颈2至胸12横突,内上止于上胸椎、颈椎棘突和枕骨。背、项半棘肌单侧收缩,使相应部分的脊柱转向对侧,头半棘肌收缩使头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则伸脊柱,使头后仰。受脊神经后支支配。

(2)多裂肌:

多裂肌位于骶骨至颈2椎体之间,在腰部和颈部比较发达。起于骶骨背面,腰椎和胸椎横突和颈4~7的关节突,止于全部椎骨(除寰椎外)的棘突。由颈3到骶5神经后支支配。

(3)回旋肌:

回旋肌有20对,分布于腰、胸和颈段,可分为腰、背和项回旋肌,以腰部最为发达。起于下部椎骨横突根部和关节突,止于上位椎骨棘突根部和部分椎板。

多裂肌和回旋肌单侧收缩,对椎骨有回旋作用,双侧收缩则有伸脊柱的作用。

3.第三层

(1)椎枕肌:

椎枕肌有4对小肌,发育良好,只出现在高等哺乳动物。作用于寰枕和寰枢关节,由枕下神经C1、C2支配。

1)头后大直肌起于枢椎棘突,纤维斜向外上,止于枕骨下项线外侧。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2)头后小直肌起于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下项线内侧,其作用为使头后仰。

3)头上斜肌起于寰椎横突,止于枕骨下项线外侧部上方骨面,一侧收缩使头向对侧旋转,侧屈寰枕关节,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4)头下斜肌起于第2颈椎棘突,向上外止于寰椎横突,收缩时头向同侧旋转并侧屈。

(2)横突间肌:

横突间肌位于相邻两椎体骨横突间,此肌在颈部和腰部较发达。其作用系侧屈脊柱。

(3)棘突间肌:

棘突间肌位于相邻两椎骨棘突间,颈部发育最好,其他部位偶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