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评肯尼斯·雷丁的《彼岸》 薇琪·鲍姆的《哭木》[55]
作为一个书评家不应该摆出高人一等的傲慢姿态,但是,如果他没有时不时地指出如今书籍的整体水平之低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那是对公众的失职。
过去一两年来,英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可以说水平屡创新低。无疑,最主要的原因是战争,因为情况到处都几乎一样。不仅是法西斯国家,而且那些刚刚从法西斯主义中解放出来的国家,无论是秘密出版还是在解放后出版的书都非常少,而里面没有几本是有价值的。
在苏联,文学创作成果依然丰硕——根据哈钦森先生源源不断的译本进行判断——着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只有在有闲暇、有宁静的心灵和有充足的纸张的美国,文学水平在战争年间才没有滑坡。
就英国而言,现在出版的大部分小说在和平年代都没有出版的价值,因此,当你看到某本书被称赞为“好书”或“优秀读物”时,你得记住平均水准下降这个事实。
因此,按照当前的标准,《彼岸》是一本相对不错的书——也就是说,它不至于是一部文笔不通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故事,而且构思和文笔都很精致。
这也是一本傻帽而且琐碎的书——说得不好听是很琐碎无聊,讲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造化弄人”的逃避主义主题,读者根本不应该严肃地去对待它。
它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格列弗·谢尔斯的年轻人,他的理想是在南太平洋生活,最好是在拉拉汤加岛。格列弗继承了一笔每周三英镑左右的收入,但显然他需要有更高的收入——大概一年再挣上四百英镑左右——如果他想要实现梦想的话。但是,他想出了一个捞钱的好办法。他会去救一个遭遇事故的有钱人,而那些有钱人会立刻给他几千英镑作为答谢。格列弗怀着这个想法几年来就坐在圣史蒂芬绿地的公共长椅上,他认为这里可能会有某个意外发生。然后,他换了个地方,一连几个月每天站在北不列颠商业保险公司的门口。
与此同时,他认识了一位英裔爱尔兰女孩,有经验的读者立刻就会知道她将会成为他的妻子。后来,期待已久的事故终于发生了,格列弗有条件出发去太平洋了。但最后由于出了另一桩事故,他没有去成。他留在了英国,和那个英裔爱尔兰女孩结了婚。每一位老练的读者都会预料到这个结局。
这种故事如果用伊夫林·沃式的幻想文风去写的话或许会取得成功,但是,当它以现实生活写照的形式加以呈现时,就只会让人觉得很讨厌。显然,作者希望我们相信男主人公不仅存在于生活中,而且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特别聪明的人。那个“恋爱故事”写得很严肃,甚至有几段假惺惺的感伤描写,有时候还偏离主题去讲述政治。结果就是,你会猜想作者是在故意挥霍才华还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故作惊人之语。但是,这本小说要比近期出版的大部分作品水平更高——这就是我们沦落的境地。
薇琪·鲍姆小姐的小说以橡胶为主题——说它的主题是橡胶其实是对它的贬低——对于那些愿意去读500页印得密密麻麻的文字的人来说,里面有很多可以引用的信息。譬如说,野生橡胶树的原生地是巴西,后来才被引进到东印度群岛,你知道吗?
或许你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十八世纪时生活在森林地区的印度人就已经知道橡胶的性质,并用它制作防水的袋子和节日庆典时用来互相喷水的小喷水筒。和奎宁一样,橡胶是由一个耶稣会的传教士引进到欧洲的,据说还有人进贡了一双橡胶靴子给腓特烈大帝。奇怪的是,橡胶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的防水性质而不是因为它的绝缘性质。它最初的大规模应用是制作橡胶套鞋。
薇琪·鲍姆小姐从工资低廉的劳工在丛林里从橡胶树上收集树脂开始讲起,到种子被带到东印度群岛,以苦力为基础的大种植园在东印度群岛、马来西亚和锡兰纷纷建立,到合成橡胶的发展,直到橡胶树回到原产地巴西。
为了让美国能够获得亚洲之外的橡胶供应,亨利·福特和其他人在亚马逊河流域开辟了种植园,之前让亚洲成为更适宜的种植地的劳动力难题和树病有望被克服。有关橡胶的各个历史事件被串成情节,但为什么这么一本书会被包装成一本小说就不得而知了。顺带提一下,书名是印第安人为橡胶树起的名字,“哭”指的是切开树皮后流下的白色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