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引论(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8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研究

*2.8.1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与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关系

系统工程与管理工作、管理科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管理科学中国学派与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联合署名于1978年9月27日发表在《文汇报》的重要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其中就很关注management science(MS),把它翻译为“经营科学”(现在有些人翻译为“管理科学”是错误的,后面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中说:“经营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萌芽于20世纪初。可能第一个发明就是今天称之为“工时定额”的方法,这是关于工序管理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在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下,某一道工序的最合理的加工时间。第二个发明是线条图,这是有关调度计划的,可以说是后面我们讲的“计划协调技术”(简称PERT)的先驱。再后来出现了质量控制,在这里质量不是一个个体部件的属性,而是一个统计概念,是一批同一种部件的属性。可以看到就在这时,数理统计或数学进入了经营管理的领域。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数学这个所谓“科学的皇后”被引进到工厂经营管理这样一种“简单”的事务中。但这些都是1940年以前的事,当时人们还没有有意识地认识到工厂是一个系统。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工时定额与线条图。工序是线条图的组成部分,工序与工序之间本来存在着有机联系,但在线条图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反映,因而线条图没有表达出系统这个概念。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计划协调技术,这种关系才以网络的形式得以表达。网络是某些系统的最形象、最简洁的表达形式,它的成功应用和得到普遍承认,便是系统重要性的一个证明”。

钱学森院士在1980年中国科学普及部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系统工程系列讲座中,亲自讲授“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这一讲。他说:他和许国志等学者倡导系统工程的初衷,就是利用系统思想把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统一起来,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技术。

在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的众多教科书中,“系统”(system)与“组织”(organization)分别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术语,两者作为名词在多数场合是相通的。现在“组织”一词的用途很广泛,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等,它们都是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大系统、巨系统。现在“集团”(group)一词也与之类似,例如企业集团、G7、G20等。

现在有一个现象:系统工程工作者认为自己是搞管理的,而有些管理工作者却不认为自己是搞系统工程的,他们没有接触过系统工程,不了解什么是系统工程。应该看到,这两部分人员的知识背景与工作经历有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做好管理工作、研究管理科学、培养管理人才更重要。两部分人员殊途同归,不应该有什么隔阂。管理工作者学习系统工程之后,就会消除对于系统工程的隔阂。他们会发现,系统工程使他们如虎添翼。另一方面,系统工程工作者应该紧密地结合实际的管理问题开展研究。这样,两方面的人员都能增长才干,把系统工程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把管理科学研究做得更好。

早在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与许国志两位大师就讨论过创建中国学派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初,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就已经基本形成。明确地称为“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则是在2008年召开的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上(见参考文献[56])。这个名称源于“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启发。“管理科学中国学派”这个名称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2005年8月提出的(见参考文献[27]),得到了学术界的积极响应。

管理科学中国学派与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关系十分密切。目前,管理科学中国学派还在深入研究与积极创建之中,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系统工程中国学派有科学巨人钱学森院士作为领军人物,有张钟俊院士、许国志院士等一群学术大师共同努力,所以,迅速创建起来了。管理科学中国学派没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但是有另外一个有利条件:可以借助于系统工程中国学派,吸取其丰富的成果。

系统工程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研究与创建工作。这是系统工程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不是“额外负担”。

本节内容是探讨性的。一方面是介绍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启发思路,推动研究工作,希望读者及时把意见和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们。下面2.8.3节提出的研究与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基本途径是“三室一厅,开拓创新”(参见图2-5),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范式,对于研究与创建经济学中国学派、社会学中国学派等也有指导意义。

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无论是共鸣的声音,还是质疑的、争鸣的声音,都是我们期盼的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