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临症配穴法(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颞三针

【组成】
颞Ⅰ针、颞Ⅱ针、颞Ⅲ针。(图13)
图13 颞三针(颞Ⅰ针、颞Ⅱ针、颞Ⅲ针)
【配穴主治】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 BZ_119_590_2168_633_2212斜、脑动脉硬化、耳鸣、偏头痛、帕金森病、脑萎缩、老年痴呆。
【临床心得】
颞Ⅰ针的下方有手少阳三焦经的角孙穴和足少阳胆经的率谷穴,前者为手足少阳之会,后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耳尖直上入发际的颞侧,是手足少阳经所分布的区域,是治疗中风的首选区域。颞Ⅱ针、颞Ⅲ针位于颞Ⅰ针之前后,三针覆盖整个颞部,增强对颞部的刺激。颞三针可疏通肝胆经络之气血,平肝息风,清肝泻胆,鼓舞少阳升发之机,有利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
1.颞Ⅰ针
【穴位定位】
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交会处。(图13)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组织—颞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耳颞神经、枕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分布。(图14)
图14 颞Ⅰ针、颞Ⅱ针、颞Ⅲ针局部解剖图
【主治病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 BZ_119_590_2168_633_2212斜、脑动脉硬化、耳鸣、偏头痛、帕金森病、脑萎缩、老年痴呆。
【操作方法】
垂直向下沿皮平刺0.8~1.2寸。可加电针,也可行捻转补泻手法。针刺时要注意观察皮下血管,并尽量避开。如果进针时疼痛特别明显,可能是扎中血管,应将针稍退后,调整方向,继续进针,以酸、麻、胀感为好。出针时,如果出血,应及时按压。
【临床心得】
颞Ⅰ针居率谷上0.5寸,针刺多超过1寸,已穿过率谷穴可以加大刺激量。颞三针的位置和颞骨缝有高度重合,此先天发育过程遗留的缝隙,可使头皮处的针感更深地传入颅内。针刺对局部血管收缩刺激是很强的,而这种收缩会极大地影响其所伴行营养的神经。对神经血液供给影响如此大,更不用说对神经本身的影响了。
新生儿有前后囟门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组成整个脑颅骨的顶骨、颧骨、颞骨、筛骨、枕骨、蝶骨等8块颅骨。后囟出生后6~8周即闭合,前囟更大,2岁左右才闭合。前后囟门闭合后,颅骨更紧密地闭合,使整个头部形成更坚固的颅骨保护。但矢状缝、人字缝等颅骨缝的这种先天遗迹仍然存在。这些颅骨缝和头穴是否有对应或其他的关系,至少有颅骨缝处的穴位应和没有颅骨缝处的穴位,对颅内脑实质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颅骨缝穿过颅骨进入脑内的血管应该更丰富,这也许是为什么率谷在头穴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因之一。且颅外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经颅骨间隙伸入颅内,所以头部穴位对颅内中枢神经的影响是极大的,大得超过我们目前的认识,这是笔者认为靳三针强调头针应用的原因所在。(图15)
图15 颅缝示意图
脐带是胎儿期胎儿和母体营养输送的唯一通道,出生后脐带被剪断,末端闭锁形成肚脐。我们全身的大部分皮肤都可以接受触碰等大强度刺激,但肚脐被多次触碰就容易引起腹痛或腹泻,这和形成肚脐的原因有极大关系。脐带虽然被剪断了,虽然末端闭锁了,但这种先天的遗迹仍然使肚脐处的皮肤不同于他处的皮肤。肚脐处皮肤的敏感性,包括对药物吸收的能力、对腹腔脏腑的影响都仍然强于其他部位,这就是脐疗的道理所在。
中国北方有个非常有趣的民俗:夏天天热时,幼儿通常赤身裸体,到处跑来跑去玩耍,但一定会戴一个叫做“肚兜”的东西。一块菱形的布,系挂在脖子上,腰两侧有细带,可以在腰后侧系上,整个肚兜完全覆盖在小儿肚腹部分,预防小儿肚腹处受凉、风吹等,这种习俗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幼儿心肝之火常有余,所以幼儿喜怒多变、精力旺盛,玩耍不知疲倦。北美有句名言:男孩子精力旺盛得只差能发电了。中医还认为幼儿脾常不足,又贪吃偏食,更易导致腹泻、疳积等疾病,所以幼儿腹部如受风寒,极易出现腹泻等常见病,肚兜很好地预防了风寒外袭。
2.颞Ⅱ针
【穴位定位】
颞Ⅰ针水平向前旁开1寸。(图13)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颞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耳颞神经、枕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分布。(图14)
【主治病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 BZ_119_590_2168_633_2212斜、脑动脉硬化、耳鸣、偏头痛、帕金森病、脑萎缩、老年痴呆。
【操作方法】
同上穴。
【临床心得】
针刺颞Ⅱ针时,由于该处血管神经丰富,所以特别敏感,针感非常强。“颞三针”主要治疗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因为它的位置属于(大脑)中央前、后回之间的范围,所占的面积很广,所以对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有治疗作用。
3.颞Ⅲ针
【穴位定位】
颞Ⅰ针水平向后旁开1寸。(图13)
【局部解剖】
①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颞肌。②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耳颞神经、枕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分布。(图14)
【主治病症】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 BZ_119_590_2168_633_2212斜、脑动脉硬化、耳鸣、偏头痛、帕金森病、脑萎缩、老年痴呆。
【操作方法】
同上穴。
【临床心得】
颞部三针是头针中针刺疼痛较强的三个穴位,尤其是进针后针尖向颞骨侧稍斜进针,针体有可能紧贴着骨膜前进,此时痛感尤剧,故建议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及治疗需要调整进针角度,此点在任何穴位进针时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笔者反复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