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病因病机
《内经》中对不寐的病因病机论述主要围绕阴阳失调、胃失和降、肝热等方面。《灵枢·大惑论》[1]:“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邪客》:“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其外……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上述两段条文中“阴气虚,故目不瞑”“阴虚,故目不瞑”均指出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致。《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主受纳,其气宜降,若因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壅遏于中,胃失和降,浊气上扰,心神被扰而致不寐;卫气出于胃,脾胃为升降之枢,若饮食损伤致胃气失于和降,则卫气运行失常,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而致不寐。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导致失眠者,皆属于此。李中梓《医宗必读》也有类似论述:“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
《内经》中也有对肝火致不寐的论述,如《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此条所述的不寐,多由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母病及子,肝病及心,心藏君火,肝藏相火,君相火旺,火扰神明,致神不守舍,故而不寐。
《难经》最早提出了不寐的病名,并就老年人不寐的病机做出了论述:“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不能精,夜不得寐也。”这一论述与《灵枢·营卫生会》关于老人夜不暝的病机认识相一致。
张仲景对因外感病所致不寐的病因病机做了系统论述。《伤寒论》:“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这两条均是对阳明里热证所致不寐的论述,第一条系误用温针,导致里热炽盛,热扰心神而不寐;第二条为阳明腑证,热扰心神而致不寐,治疗宜用大承气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本条指热邪伤及肾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而扰乱神明,故见心中烦而不寐。“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指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心神而致心神不宁,故见心烦不能寐。《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此条所指的“虚劳虚烦不得眠”系指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者。肝藏血,血舍魂,若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心神失养则虚烦不眠;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亦可见虚烦不安,故治疗当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本条讲述太阳病先下后汗,导致少阳阳衰阴盛,白天阳气充足,与阴抗衡,出现烦躁不寐,夜间阳气无力抗争而安静的症状,治疗以急救回阳为主。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也有“虚劳不得眠”“病后不得眠”等论述,均为脏腑虚损,营卫不和所致。
《圣惠方》中提出了胆虚致不寐的病机:“夫胆虚不得睡者,五脏虚邪之气,干淫于心,心有忧虑,伏气在胆,所以睡卧不安,心多惊悸,精神怯弱。改心气忧伤,肝胆虚冷,致不得睡也。”
《证治要诀·不寐》提出了不寐有虚、实两种病机:“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大抵惊悸健忘,怔忡、失志、不寐、心风,皆是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用凉心之剂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病愈不减,为当以理痰气为第一义。”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对相火妄动所致不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论述,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有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等多方面。“相火起,五脏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可见相火妄动与心火妄动关系密切,肝肾“二脏皆有相火,而上系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由此可见,心火炽盛、相火妄动,二火相煽,均可扰动心神,导致不寐。
《景岳全书》对不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将不寐分为有邪和无邪两种:“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无邪是指“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或为惊惕,或为恐畏,或若有所系恋,或无因而偏多妄思,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皆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可见不寐之虚证系因思虑劳倦耗伤心脾,忧虑、惊恐耗伤肝肾之精血阴,或因自汗、发热等致气、阴、血虚。有邪又分为外邪和内邪两种:“凡如伤寒、伤风、疟疾之不寐者,此皆外邪深入之扰也,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引徐东皋语:“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即不寐之实证包括痰、火热、风寒、水湿、饮食、气逆、食滞等邪气扰乱心神。“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可见,《景岳全书》明确地提出把邪正虚实作为本病辨证的纲要,为后世医者认识本病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张氏医通》也指出不寐的主要病因有两种,即虚和痰。“不寐有二。有病后虚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人不寐。”
《古今医统》对不寐的论述如:“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郁,夜卧遂不疏散,每至五更随气上升而发躁,便不成寐,此宜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之法也。”书中指出因思虑伤脾,脾气不足,痰浊内生,内蕴化火,痰火扰乱心神;或因肾主水,心主火,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以致心火上亢,虚热扰神,则心烦不寐。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了补充:“夜寐多梦是血瘀,平素平和,有病急躁是血瘀。”并认为:“夜睡不能,用安神养血无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可见,王清任在前世医家对不寐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血液运行不畅也是导致不寐的病机之一。瘀血一旦形成,常可导致不寐的发生或加重。“血者,神气也”,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瘀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
综观历代医家对不寐的认识,可将不寐分为虚、实两端,虚证之不寐的病因多为血虚、阴虚、心气虚,病机为思虑、劳倦、惊恐等精神因素,或因自汗、发热、久病等耗伤人体正气,导致气、阴、血虚。实证之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寒邪、火邪等外感邪气或痰火、饮食、瘀血、寒气、水气等内生邪气扰乱心神。
现代医家认为,不寐的病因病机为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肝、脾、肺、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因心主神明,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不寐,但是与肝、脾、胃、肺、肾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密切关系。
谭忠福等[1]认为肝对睡眠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肝失疏泄、条达之性,气血失和,导致神不安宁而病不寐,故治疗多从肝论治。据此将不寐分型辨治,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滞血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阳上亢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胃不和用暖肝煎合吴茱萸汤加减,肝肾阴虚用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谢建军[2]也认为不寐与肝的关系密切,提出从肝论治不寐八法,肝郁不眠者当疏肝安神法,方用四逆散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肝郁火炽不寐用清肝安神法,方宜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阳上亢的不眠当平肝潜阳、滋肾安神,方选天麻钩藤饮;肝经有痰不寐当调肝理气化痰,方用温胆汤加柴胡、郁金、远志、菖蒲;寒邪袭肝之不眠宜暖肝散寒安神,方用暖肝煎合吴茱萸汤加减;肝血瘀阻不眠当疏肝活血化瘀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阴不足的失眠当柔肝养阴安神,方宜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肝血亏虚的失眠当益气补血养肝安神,方用补肝汤合八珍汤加减。祝谌予[3]根据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的论述,认为肝郁血虚,魂不守舍,心神不安是导致不寐常见病机。
孔令娟等[4]提出肺与不寐有关,并从虚实两方面进行阐述。实证者,痰浊内郁于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阻肺,魄受搅扰,不能安舍故而失眠。虚证者为肺气或肺阴不足,不能养魄,魄失所养,不能安舍于肺亦可致不寐。
崔界峰等[5]对来自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1067名第一诊断为失眠的住院患者,运用频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入院中医主证包括心脾两虚(41例,53.25%)、肝郁气滞(12例,15.58%)、肝郁化火(10例,12.99%)和其他证候(大多为阴虚气虚阳虚证)(14例,18.18%);出院中医主证包括心脾两虚(47例,49.47%)、肝郁气滞(16例,16.84%)、肝郁化火(11例,11.58%)和其他证候(21例,22.11%)。可以看出心脾两虚证占不寐患者一半左右,表明脾与不寐关系密切。路志正[6]善从从脾胃论治不寐,最常用的调理脾胃治疗不寐的方法有:调理心脾、调理肝脾、运(醒)脾和胃、健脾益肾、柔肝理脾、疏肝和胃、和胃降浊(逆)、温胆和胃等法。田芬兰[7]教授善从脾论治不寐,她认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而“变化而赤,是谓血”,上承于心,则心血充足,心藏神,心神得养,故失眠得治。并自拟“养心汤”治疗失眠,方药组成: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茯苓、炙甘草、远志、酸枣仁、香附、浮小麦、莲须、何首乌、杜仲、女贞子、旱莲草。王自立[8]宗“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经典理论,从脾胃着手,以运脾汤加减治疗不寐,使得脾气得以舒展,气机得以调和,屡获佳效。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包含有精神因素。机会性失眠:如考试前夕入睡困难,相思、离别的失眠,剧烈生活事件刺激造成的睡眠障碍等;心理生理性失眠:开始失眠是短暂的,但可能因失眠而过分紧张,造成心理负担,以至形成失眠神经症或失眠恐惧症,从而使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形成恶性循环;精神障碍:包括神经症(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某些人格障碍。大量理论和临床研究证明,失眠与个体的境遇和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失眠症患者与睡眠正常者,在认知活动方面存在很大差异[9]。
齐向华[10]对不寐与体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失眠组与对照组的体质类型构成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失眠组的体质构成以躁红质和迟冷质多见,腻滞质最少。说明体内阴阳气血的盈亏直接关乎睡眠的质量。燥红质阳热内盛,阴液内亏,阳不内潜于阴,则阴阳交感不利而发生失眠;迟冷质和倦质气血阴阳亏虚,阴阳交感不畅,也容易失眠,此即《古今医案按选》所谓的阴阳精血不足之失眠。腻滞质阴血偏盛,易于痰湿内阻,阳气受裹,普遍睡眠偏多,故失眠发病较少。不同中医体质的失眠患者,其失眠的形式也有相同。中医体质与PSQI各因子相关分析显示,晦涩质与习惯性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与日间功能呈正相关,可能晦涩质失眠者不易影响睡眠效率,临床所见的早醒、醒后不能入眠的“清晨失眠”者此种体质最多,易于影响日间功能;腻滞质与入睡时间呈负相关,与日间功能呈正相关,腻滞质失眠者不影响入睡时间,易于影响日间功能;躁红质与主观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和PSQI总分呈正相关,说明躁红质失眠者的形式多种多样,日间功能反而不易受到影响;迟冷质者以睡眠表浅多见,其失眠是阴阳气血不足所致;倦质者易于思虑过度而影响入睡时间。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晦涩质、腻滞质、迟冷质、倦质患者体内阳气不足,故易于发生精神萎靡;而躁红质患者阳热内盛、阴血不足,常表现为相对亢奋的状态,易于出现烦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