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健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方面,在促进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以及在改善疾病防治效果和促进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健康教育在国际上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专业理论体系,并被广泛应用到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妇幼保健、学校教育等众多领域。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顾名思义,健康教育是指为了保护和促进健康而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过程。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作出有益于健康的决定,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科学合理利用卫生保健资源,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从医学的角度看,健康教育是对人们进行健康知识、技能和行为教育,从而解决健康问题,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过程。从教育的角度看,健康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一部分,其实质是把人类有关医学或健康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转化为人们的健康素养和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过程,也是医学和健康科学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从狭义上看,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包括讲授、培训、训练、咨询、指导等,从广义上看,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技能传授或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活动都属健康教育范畴。另外,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的养成,所以,为了保护和促进健康,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人们的行为施加影响的活动都属于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
二、健康教育的特点
1.是就有关健康的议题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过程
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需要接受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多种教育,同样需要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过程。所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教育学原理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
2.以目标人群为中心
健康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需让目标人群自己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把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坚持健康行为作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健康教育不能强加给目标人群,需要调动目标人群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教育干预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都需要目标人群的全面参与或“卷入”(being involved)。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清晰、策略是否合理、信息是否适宜、措施是否可行,目标人群最有发言权。另外,教育干预活动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适应性(cultural competence),如,理解和尊重目标人群的文化背景、信仰、观念、态度和行为,使用适宜的语言,并符合目标人群的年龄特点等。
3.以行为改变为主要工作目标
行为与生活方式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健康教育通过对目标人群开展传播、教育和干预,目的是帮助目标人群减少或祛除危害健康行为,养成促进健康行为,从而保护和促进健康。一切健康教育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善上。但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应以知情、自愿为原则,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是帮助者,实施行为干预应遵循伦理学准则。
4.具有方法学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
作为方法学,健康教育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方法学科一样,是所有医疗卫生人员都应掌握的,任何医疗卫生工作都离不开健康教育。而作为应用学科,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健康知识、理念和技能,帮助人们消除危害健康行为,养成促进健康行为,本身就能达到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5.具有多学科性
健康教育在充分吸收和运用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行为医学(behavior medicine)也研究如何通过干预或矫正行为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但行为医学主要强调行为科学理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而健康教育则强调教育学的理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行为医学是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6.效果具有延迟性
除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过程中所采取的应急健康教育措施,或针对某种疾病的临床患者教育,能够产生即时和可测量的效果外,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其健康结局往往要等到几年、十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显现,具有延迟性。同时,即使是出现了健康结局,因为健康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在健康教育效果的归因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难度。
三、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健康教育的目标
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维持、促进和改善个人和社区的健康,包括:①培育或激发个人和社区对预防疾病和维持理想的健康状态所应具有的责任感;②帮助个人和社区作出有益于健康的理智的决定和明智的选择;③激发社区对健康议题的重视,包括坚持消费者保护主义(consumerism)、鼓励广泛的参与、实行环境保护和疾病预防措施。
2.健康教育的任务
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人们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自我效能感;②改善人们的行为,包括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态度和动机;③开展健康传播,提高健康素养;④实施行为干预,消除行为危险因素;⑤组织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⑥开展健康相关行为的科学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健康决策能力和实施有益于健康行为的能力,尽管知识、态度、知觉和动机都是行为发生、维持和改变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所以,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们改变行为,而并非传播知识。
3.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的区别和联系
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帮助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健康传播则是指人们传递、分享、交流健康相关信息和情感的一切社会活动的统称。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与方法是讲授、培训、指导、训练、培养和行为干预,而健康传播的主要策略和方法是健康信息的传递、分享和交流。健康教育需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针对特定人群,采用特定的方法,以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健康传播活动来说,非医疗卫生人员也可以组织实施,如大众媒体、志愿者团队等。健康教育的效果体现在人们健康素养和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而健康传播的效果则主要体现在人们是否接受或获知了健康信息。健康教育不等于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所要做的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