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定神针
【组成】
定神Ⅰ针、定神Ⅱ针、定神Ⅲ针。(图16)
图16 定神针(定神Ⅰ针、定神Ⅱ针、定神Ⅲ针)
【配穴主治】
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临床心得】
定神针三穴有安神定志、聚精凝神的作用。此三穴常规沿皮平刺,但亦有轻刺、重刺之分。进针后针尖稍斜向表皮方向,此时针感较轻浅;进针后针尖稍斜向额骨一侧,此时针感较深较重,针入皮肤后沿额骨前行,额骨骨膜对针刺很敏感。阳白、神庭等头部穴位均可仿此。
1.定神Ⅰ针
【穴位定位】
印堂直上0.5寸。(图16)
【穴名释义】
见鼻三针印堂穴。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降眉间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内眦动脉分布。
【主治病症】
同印堂穴。
【操作方法】
嘱患者仰卧或坐位,提捏局部皮肤,从上垂直向下平刺,约0.3~0.5寸。
【临床心得】
印堂穴属督脉,督脉为诸阳之海,内连于脑,针刺定神Ⅰ针时向印堂穴方向沿皮平刺达鼻根部。
2.定神Ⅱ针
【穴位定位】
左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直上0.5寸。(图16)
【穴名释义】
见面瘫针阳白穴。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额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
【主治病症】
同面瘫针阳白穴。
【操作方法】
嘱患者仰卧或坐位,提捏局部皮肤,从上垂直向下平刺,约0.3~0.5寸。由于额前表皮的血管很丰富,针刺时容易引起皮下出血,行针或出针时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处理。
【临床心得】
前额两侧为足少阳胆经分布区域,正中为督脉所行。肝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藏魂;阳白穴是胆经的穴位,位处两目之上,与眼神关系密切。针刺定神Ⅱ针可沿皮向下平刺直达眉上。
3.定神Ⅲ针
【穴位定位】
右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直上0.5寸。(图16)
【穴名释义】
见面瘫针阳白穴。
【局部解剖】
同上穴。
【操作方法】
同上穴。
【临床心得】
定神Ⅱ针、定神Ⅲ针均较相应阳白穴进针深度大,可深刺穿透阳白穴,所以刺激量亦较阳白穴强。靳老进针非常强调针刺的刺激量,尤其是进针深度,要有根、有神,均与进针深度相关。
有根,直白地说,就是进针要有一定的深度,如树之根,深扎土中,其树方迎风傲立。进针有一定的深度,针体才稳定,既有较高安全性,又有较大的刺激量,保证一定的刺激量是针刺取得疗效的重要环节。
有神,是指要正指直刺、力贯针体。针灸的那根针是医生和患者间唯一的媒介和互相作用的桥梁,所有针的提插捻转等手法均是医生指端力的变化产生的。完全可以理解为指端力作用于针体,针体在做物理学意义上的“功”。力透针体,通过针,力作用于患者的机体,产生疗效。本人近年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带力进针,是补;带力出针,是泻”。
用最典型的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为例。烧山火是重按轻提。重按即是指端带力下注针体,针体带力缓而有力地进针,如推拿的指力以深透为要。烧山火强调的在天部提插捻转九次,进针到人部、地部再分别提插捻转九次。本人认为就是强调进针要带力进针,用“九”遍提插捻转保证力一定要灌注下去。《难经·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难经·七十六难》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直白地翻译过来就是说:补气,用什么地方的气能拿来补人体亏虚的正气呢?泻气,把要泻的病邪之气泻到什么地方呢?《难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取慓疾滑利的卫气,卫气行于体表分肉之间,来源于源源不绝的水谷之气。取卫气,带力进针,用针引领卫气深入到营分,使卫气补充营气,这就是补法。泻法是把深藏体内营分的病邪,在带力提出针的引领下,从深出浅,从开张的腠理泻出体外。透天凉从地部到人部、天部强调提插捻转六次再退针到上一层次,即是用强调六次的提插捻转强调出针要带力,带力才是核心。这也就是《标幽赋》说的针刺得气“如鱼吞钩饵之沉浮”。进针如鱼吞钩之沉,出针如拉鱼出水之浮。各位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鱼吞钩之后,钓者一线在手,无论是鱼挣扎下潜,带线逃离时的沉;还是拉鱼出水,缓缓拉出水面的浮,其核心恰恰是力,是缓缓而有力道的力。不是猛力、不是爆发力,用猛力和爆发力拉扯鱼线,只会让鱼脱钩,前功尽弃。
曾有位针灸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告诉笔者如何更细微地把握重按、重提。重按就像用针尖顶住一个气球,缓缓地把气球向水中压,而不能把气球扎破,是内力而不是猛力。重提是像针尖前钓着一个气球,慢慢从水底钩起。其实用两个磁铁来讲明白这种内力也是同样的。重按如两块同极性的磁铁,手拿着上面这块向下按,排斥力推动下面那块缓缓下移。重提如手拿着下面那块磁铁,缓缓向上移动,力量顶着上面的磁铁缓缓上升。这种力,完全是深透的内力,而不是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