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上海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40年经验与展望
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40年经验来看,生态宜居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这包括要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坚持“生态民生观”或重民生的价值导向,要为公众理性地主张合理环境权利提供畅通渠道,公众也要承担自己的环境责任、投身生态宜居家园的建设,最终,生态宜居城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其次,一座城市环境战略与环境治理制度的演进是伴随着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到高级阶段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当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发展会追求更高的功能定位,优美生态环境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有更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条件,来支撑环保事业跃上一个更高台阶。环境经济政策也会走向完善,让环境保护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事业甚至是产业;或者说,政府创设的激励机制让各种市场主体有积极性生产优美生态环境这种重要生产要素,巨量社会资本被导入这一领域。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知识经济发展时代,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后,上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从对立关系转变为共生关系,即随着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提升,经济—环境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
第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制度刚性。一是需要有规则完备、令行禁止、执法必严、追责必严的政府环境管理体系来实施各项制度,二是生态环保领域的许多红线、底线、上限由法律设定,具有较强权威性,构成不容突破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