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呕吐
呕吐(vomiting)是由于各种原因刺激呕吐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胃肠发生逆蠕动,伴有腹肌强烈痉挛性收缩,使腹压增高,迫使胃内容物经食管由口腔、鼻腔排出的一种症状。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偶尔见于正常孩子。呕吐的常见病因有:①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阑尾炎等;②全身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③消化道器质性梗阻,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套叠、胃扭转等;④消化道功能紊乱,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等;⑥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钠血症等;⑦其他病因如爆发性心肌炎、急性中毒、再发性呕吐、喂养不当、药物影响、晕车晕船等均可导致呕吐。严重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持久的慢性呕吐,尤其是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落后,常常提示病情严重。
中医认为小儿呕吐主要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寒、暴受惊恐等,这些因素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
【临床表现】
呕吐分为4种类型,溢乳、普通呕吐、反复呕吐和喷射性呕吐。溢乳一般见于小婴儿,在哺乳过多或吞入空气时,吃完奶后常自口角溢出少量奶液,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般不影响健康。普通呕吐前常有恶心,吐一口或连吐几口,吐出较多胃内容物。反复呕吐多见于小婴儿的胃食管反流和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的再发性呕吐。喷射性呕吐前多无恶心,大量胃内容物急剧经口腔或同时自鼻孔喷出,见于颅内高压,或胃扭转、幽门梗阻等胃肠梗阻性疾病。
【辅助检查】
发育良好并且没有疾病表现的儿童不需要进行诊断性检查。
1.血生化、血气分析 反复呕吐可造成水电解紊乱,根据病情进行血清钾、钠、氯、血pH、尿素氮、血糖等检查。
2.脑脊液及病原学检查 怀疑颅内感染时可以选择。
3.呕吐物化验、毒物分析。
4.代谢性疾病筛查 新生儿或婴儿不明原因反复呕吐者。
5.幽门螺杆菌检查 怀疑慢性胃炎可行胃黏膜组织切片和培养、放射性13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尿素酶试验等。
6.腹部X线透视、平片、胃肠造影、B超、内镜等 有助于了解胃黏膜病变、消化道梗阻、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
7.颅脑B超、CT、MRI、脑血管造影等 怀疑颅内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时选择。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应关注呕吐出现的时间、频率和呕吐量以及喂养方式、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尿量以及有无腹痛等。呕吐伴有腹泻时考虑为急性胃肠炎;伴有发热提示感染;喷射性呕吐考虑为胃肠道梗阻性病变或颅内感染;黄色或绿色呕吐物见于呕吐剧烈、高位小肠梗阻及胆道蛔虫症;呕吐物带粪汁多见于下段或更低位的肠梗阻;伴有剧烈哭闹、果酱样大便提示肠套叠可能。
(2)体检:重点观察患儿整体状况、脱水体征、生长指标、发育表现、腹部情况和神经系统体征。上腹部肿块或“橄榄”样肿块提示幽门梗阻;发育落后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腹部压痛提示有炎症。
(3)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见辅助检查)。
2.鉴别诊断
(1)急性胃炎:
常有不洁饮食史,进食后数小时或24小时内发病,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食欲减退,症状轻重不一,重者伴有发热、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2)慢性胃炎:
多见于年长儿,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药物等因素所致。表现为无规律的上腹部和脐周疼痛、嗳气、恶心、腹胀,可有呕血、黑便,胃镜检查可发现病灶,并同时进行组织活检、幽门螺杆菌染色培养。
(3)胃食管反流:
多发生于新生儿、小婴儿,表现为吃奶中或吃奶后溢奶,溢奶次数不等,仰卧位明显。多数婴儿在生后6~12个月逐渐缓解。
(4)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无肛门排气和排便;高位梗阻以呕吐为主,低位梗阻以腹胀为主,一些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叠还可排出果酱样大便。B超和X线立位片可资鉴别诊断。
(5)急性中毒:
呕吐为常见症状,通过询问病史,根据不同中毒症状和呕吐物毒物检测可协助诊断。
(6)再发性呕吐:
患儿可反复呕吐发作持续数年,可有家族史,可由过食、摄入脂肪过多、便秘、饥饿、疲劳等因素诱发,一年内可发作数次,发作期间无症状,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多见,青春期后自然缓解。
(7)其他:
如新生儿及幼婴,奶流过急、过慢、吞咽过多空气,均可导致呕吐,上述原因纠正后呕吐常好转。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呕吐,但多轻而且短暂。肠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在腹痛开始数小时后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
【中医病症辨识要点】
呕吐的辨证,首先要辨清寒、热、虚、实。一般来说,起病急,病程短,有邪盛形实者多属于实证;久病则以虚证为主或为虚实夹杂。寒热则根据吐出物的性状、伴随症状、参考舌脉而辨。呕吐频繁,呕秽声洪,呕吐物酸臭,口渴,舌红苔黄者多见于热证;食后良久方吐,呕吐物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面色白,四肢欠温,舌淡,苔白多为寒证。其次还应辨明引起呕吐的原发病变之脏腑所在。呕吐只是一个症状,其病变虽大多数与脾胃有关,或总归影响到脾胃,然而引起呕吐的病证甚多,明确原发病对于治疗呕吐及判断预后尤为重要。
此外,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呕吐既耗伤津液又损伤阳气,随着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其阴液阳气的存亡十分重要。
【治疗】
1.一般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记出入量,注意呕出物及大便的性状。注意体位,多采用头高、右侧卧位或平卧位,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呕吐剧烈时或疑有外科性疾患时应禁食。
2.对症处理
多潘立酮慎用于小婴儿,年长儿童可以适当使用,每次0.3mg/kg,每日3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呕吐严重者需查尿酮体,如++或以上者,最好静脉补充碱性液体(用 4:3:2液 30~50ml/kg)。对愿意口服液体者,给予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
3.病因治疗
尽快明确呕吐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胃食管反流的患儿采用头高脚低位,浓汁喂养,有时可加用抗酸剂和促胃动力药。幽门狭窄和其他梗阻病变需要外科手术。
4.中医中药适宜技术
(1)辨证施治
1)外邪犯胃
突然呕吐,起病较急,伴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身不适,大便未解或大便稀薄。舌苔白或腻,脉浮。
疏风解表,和中止呕。
藿香正气散加减。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大枣、炙甘草等。表寒较重者,加荆芥、防风;夹食者加神曲、麦芽、鸡内金,去白术、大枣、炙甘草;腹胀者加木香、枳壳。
2)乳食积滞
呕吐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呕吐频繁,以吐为快,呕秽声洪,吐物酸臭,口渴多饮,面赤唇红,烦躁哭闹,拒食拒乳,脘腹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色黄或色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指纹紫滞。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伤乳者消乳丸加减,伤食者保和丸加减。
消乳丸有香附、神曲、麦芽、陈皮、砂仁、炙甘草等;保和丸有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莱菔子等。食积较重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兼有表寒者去连翘,加紫苏、生姜;伤于谷物者加谷芽、麦芽;伤于肉积者,重用山楂;若为鱼食所滞者,则加用紫苏、藿香。
3)胃热气逆
食入即吐,呕吐频繁,呕秽声洪,吐物酸臭,口渴多饮,面赤唇红,烦躁少寐。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清热泻火,和胃降逆。
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大枣、炙甘草。夹食者加神曲、麦芽;吐甚者加代赭石;口渴明显者加天花粉、芦根;大便秘结,身热,口渴,苔黄,脉数者合用小承气汤加减。
4)脾胃虚寒
食后良久方吐,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食少不化,腹痛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无力,指纹淡。
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丁萸理中汤加减。
丁香、吴茱萸、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吐甚者重用吴茱萸,配入生姜则效更显;虚寒偏盛,腹痛便溏,四肢欠温者,加肉桂、附子。
5)肝气犯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加重,易怒易哭。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解肝煎加减。
苏叶、白芍、陈皮、半夏、厚朴、茯苓、砂仁、生姜;火郁伤阴者加石斛、北沙参;呕吐黄苦水者加竹茹、柴胡;肝火犯胃者,用左金丸和四逆散,吴茱萸量宜少,为佐药。
6)惊恐呕吐
跌仆惊恐后呕吐清涎,面色青或白,心烦乱,睡卧不安,或惊惕哭闹。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指纹青。
疏肝理气,健脾镇惊。
全蝎观音散加减。
人参、莲子、羌活、防风、天麻、全蝎、黄芪、扁豆、茯苓、白芷、木香、炙甘草。手足抽搐者加钩藤、蝉蜕;痰热上涌,呕吐痰涎者用黄连温胆汤。
(2)中药成药
用于外邪犯胃者,5~10ml,每天 2 次。
用于脾胃虚寒者,8丸,每天2~3次。
用于外邪犯胃者,0.6~1.5g,每天2次。
(3)针刺疗法(毫针):
取中脘、足三里、内关;配穴公孙、胃俞;热甚加合谷;寒甚加上脘、大椎;食积加下脘;肝郁加阳陵泉、太冲;胃阴不足加内庭。
(4)耳针疗法:
取穴胃、肝、交感、皮质下、神门。
(5)推拿疗法:
乳食积滞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胃热气逆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脾胃虚寒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中脘、推天柱骨;惊恐呕吐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揉小天心、分手阴阳、推天柱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
(6)贴敷疗法:
脾胃虚寒用吴茱萸30g,葱、生姜少许,共捣如饼,蒸熟贴脐。或吴茱萸10g研末,大蒜去皮捣烂,与吴茱萸拌匀,揉成直径2cm圆形药饼,外敷双足心。
5.社区管理与康复
(1)哺乳时不宜过急,以防空气吞入,哺乳后,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排出,然后再平卧。
(2)小儿的食物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不进辛辣、油炸等食物,少吃零食喝饮料。
(3)饮食清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食物及药物中毒。
(4)呕吐的患儿由专人护理,安静休息,消除恐惧心理,抱患儿取坐位,头向前倾,用手扶额,使呕吐物吐出顺畅,避免呛入气道。
(5)呕吐较轻者可进少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呕吐严重者暂禁食,必要时补液。
【转诊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转上级医院就诊:①各种急腹症导致的呕吐;②颅脑疾病导致的频繁呕吐;③呕吐导致严重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或休克;④病情反复不愈,或诊断不明确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