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床麻醉基本仪器设备
一、麻醉机
麻醉机是用于实施全身麻醉、供氧及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的装置,要求提供的氧及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应精确、稳定和容易控制。优良的麻醉机对于减少装置故障所造成的麻醉意外及对患者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麻醉机按功能分类为全能型、普及型、轻便型。全能型具备彩色大屏幕显示、全功能呼吸机(各种呼吸模式)、气体泄漏补偿和顺应性补偿功能、肺功能环、动态顺应性等呼吸动力学参数监测及集成式CO2监测、报警功能;同时有完整的循环监护仪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普及型和轻便型一般只具备LED数码管显示方式、有容量、压力及SIMV呼吸模式和常规监测报警参数。麻醉机按潮气量分为成人麻醉机、小儿麻醉机和成人/小儿/新生儿兼用麻醉机,目前新型麻醉机一般为成人/小儿/新生儿兼用麻醉机。在使用麻醉机和呼吸机前,应对机器性能进行系统的检查,以保证安全使用。在机械通气期间也应持续监测麻醉机和呼吸机的工作状态。
麻醉机的功能主要是用以输出麻醉气体,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手术,因而首先要有供气装置,所供气体为氧气(O2)、空气、空氧混合气或氧化亚氮(N2O)。过去大多用贮气筒贮存经压缩的氧气或空气以及液态的N2O进行供应。目前多数大型医院均建有中心供气系统,需注意中心供氧采用制氧机制备时,氧含量常低于95%。临床麻醉中应用都需经过降压,保证恒定的低压和安全。麻醉机将气体输入到呼吸环路还需经流量计,精确计算气流量至每分钟的毫升数才能用于患者。环路内设有单向活瓣和钠石灰罐,故呼吸环路内吸入或呼出气体按一定方向流动进行正常呼吸,即吸入氧或麻醉气体,呼出气体内的二氧化碳流经钠石灰罐时被吸收。
现代麻醉机的蒸发器采用了一些专门的结构,以排除温度、流量、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能精确地稀释麻醉药蒸汽浓度。蒸发器都是为特定的吸入麻醉药设计的,不能混用。为了保持比较恒定的麻醉药气体浓度,现代蒸发器都具有完善的温度补偿、压力补偿和流量控制等装置。新一代麻醉机挥发罐采用电子喷射方式,精度得以极大提高。
为了防止麻醉机输出低氧性气体,麻醉机的安全保障系统和使用麻醉机前的安全检查显得格外重要。一般麻醉机对于O2、N2O等不同气源的接口有不同的轴针及口径以防止接错。现代麻醉机还增加一些装置,如流量表联动装置、氧比例装置,以控制气体的输出比例。准确测定混合气中麻醉气体的浓度可有效预防意外发生,质谱仪可同时测出混合气体内每种气体的浓度,是目前最先进的气体浓度分析仪,能迅速地测出每次呼吸中各种气体浓度,如O2、N2O、CO2及挥发性麻醉药的气体浓度。
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具有麻醉平稳、麻醉用药量少、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维持气道湿度等优点。但同时对麻醉装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麻醉机低压系统和呼吸回路的密闭性能要良好,泄漏量不得超过200ml/min;要具有精准的气体流量计,在低流量情况下,送气亦要精确;要有高质量的蒸发器,能在低流量时也能准确地输出麻醉药浓度;麻醉呼吸机送出的潮气量要精确;二氧化碳吸收罐应有足够的容积,至少容纳500g以上的钠石灰;呼吸回路以聚乙烯管为好,因其对麻醉药的吸收量小。
理论上真正完全紧闭式环路,只需补充机体代谢消耗的氧量[4ml/(kg·min)]即可,但难免存在程度不等的潜在漏气,故必须注意使用足够的新鲜气流量。使用麻醉呼吸机时,麻醉与通气两者之间互相影响,由麻醉机提供持续新鲜气流,同时供患者通气和麻醉,其潮气量不单与风箱上下移动度有关,而且也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输入环路的潮气量取决于预设定的风箱上下移动度与吸气相进入环路内的新鲜气流量。正常情况下,因新鲜气流量的改变引起潮气量轻微改变对于成人影响不大,但对小儿则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新鲜气流量的增加可能引起小儿过度通气甚至气压伤。麻醉中可通过多种方法评估预置潮气量是否合适,如听诊肺部、观察肺部活动幅度、使用潮气量计、环路内气量计、吸气峰压和呼气末CO2监测等。单凭观察风箱移动度容易发生差错。使用容量监测仪可连续监测呼出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或同步监测两参数,但最重要的呼吸监测仍为呼气末CO2监测。
间歇正压通气的通气压力,气道峰压一般应低于15cmH2O,通气频率8~40次/分,可根据患者需要、通气效果及代谢状态进行调整,成人常为10~20次/分。需要使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时,通常于呼气末保持的气道正压为5~15cmH2O。为选择最佳通气压力,可逐渐增加呼气末正压,并根据治疗反应寻找最佳PEEP值,把其对循环的干扰尽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应用高频通气,一般选用60~100次/分的通气频率即可维持满意的肺部气体交换,但以静脉麻醉为宜,当用吸入麻醉时则对吸入麻醉药的输出有较大影响。气道压力监测是麻醉呼吸机所必需的,可监测通气功能,了解是否有足够正压;监测肺内或环路内压力变化,特别是吸气峰压的变化,吸气峰压增高常见于气管导管扭曲、气管导管开口于隆突附近或进入支气管、螺纹管受压不通等。
随着近几十年来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麻醉呼吸机的不断研究和改进,通气模式几乎与重症治疗用的专用呼吸机相同。多功能现代化的麻醉呼吸机与高水平的临床技能相结合,可大大提高麻醉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多功能监护仪
多功能监护仪指可连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以及血流动力学、血液生化变化的电子监护系统。当发生超出正常范围变化时,可自动发出报警,使医务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协助诊断,提高及时处置率。多功能监护仪一般包括心电监测模块、无创或有创血压监测模块、血氧饱和度监测模块、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体温监测模块等。各个模块的性能要求和临床意义分别进行阐述。
心电监测一般是通过三个导联或五个导联来监测心电,其电极包括右上(RA)、中间(C)、左上(LA)和右下(RL)、左下(LL)。传统的心电图电极通过带有黏合剂的按钮来放置。这个电极片增加了电子信号从心脏到皮肤的传导性。在一些皮肤烧伤的患者中,导联可以通过皮下放置针式的微型电极来测定。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选择Ⅱ导联,显示P波,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监测相当有用。有器质性改变的根据全导心电图情况选择有变化的导联显示在屏幕上。调节报警限,设定报警范围。正常心率60~100次/分,但麻醉中应控制在50~80次/分。经典的胸导联的位置的腋前线第五间隙V5导联的位置,可监测S-T段的变化,来判断心肌的供血情况。同时监测Ⅱ导联和V5导联,能够监测出90%以上心肌缺血的发生。从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应逐步推广五导联心电监测。
无创血压监护应将袖带缠绕在患者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一指为宜。袖带橡胶部分紧贴肱动脉,缚好后启动机器。测压时,手臂上袖带的位置应和心脏保持平齐,患者应避免肢体活动。测压手臂不应打点滴或受手术干扰,否则会造成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设定自动测量或手动测量模式。自动测量应设定间隔时间,同时根据患者目前血压和正常血压值设定报警限。自动的袖带压示波仪已广泛应用于麻醉科。目前,还有超声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有创血压监护需要外周动脉置管,通常是在桡动脉、足背动脉或肱动脉穿刺置管后,连接在有采样口的充满抗凝液体的硬质管子上与换能器相连后接入监护仪,另外需要一个加压输液袋输注小剂量肝素抗凝。心室射血的压力波通过液体传到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换能器将电流和压力转化为波形。压力换能器大部分放在平右心房的水平进行大气调零。随着血液从左心室强有力的排出,一个以10m/sec速度运动的连续压力波形产生并且传导到整个动脉血管系统,通过有创方法可实时描记及测量波幅获得动脉压。自动麻醉记录单通常记录动脉血压三个测量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但如手写麻醉记录单,一般仅需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即可。部分监护仪在建立有创血压监测后,可调出动态的脉搏压变异指数(PPV)。
血氧饱和度及脉率测量模块:原理是通过置于手指末端、耳垂等处的红外光传感器来测量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所测的血氧饱和度(SpO2)和SaO2的相关性很好,其绝对值十分接近。从脉搏容积图也可以观察末梢循环的灌注及脉率。成人脉搏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90%~94%为氧失饱和状态,<90%为低氧血症(FiO2 = 0.2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的相应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指套应套在指床处。要求患者指甲不能过长,也不能有染色物、污垢或灰指甲。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同时设定报警限(一般大于92%)。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模块:肺的通气效果是通过二氧化碳的排出,即由呼气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曲线图的分析来评估的。动脉血中二氧化碳与肺泡二氧化碳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水平通常存在3~5mmHg的递减值,这归因于生理分流和V/Q失调,全麻时下降的幅度高达5~10mmHg。二氧化碳浓度通过红外光谱来测量,波长4.28μm的光的吸收率和采样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穿透样本的红外辐射波通过光电监测仪测量并且转化成电子信号和曲线。患者呼出气体的采集主要有旁流式气体采集和主流式气体采集。旁流式检测传感器位于气体监测仪内,在患者气道出口处接采气三通管,采气泵持续采集患者的呼吸气体送入监测仪完成检测。主流式检测传感器位于患者气道出口处,直接测量通过的呼吸气流。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旁流式采集技术。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气管插管的近端取样。有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周期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附在鼻导管或者上唇及鼻子上的导管等装置来测量。
不同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波形是有差异的,如慢阻肺的患者在描记二氧化碳的波形图上是倾斜上升的平台,患者如果存在大量的通气无效腔量(肺栓塞)或者肺的血流量下降(严重低血压,休克)会有低的呼气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波形还可以提供直观的呼吸频率,特别是患者盖着外科铺单,如眼科手术。高或低二氧化碳的报警与呼吸频率一样很重要。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监测还可应用于预测体外循环断开后的心排出量和心搏骤停复苏后的结果。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浓度显示与心排出量相关,直接反映肺灌注。自主循环恢复时呼气末二氧化碳迅速上升。
三、麻醉深度监测仪
手术麻醉中,麻醉深度的调控是一动态复杂的过程。麻醉过程中,一般讲麻醉深度分为意识消失水平(镇静深度)和伤害性感受水平(临床麻醉深度)。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刺激强度不断地变化,需要临床麻醉深度也要随之做相应的改变。仅通过临床征象(血压、心率)进行判断难免出现偏颇。特别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如果没有麻醉深度的客观监测,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借助麻醉深度仪器的监测,可以保证维持一定深度的麻醉,避免术中知晓,并能对麻醉深度变化做出预测,从而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刺激强度对麻醉深度的需要。目前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护仪有四种,其性能要求和临床意义如下所述。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奋或抑制状态,BIS值的大小与镇静、意识、记忆高度相关,不仅与正常生理睡眠密切相关,还能很好地监测麻醉深度中的镇静成分,而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BIS与主要抑制大脑皮质的静脉麻醉药如硫喷妥钠、丙泊酚、依托咪酯、咪哒唑仑的镇静或麻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与氯胺酮、吗啡类镇痛药无相关性。因此,BIS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价值与麻醉方法和麻醉用药密切相关,最适合监测与BIS有很好相关性麻醉药为主进行的麻醉方式。
BIS是一个统计数值,它来源于对大样本的接受不同麻醉药物(包括异氟烷、丙泊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辅以阿片类药物、氧化亚氮)输注的受试者的双额脑电图的记录,所有被记录的脑电图及其相联系的意识状态和镇静水平(临床麻醉目标点)组成数据库。计算数据库中脑电图的双频谱和能量谱参数(傅里叶转换),并与相关的临床资料(临床麻醉目标点,1.0版本采用MAC和血流动力学为目标点,2.0以上版本采用意识和知晓为目标点)进行相关分析,将最能区分临床麻醉目标点的双频谱和能量谱参数如脑电图的爆发抑制比例(时域特性)、相对α/β比例(频域特性)和单个脑电图间的相干性组合起来,并使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将每个特性参数在达到临床麻醉目标点中的相对作用转换为线性数字化指数即为BIS,范围从0(等电位脑电图)到100(完全清醒)。BIS的算法是随原始脑电图的样本量的增加不断更新的,软件版本升级也较快。与能量谱分析相比较,双频谱分析利用傅里叶分析中得到的信息更充分,不仅包括了更多的原始脑电图的信息,而且更多地排除了许多对脑电图信息的干扰因素,因此在临床麻醉中分析不同条件下患者脑电图的变化更准确。为确保术中无知晓、术后无记忆,麻醉深度宜维持于BIS<50。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是指听觉系统在接受声音刺激后,从耳蜗毛细胞至各级中枢产生的相应电活动。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 index)使AEP形态数量化,不仅可反映皮质兴奋或抑制状态用于监测麻醉的镇静成分,而且反映皮质下脑电活动,可监测手术伤害性刺激、镇痛和体动等成分。AEP index数值为0~100,60~100为清醒状态,40~60为睡眠状态,30~40为浅麻醉状态,30以下为临床麻醉状态。
麻醉诱导期AEP index和BIS反映患者麻醉深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AEP index反应比BIS快。术中AEP index和BIS的改变与临床反应一致。苏醒期BIS的变化稍缓慢,数值逐渐升高,而AEP index则是瞬时反应。因此,BIS可预测麻醉苏醒过程中意识的恢复;AEP index则是测定麻醉清醒的可靠指标。
麻醉熵(entropy)测定的是脑电图(EEG)和额肌电图(FEMG)的不规则性,与患者的麻醉状态相关。熵的值高则提示采集的EEG和FEMG的电信号呈高度不规则性,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电信号越规则,麻醉熵越低,有意识的可能性越低。麻醉熵有两个参数:快反应熵(fast reacting entropy,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SE)。RE对面肌的活动敏感,即FEMG。它反应时间快(<2秒),清醒时FEMG尤其活跃,但在手术期间RE也可激活,常是镇痛不足的信号;当RE快速升高时,表明麻醉恢复。SE值总是低于或等于RE,反映麻醉药的镇静效应。由于SE是根据EEG的信号经熵的方法计算而来,故其不受面肌突然反应的影响。熵值为100表示患者完全清醒,反应灵敏;60为临床意义麻醉深度;40则有意识的概率很小;0表示皮质脑电抑制。但不同患者个体间会有差异。麻醉熵的本质是监测EEG和FEMG,只是对电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不同。因此,它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与BIS、AEP等类似。
Narcotrend监测仪是一种新的以脑电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可用于临床麻醉和催眠深度监测。它是应用Kugler多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基于大量处理过的脑电参数进行脑电自动分级,将脑电图(EEG)分为从字母A(清醒)到F(伴有暴发性抑制增多的全身麻醉)6个阶段14个级别的量化指标,即A、B 0~2、C 0~2、D 0~2、E 0~1、F 0~1,重新形成从0(清醒)到100(等电位)的伤害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NI),并同时显示α、β、γ、δ波的功率谱变化情况和趋势。阶段A表示清醒状态;阶段B表示镇静状态(0级、1级、2级);阶段C表示浅麻醉状态(0级、1级、2级);阶段D表示常规普通麻醉状态(0级、1级、2级);阶段E表示深度麻醉状态(0级、1级、2级);阶段F表示脑电活动的消失(出现脑电图的等电位和暴发性抑制)(0级、1级)。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维持在D~E阶段。伤害趋势指数类似于BIS,范围从10(苏醒)至0。Narcotrend监测仪通过检测分析患者的脑电波,显示患者的麻醉和镇静深度;可指导个体化麻醉药/镇静药用量调节。对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的EEG可进行自动分类,可显示24h的EEG趋势。采用连续电极测试来确保持续高质量的脑电信号。目前有两种配置:单通道版本,用于一般麻醉的脑电监护;双通道版本,用于两个大脑半球功能比较(如大脑半球和颈动脉手术等)。
四、肌松监测仪
肌松监测仪适用于对手术麻醉及ICU患者的肌松效应监测,可连续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程度的改变,客观反映肌肉松弛的程度,正确指导肌松药的应用和进行肌松药药效学的研究。另外有利于实施深麻醉下拔管,避免了患者的不适反应及肌松药的个体化给药。
肌松监测仪的原理可分为肌收缩的机械效应、肌收缩的电效应和肌收缩的加速度效应。常用的肌松效应监测包括单次肌颤搐刺激、四次成串刺激(TOF)、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的肌颤搐记数、强直刺激以及双短强直刺激,其特点、优缺点各异,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四次成串刺激(TOF)。
四次成串刺激(TOF)的基本方法是连续给予四个波宽为0.2ms,频率为2Hz的电刺激,并记录肌颤搐强度。电流强度为50~70mA。T1的价值等同于单次肌颤搐刺激,TOF比值用来评价肌松残余。临床应用意义是TOF比值评定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方面较单次刺激更敏感。决定是否可以拔管,对清醒患者可以用20~30mA的电流强度测定;TOF可以进行连续肌松监测,每两次的间隔为12~15秒;去极化肌松药只有在演变为Ⅱ相阻滞时,才出现TOF衰减。TOF监测中T4肌颤搐消失,证明70%~75%的神经阻滞效应;T3肌颤搐消失,证明85%的阻滞效应;T2肌颤搐消失,证明85%~90%的神经阻滞效应;T1肌颤搐消失,证明90%~95%的阻滞效应。
TOF肌松监护仪由神经刺激器、温度传感器、表层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根据刺激模式不同,产品分为三种,TOF-Watch、TOF-Watch S、TOF-Watch SX。神经刺激器应用于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是通过刺激外周神经引起患者的肌肉颤搐来观察肌松药效的一种仪器。肌松药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且全身不同肌群对肌松药的敏感性不一样,监测肌张力可以指导麻醉期间肌松药的合理应用,可以保证麻醉不同阶段的肌松要求,有利于把握插管和拔管的时机,并减少术后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不同TOF水平的提示体征包括:TOF=0.7时,抬头5秒,说明可伸舌、握力好;TOF=0.7~0.9时仍有吞咽无力、复视、咬肌无力等不适;TOF<0.9时,食管上端肌肉未完全恢复;TOF≥0.9时,“压舌板试验”良好,可认为基本无肌松残余。
多年来认为拇内收肌肌张力测定TOF达0.7时,肌张力已恢复到保证患者术后有足够的通气量,但是临床观察到这对残余肌松的诊断标准是不够精确的,尚不是神经肌肉功能充分恢复的标准。研究证明拇内收肌TOF<0.9,咽肌的正常功能尚未恢复,TOF<0.9时人体对低氧的通气调节功能受到损害,咽部功能不协调,有发生误吸及气道阻塞的危险,导致术后一些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和肺炎,从而增加住院时间和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目前认为残余肌松的肌张力恢复标准应该定为TOF≥0.9。
五、神经刺激仪
神经刺激仪用于神经阻滞过程中监测穿刺针是否接触目标神经。
机制及性能要求:神经刺激仪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目标神经时,就会引起目标神经去极化,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肌肉颤搐,这样就可以通过肌颤搐反应来定位,不必通过穿刺针接触神经产生异感来判断。
组成:包括电刺激器、穿刺针、电极及连接导线。
(1)电刺激器:电刺激器要求电压安全、电流稳定、性能可靠。理想的电刺激器采用直流电,输出电流在0.1~10.0mA间,能随意调节并能精确显示数值,频率为0.5~10Hz。
(2)两个电极,负极通常由鳄鱼夹连接穿刺针,使用前须消毒,正极可与心电图电极片连接,粘贴于肩或臀部。
(3)穿刺针最好选用带绝缘鞘的专用穿刺针,以增强神经定位准确性,一般穿刺针亦可应用。
临床意义:外周神经刺激器的问世,对神经阻滞的麻醉是一突破性的进展。此法改变了传统异感法的盲探式操作,可精确定位所要阻滞的神经,大大提高了麻醉阻滞的成功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
六、静脉输注泵
静脉输注泵能精确控制所输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气泡、阻塞等进行报警。输注泵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医护工作强度,提高安全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输液泵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微机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泵装置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输送液体的动力源;检测装置主要是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负责堵塞及漏液的检测)和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对气泡的检测)等,它们可感应相应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送入微机系统进行信号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报警装置是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经微机处理后,得出报警控制信号,再由报警装置响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主要有光电报警(发光二极管)和声音报警(扬声器和蜂鸣器)等;输入及显示装置的输入部分负责设定输液的各参数,如输液量、输液速度靶控浓度等,而显示部分负责显示各参数和当前的工作状态等,多采用数码管显示或液晶显示。
临床应用输注泵一般是麻醉药物的持续静脉输注,包括按一定量和速度以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或靶浓度控制静脉输注(TCI)。静脉恒速滴注需4~5个半衰期才接近血药浓度的稳态,给药后一段时间麻醉深度不够,随输注时间延长,清除速率减慢,血药浓度逐渐升高产生蓄积作用,引起麻醉深度过深,不能满足临床麻醉诱导和维持,仅适用于半衰期短的药物,以免药物蓄积。
TCI是以群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输入患者的体重、年龄和所需的药物血中浓度(即以μg/ml为单位的靶浓度),调节目标药物浓度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与以往静脉麻醉给药习惯不同,TCI通过以血浆或效应室的目标浓度为调控指标而不是以给药速率为调控指标,给药的同时屏幕可以显示目标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给药时间和累积剂量等。麻醉科医师可以像转动挥发器那样方便地控制静脉麻醉,提高静脉麻醉控制水平。TCI是智能化连续控制输注系统,可使血浆药物浓度快速达到所设定的目标浓度,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的给药技术。目前根据靶控环路的不同分为开放环路和闭合环路,开放环路无反馈装置,由麻醉科医生根据临床需要设定目标浓度;闭合环路通过反馈信号(如BP、HR、BIS)自动调节给药系统。因为靶控输注(TCI)是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设计的系统指导个体患者的临床应用,所以难免存在个体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临床监测不断调整。
七、围手术期体温维护设备
术中适度的低温可以在低血流状态下对脑组织提供保护,但更深度的低温会抑制生命器官的功能与药物代谢,使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呼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并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期,当患者体温低于36℃时,谓之低温症。围手术期体温维护常用设备的性能要求和临床意义如下:
使用特制的白炽灯泡或热源来产生红外线。主要优点是加温器与患者没有接触,其他所有体表加温装置必须接近皮肤表面,因此它比较适合儿科手术。
用于为吸入气体加热和加湿,由于经呼吸道散热仅占不到10%,因此吸入气体加温维持核心温度的作用可以忽略(小儿除外)。
是经典的术中主动加温装置,但因约90%的代谢产热是通过身体前表面丧失的,所以效率有限。另外背部的毛细血管受患者自身的压迫限制了血流,所以这种方法还可能导致“压力-热损伤”。
是目前认为最有效而可行的方法。由电热充气装置和温毯组成。加热器加热空气,由鼓风机将加热后的热空气吹入保温毯,保温毯为中空的医用薄膜,与患者皮肤接触的一面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孔,吹入保温薄膜的热空气从微孔中流出并围绕在患者身体的周围,温暖而流动的热空气增加了热传导的效率,从而有效地保持患者的体温。远比单纯被动隔热和循环水床垫有效。对四肢加温比对躯干加温更有效。充气式保温毯操作方便,重量轻,复温效率快;分为4个不同温度档次,可根据不同程度的体温,给予低体温手术患者最佳的保暖措施。充气式保温毯的设定合理,能持续维持所设定的温度,不会造成烫伤或温度不够影响效果等不良反应。
对输人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加温泵对预防低体温起到了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至36~37℃是安全、舒适的,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体腔冲洗可带走大量热量,应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防止术中体温下降。
包括腹膜透析和动静脉分流加温,其中最强有力的是体外循环,但这种方法不仅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门的技术训练,而且操作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仅适应于ICU内危重患者低体温下顽固心室纤颤、心搏停止的患者,无法用来预防和处理围手术期轻度低体温。
通过将热水袋放置在血流丰富的部位(如腋窝)来为患者加温。这种方法简单但缺乏效率而又危险。缺乏效率是因为作用面积太小,危险的是,如果组织不能将热量充分地播散到身体其余部分,则意味着热量将在局部蓄积引起组织损伤。因此手术患者应该禁用。
呼吸机多配有恒温湿化器,可将吸入气体加温到32~38℃。若湿化器内的水耗干,气道温度可升高,所以一般要监测吸入气体温度,并设报警限,以防气道灼伤。
临床实践表明,单一的保温方法并不一定能起到保温作用。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方法(如术中非手术区的四肢和躯干用棉被覆盖合并使用加热毯、输血输液加温、冲洗术野液体加温等)可有效地维持患者正常体温。采取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其低体温的发生率为20%,且未出现体温低于35℃的情况。
围手术期低体温已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麻醉科医生应严密观察体核温度,及时发现低体温现象,还应积极主动采取保温措施,并以采用复合保温的护理措施为佳,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