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几千年来,大学所肩负的使命在于使人们美好的德行得以彰显,身心学问日新月异,人格修养达到理想境界。中医药高等教育既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传承创新民族医药事业的时代重任,又肩负着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更应该在办大学、做学问、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专业理念、医德规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教化,着力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步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建设中医药大学要明确“四大”“四学”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的教育、传承主要是依靠家传和师授两种方式。在这种古老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的专业本领、文化修养、人格品质等都在一对一的亲授中潜移默化。当下,小众化的教育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大学规模化、普及化的扩张需求。当代中医药高等院校面临大学改革和传统教育承继的双重要求,一方面,需要适应现代大学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结构以及对教育、科研、社会等多项职能的全面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领,展现出中医药高等教育独有的价值和特色。因此,如何融合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以及中医传统教育的内核,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解答好这个时代命题,首先需要明确“四大”和“四学”的重要性。
所谓“四大”,即中医药大学的建设需要“大楼”“大树”“大师”以及“大气”四大基石。肩负民族医药事业振兴重任的现代中医药大学,要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培养优秀的中医药学子,要创设一流的科研环境,招纳顶尖的科研创新人才,没有“大楼”作为基础难成大器。
“大树”指的是大学历史、人文的沉淀与潜移默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一批批有着崭新“大楼”和“大门”的公立或民办中医院校大量涌现,但这种蓬勃的新气象之后却常常伴随着后劲乏力。究其原因,正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未曾积淀历史,忽视文化内驱力,缺乏文化底蕴、特色。
岐黄之道,薪火相传,不可没有“大师”。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代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尤其需要一批医术精湛、学识渊博、仁心仁术的大师们擎起中医药的大旗,弘扬中医传统优势,振兴中医文化精神。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长时,特别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唯才是举,这使当时之北大文化、学术百家争鸣,大师、大家层出不穷。当代中医药教育以及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推举更多学验俱丰的名老中医,建立切实有效的现代传承模式,加紧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大学之大,还在乎“大气”。所谓“大气”,指的就是中医药高校建设所囊括的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等多方面构成的整体氛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国学院时期,曾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学术精神和理念,这十字箴言与论语“君子和而不同”遥相呼应,历久弥坚,也应该成为我们中医药高校办学、治学所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所谓“四学”,强调的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坚持“学生学习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重点”,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教学为主体”,应当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的共识。“教书育人”永远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研究或公共部门的最本质特征,“坚持教学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永远是中医院校本科教育的中心任务。
坚持“学生学习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重点”,强调的是本科人才培养仍应以“打牢中医根基、提升中医思维”为主线,多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中医基本功。
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要求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促使二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
办好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理解中医内涵
孙思邈说“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强调的就是习医之人需要重视中医的本质,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可惜的是,当代基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现在的高中生缺乏对于中医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也就造成了中医药本科教育过程中很多学习和理解的障碍。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中医以学好中医?我认为首先应从内涵上区分中医和西医。
中医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影响熏陶,是几千年来历代医家们在理论、临床、经验上的集体综合,是一门经验医学;西医强调得更多的是实体解剖、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就思维方法而言,中医倾向于取类比象,强调宏观思维,同时注重直觉思考和归纳思维,常有顿悟般的天才发现(如经络理论);西医偏重微观,注重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在诊断方式上,中医就像有经验的人选西瓜,看一看、摸一摸、拍一拍就能找到好西瓜,是“黑箱思维”,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模式即可判断病情;而西医挑西瓜则是直接切开西瓜以判断优劣,是“白箱思维”,需要具体的医疗工具来进行诊断,在过程中难免有创伤性,也极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在治疗方法上,中医取源传统哲学思维,强调“和谐”,重视调理情志;西医则运用科学技术,广泛采用对抗的治疗方法。在理论构成上,中医注重“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藏象合一”的整体观,重视辨证论治和个体差异性,关注“得病的人”;而西医则强调局部微观,在诊断上倾向研究“人得的病”。
中医药本科教育在清楚地辨别中医和西医之差异后,还应该在教育中坚持中医的科学性,让学生们理解中医优势在哪里,从而热爱中医学习,投身中医药事业。关于科学的概念,各种词典、教材上的解释就有六十多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的观点是:有理有用,能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诊疗知识体系的就是科学。在这个意义上,中医是科学是毋庸置疑的。
总的来说,中医药本科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念的教学。当代大学生在中医人文素养方面的认识缺乏以及高中对于理科知识的偏重,使得他们有时难以理解中医理论。因此坚持中医的科学性,厘清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与优劣势,是需要我们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断强调的。
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要倡导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理念。“格物致知”强调的是知识和实践的相辅相成,正所谓“知行合一”。
中医具有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原创性和产业性五大属性,“格物致知”的观念应该充分体现在中医学习的各个层面。首先,中医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中医在教育中不仅要“知”,更要充分强调“行”。其次,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特别强调“习医之人博学多才”的理念。此外,毛主席曾说:“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中医具有强大的原创性和产业性,中医药高等教育不仅要通过“知”来努力发掘中医的原创性,还要通过“行”来大力发展中医的产业性。
有效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因材施教”“教而无类”的教育理念。要重视学生的价值、潜能与差异,教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达到自身知行的统一。其次,应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教育家朱熹曾论及读书应“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主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习,正所谓“致知在格物”,这在中医的教育中尤为重要。最后,中医药高等教育还要特别提倡博学多才。中医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学好中医不是仅仅依靠课本,还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以及西医、其他民族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读书理论,即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中医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莫不如此。“初能望文生义”,明确中医学习的目标与方向,登高望远、执着追求;“进能变通运用”,通过刻苦的中医知识学习与博览群书,格物致知,而小有所成;“终能深入浅出”,通过反复不断的学习,而达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的境界。
推行“全人”教育践行大医精诚
中国优秀传统医德是中医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当前学界对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界定,包括“天人合一”“医道自然”“大医精诚”“医乃仁术”、“以人为本”“仁爱贵生”“精诚仁和”等多种表述,但无不彰显出传统医德思想的精神内涵和传承价值。随着当今市场经济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人们对于“医乃仁术”传统复归的呼声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医德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具备“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素养的双重构建,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又要涵盖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尤其要强调以“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传统医德思想的渗透,切实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来,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医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推行中医药“全人”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充分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要求,不仅要具备“点蜡烛”的职业道德精神,更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努力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和热情。教育家胡适先生曾有过著名的劝学方,即“问题丸、兴趣散、信心汤、反省膏四味药”,就是告诉学生要带着问题积极学习,要努力培养学习的兴趣,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还要经常反躬自省。
中医药高等教育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医药文化繁荣振兴的“中医梦”的历史使命,中医药高素质人才更是传承创新民族医药事业的有生力量和推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高尚、中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奉献不止、奋斗不息。
(文章来源:何清湖,魏一苇,陈洪.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月2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