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推疗法:轻松解决颈肩腰腿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动推疗法现代康复医学原理

动推疗法中的运动治疗主要是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和关节松动技术,有时会用到神经肌肉控制技术等。具体应用哪种或哪几种主要根据每个患者局部及全身的病理变化进行。

一、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是在躯干或肢体的某一部位施加作用力,用于牵伸关节附近的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包括皮肤、韧带和关节囊等)的技术,从而达到扩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因组织粘连、挛缩或瘢痕导致软组织失去延展性、关节活动度受限,或中枢神经受损后肌张力增高、组织挛缩,或用于各种运动训练前后以预防骨骼肌肉系统损伤,特别适合用于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牵伸技术包括自我牵伸、徒手牵伸、器械牵伸以及神经促通技术,动推疗法中一般是治疗师徒手牵伸。徒手牵伸可分为弹性牵伸和维持性牵伸,弹性牵伸是到最大牵伸时维持时间短、相对强度大的牵伸,利于组织修复和肌肉酸痛的消除;而维持性牵伸是到最大牵伸时低强度、长时间的牵伸,一次牵伸持续时间要在30秒左右,这样能够提高组织耐受性,利于维持在拉伸后的位置,患者更舒适,牵伸效果更好。
徒手牵伸属于被动运动技术,其操作步骤包括选择患者合适的体位,治疗师体位选择,操作者手的固定与摆放以及注意牵伸的方向。牵伸最主要的原则是将短缩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拉长,故患者的体位需要以舒适、能持久较好,治疗师体位也是以利于发挥治疗师的力量、安全为宜,而操作者的手固定患者的位置不宜跨越关节、不宜用力过猛,牵伸的方向与牵伸的组织需与纵轴平行。如肘关节牵伸,具体到肱二头肌牵伸,患者体位多为肩关节轻度外展位、肘关节伸直旋后位,以仰卧为宜,或坐位需要上肢置于治疗桌上,而如果是肘尖悬空的体位,肱二头肌牵伸时患者易疲劳、紧张。治疗师的体位以坐位为佳,站立弯腰位易损伤治疗师腰部,也不利于治疗师发力。此时治疗师固定手位于前臂近端,五指在掌侧,手心位于前臂背侧,指腹及手掌用力(指尖用力易疼痛、损伤肘部血管)。牵伸的方向一般前臂中立位,与上肢长轴平行,如果牵拉肱二头肌旋后的纤维,则牵拉方向应在旋前位沿上肢长轴平行方向牵拉(图1-1)。牵拉韧带时亦需要沿其纤维长轴牵伸,此时多需要在韧带紧张的体位牵伸。如需要牵伸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需要在膝关节伸直同时内翻位下进行。
图1-1 旋前位肱二头肌牵伸下动推疗法

二、肌力训练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多是肌力增强训练,其原则是超量恢复,不过动推疗法中肌力训练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强肌力,而是恢复神经肌肉控制。肌力训练技术是主动训练,一般在徒手牵伸技术之前进行。首先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确定动推疗法手法作用区或点,多数肌肉损伤其功能障碍多是在运动弧中的某点。然后患者取舒适体位,动推疗法中尽最大努力在无痛范围内完成训练。治疗师施加阻力的手置于肢体远端,注意避免替代运动。另外,运动中需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或抗阻力。训练中应给予有力的语言指令,如“好”“加油”“不错”等,增强训练效果。每一种运动可重复8~10次,间隔适当休息,逐渐增加训练的次数,以患者不觉得明显疲劳为宜。
以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为例,股四头肌分为4个部分,故首先要明确训练哪部分,其痛点或阿是穴在这部分肌纤维哪个区域,活动到哪个位置时疼痛或紧张最明显。如果是股内侧肌,痛点或阿是穴多位于髌骨内侧或股骨粗线内侧唇或两者之间的肌腹上,由屈小腿到伸小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起始位小腿应略内旋、而终末位应外旋,即沿着股内侧肌的力线抗阻力运动。虽然都是沿力线方向操作,但肌力训练与牵伸技术的方向正好相反,前者沿力线做向心运动,后者是分离运动。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比较舒适且代偿较小的体位是侧卧伸直位,髋关节伸直。治疗师坐位,施加阻力的手位于小腿前方(图1-2)。股四头肌伸小腿训练时经常利用髂腰肌、腹肌代偿,坐位时明显,卧位时影响较小,患者仰卧,髋关节伸直位时,治疗师可利用治疗手的肘关节控制髋关节活动来减少替代活动。
图1-2 侧卧位股四头肌抗阻力动推疗法

三、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被动运动范畴,在应用时常选择关节的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附属运动不同于生理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解剖范围内完成的运动。生理运动是主动完成的,而附属运动一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其他人或对侧肢体帮助才能完成,如关节分离、髌骨的侧方移动等。任何一个关节都存在着附属运动,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活动时,其生理及附属运动均受到限制。在生理运动恢复后,如果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可能是因为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关节松动技术通常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而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反过来可以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在有关节活动受限时,动推疗法中常用关节松动技术,特别是肩关节松动技术、髌骨松动技术及脊柱松动技术比较常用。肩关节松动技术包括分离牵引、长轴牵引、上下滑动、外展向足侧滑动、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外展摆动、水平内收摆动、后向前转动、内旋摆动、外旋摆动、侧方滑动、肩胛胸壁关节松动等,分别进行盂肱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多个方向的松动,还包括关节挤压与拔伸松动,以及肩周关节的松动。
动推疗法要一次性同时实施运动和推拿,有些可以独立完成,但常常需要助手的帮助。动推疗法中进行关节松动前,需要评估该松动中会有哪些痛点或区域。如分离牵引,痛点或阿是穴多位于肱骨小结节、喙突或盂上结节等处。操作时患者侧卧上肢休息位,肩外展50°并内旋,然后放松。治疗师外侧手托住上臂远端及肘部,内侧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内侧手向外侧水平推肱骨实现分离牵引,持续推肱骨约10秒,同时拇指或其余四指按压位于肱骨小结节、喙突或盂上结节等处的痛点(图1-3)。而像内、外旋摆动,关节松动时两只手都不在肩关节附近,此时必有助手进行松动或按压肩关节附近与内、外旋有关的痛点,如肱骨大结节、小结节,肩外展90°,屈肘90°,前臂旋前,治疗师一手固定肘窝部,另一手将前臂沿床面运动,使肩内旋。
图1-3 肩关节松动下动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