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幸福
“幸福”二字连用,恐怕是宋代以后的事,而且连用起来的意义,也远非近世对于愉悦、舒适、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应该是把“幸”字当“祈望”“盼想”的动词,所以《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一》说到唐宪宗迎佛骨于凤翔,奉纳于宫中,韩愈写《谏迎佛骨表》,皇帝气得差一点贬死韩愈,可是尽管祈福如此虔诚的皇帝也未能安享天年。史家说: “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意思就是,求福而得祸,实在是大大地悖拗人意呀!
倘若“幸福”二字的连用,能还原成将“幸”字当作动词,应该会给那些终日自觉不幸福或是不够幸福的人一种比较踏实的感觉。道理很简单:“幸福”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是一个渴望的过程——而且往往不会实现。
这一个例子来自七岁的张容。首先要说的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幸福可言。他的妹妹总是抢他的玩具、扰他的游戏,他的妈妈总是订定很多规矩,他的爸爸则往往因为神志受到外星人遥控而忽然发脾气。他于是肯定地说:“我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我趁外星人一时疏忽而自行脱困以后,问他:“要怎样你才会觉得幸福呢?”
这一问让他犹豫了很久。
“有一个阿拉丁神灯就很不错了。”他说,“擦擦灯,叫那个灯神帮我去上课,我就一直一直待在家里一直一直玩,等他回来,再把学到的东西教给我。这样就很幸福了。”
“不上学很幸福吗?”我说。
他想了想,摇摇头,又说:“那神灯换成孙悟空好了。”
我点点头:“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对小孩子来说很够用了。”
“我只要觔斗云就好。”张容说。
“只要觔斗云就幸福了吗?为什么?”
“觔斗云跳上去一下子就到学校了,路上不会塞车。”
“上学不会塞车就幸福了吗?”
“早上睡觉可以一直睡,睡饱了慢慢吃早饭,吃到上第一节课前再出门都来得及,都不会迟到。如果早一点到学校,还可以先抄联络簿,就可以开始写功课了。”
“你们是一大早写功课吗?”
“一大早抄了联络簿就知道功课啦。”
“那我觉得还是让阿拉丁神灯帮你上学比较幸福。”
张容又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有觔斗云比较幸福。因为他喜欢有同学在一起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毫无深刻意义的对话,也因之必须严肃地提醒办学校、搞教育的人通通弄清楚这一点:你们的教材、作业和教学通通不能提供孩子们幸福的祈望和盼想,能够让他们感觉幸福的诱因,可能只有三个字:“小朋友”。这是唯一不经由校方提供的资源,也是真正幸福的载体。你们身为师长的要随时谨记这一点!
送给孩子的字
[金文]
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新唐书·李蔚等传赞》
“幸福”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是一个渴望的过程——而且往往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