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科管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麻醉护理工作常规

一、临床麻醉护理常规

围麻醉期护理指从麻醉前访视患者开始,到手术后3天麻醉回访结束,围绕麻醉的实施而开展的麻醉前、麻醉中与麻醉后护理工作。

为使患者及家属更全面的了解麻醉,减轻患者术前焦虑,促进麻醉的顺利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科护士应进行术前麻醉护理访视。与麻醉医生术前访视不同的是,麻醉医生的术前访视注重对患者各系统功能状态、对麻醉的耐受能力进行评估,介绍术中可能发生的麻醉意外并进行麻醉同意书的签字;而麻醉科护士更注重除此之外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麻醉,麻醉护士在的评估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精神心理状态后,指导其从身心各方面做好充分的麻醉前准备,指导其了解术中的麻醉配合及术后麻醉恢复和镇痛的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更顺利的度过围麻醉期。

(一)麻醉术前访视

1.核查患者身份。

2.说明访视目的,落实麻醉前护理评估,重视心理护理。

3.做好麻醉相关知识和配合注意事项的介绍:针对不同的麻醉方式,宣教相关麻醉知识和配合要点;

4.体格检查:针对不同的麻醉方式,作相应的体格检查。

5.术前指导:包括禁饮禁食时间和术后的注意事项等。

6.介绍麻醉恢复室,告知注意事项。

(二)麻醉中护理

1.麻醉准备,包括药品、物品、仪器、急救用物等。

2.核对患者身份,连接监护设备。

3.监测术中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书写麻醉记录单。

4.遵医嘱用药,配合医生完成有创操作。

5.配合麻醉医生实施抢救。

(三)麻醉恢复期护理

1.遵医嘱调整输液泵参数和呼吸机参数。

2.在医生指导下吸痰拔管。

3.观察并记录麻醉恢复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情况。

4.遵医嘱将患者转送入PACU,与PACU护士做好患者交接。

5.整理麻醉仪器和物品等。

(四)麻醉后访视

1.了解患者有无麻醉后并发症。

2.进一步落实麻醉后健康指导。

3.进行疼痛评估并实施镇痛护理。

4.所有术后出现的与麻醉相关问题均应上报责任麻醉医师,护士不能擅作处理。

二、PACU护理常规

麻醉恢复室的主要任务是收治当日手术后的麻醉恢复期患者;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在此阶段内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

(一)清点恢复室药品、物品、设备,打开呼吸机、监护仪、负压吸引器并检查其功能,确保备用状态。

(二)麻醉医生预约床位,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用物。

(三)患者在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监护下从手术间转入PACU。

(四)入室后固定床位,加床栏,并立即给患者吸氧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五)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至少每15分钟记录一次,如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向麻醉医师报告并遵医嘱处理。

(六)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情况(包括输液通路、管道、皮肤、血制品、引流、伤口、特殊病情等)并填写交接单,双方签字。

(七)整理床单位,调节液体滴速,标识各种引流管路,注意不可互相缠绕,摆放合适位置,避免受压;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八)评估患者神志、呼吸、肌力等,达到拔管指征后,遵医嘱吸痰拔管。

(九)监测并记录尿量、液体入量,观察液体滴入速度。

(十)记录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方法、诊断、既往史、服药史、过敏史、术前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聋症、性格改变或言语障碍。

2.气管内导管留置的位置、型号及深度。

3.麻醉过程,特别是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过程的问题,如静脉穿刺困难、插管困难、术前饱胃、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电图变化等。

4.出入量情况,包括输液量和种类、尿量和出血量等。

(十一)鼓励患者咳痰、深吸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协助麻醉医师及时治疗患者。

(十二)监测内容

1.呼吸系统 节律、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和呼吸的通畅程度、患者皮肤黏膜颜色和保护性反射(如呛咳、吞咽反射)等。

2.循环系统 血压和ECG,必要时应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和心功能等。

3.体温 监测皮肤、鼻/口、直肠与食管等。

4.神志 观察瞳孔、意识等。

(十三)常用评分方法

1.手术麻醉所需要的镇静深度常用改良的OAA/S评分(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方法。

2.Steward苏醒评分,评分在4分以上方能离开手术室或PACU。

3.POR(Post Operative Recovery)苏醒评分。

4.Aldrete苏醒评分表,是氧饱和度、呼吸、循环、意识及活动度一系列量化分值的简单总和。患者评分达9分以上时,可转回普通病房。

5.肌力评分是通过机体收缩特定肌群来判断,一般分为6级。

三、手术室外麻醉护理常规
(一)麻醉前准备
1.仪器

检查各种仪器的功能,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麻醉机、监护仪、注射泵、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电子病历记录系统以及相关急救设备。

2.物品

麻醉穿刺用物、插管用物、特殊监测用物、呼吸回路与吸氧导管等。

3.药品

根据麻醉计划准备相关麻醉药品、液体和急救药品。

4.患者

核查患者身份、心理护理、测量术晨生命体征、询问患者禁饮禁食时间、落实各项检查结果。

(二)麻醉期间的护理

1.配合各种麻醉穿刺,协助摆放麻醉体位。

2.严格遵医嘱注射麻醉药物或为患者实施面罩吸氧,托下颌,扣面罩,控制呼吸。

3.协助气管插管,固定导管。

4.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记录单。

5.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麻醉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6.遵医嘱调节液体的输入速度及药品用量。

7.麻醉结束后,遵医嘱吸痰拔管。

(三)麻醉恢复期护理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各系统麻醉后恢复情况并记录。

2.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吸氧,必要时控制呼吸。

3.遵医嘱用药,调节液体的输注速度。

4.将患者情况汇报给麻醉医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必要时配合抢救。

5.评估患者达到岀室指征,汇报麻醉医师并请其决定患者去向。

6.门诊患者病情稳定后可由家属护送回家,住院患者返回病房,必要时由麻醉护士协助转运。

7.做好麻醉相关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

(四)麻醉后处理
1.药品与物品管理

根据麻醉医生开具的处方回收剩余药品及物品,合理计费。

2.感染管理

所有用物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以及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处理。

3.仪器管理

关闭所有仪器,拔去电源并归位,故障仪器及时报修。

四、特殊操作护理常规

麻醉科的特殊操作大致包括:椎管内穿刺、神经阻滞、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气管插管及特殊方法的气管插管,其中有创动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椎管内穿刺、神经阻滞及特殊方法的气管插管必须由麻醉医生完成。一般的气管插管是医生和护士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之一。

(一)动脉穿刺置管配合流程

由麻醉医生进行操作,护士配合:①准备工作:包括测压套件、肝素盐水、Allen试验、穿刺部位和肢体体位的准备;②穿刺中配合:包括消毒、局麻、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和固定导管;③穿刺后工作:调零和测压、整理用物、处理医疗废物;④拔管: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肢体末端血运情况。

(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配合流程

由麻醉医生进行操作,护士配合:①准备工作:包括测压套件、无菌穿刺包、生理盐水、穿刺部位体位的准备;②穿刺中配合:协助医生B超引导,定位,打无菌包,戴无菌手套,测试导管通畅度,各种用物处于备用状态,配合医生完成操作;③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和固定导管;③穿刺后工作:如需测压先调零、整理用物、处理医疗废弃物等。

(三)气管插管配合流程

气管插管是医务人员在全麻和急救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一般气管插管如经口(鼻)气管插管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特殊方法的气管插管,如纤支镜、清醒插管、双腔导管、困难插管等技术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医生完成。

1.经口气管插管包括 ①患者评估与用物准备:根据不同的患者准备合适的用物;②面罩通气:确保有效呼吸;③置入喉镜:包括正确手持喉镜手法、识别解剖标志;④暴露声门:掌握喉镜前端正确放置位置;⑤置入气管导管:掌握置入导管方法,避免暴力;⑥检查导管位置:听诊对比双侧呼吸音、观察PETCO2波形;⑦固定导管;⑧整理用物。

2.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不同之处在于做好鼻腔准备 ①清洁鼻腔;②选择通气较好的一侧鼻腔作为插管通道;③遵医嘱使用收缩鼻黏膜血管药物以防出血;④鼻腔内应用麻醉润滑剂;⑤准备插管钳;⑥导管通过鼻腔时切勿使用暴力。其余同经口气管插管。

3.特殊方法气管插管如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清醒插管、困难气管插管、双腔气管插管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包括:①准备特殊用物;②准备吸引器和吸痰管;③遵医嘱用药;④医生操作时,护士在旁协助;⑤插管结束,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处理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