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过程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来访者,女性,36岁,从事护理工作,被失眠问题困扰3个月。自3个月前母亲去世后就陷入失眠状态。一到晚上天黑时就开始为睡眠担心,惶恐不安,就怕又是一个难熬的失眠之夜。结果是,经常出现预期的状况,每晚重复着同样痛苦的折磨。
来访者开始时强迫自己入睡,不断在心中跟自己说:“快睡……快睡……”但适得其反,她越是努力睡觉,就越是清醒、紧张和焦躁。本来,来访者有运动的习惯,但失眠使她疲惫不堪,因此,“只能”停止锻炼。来访者尝试晚上早早上床,白天一有时间就卧床休息,周末睡个懒觉,希望把失眠所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但这似乎让睡眠更糟。来访者感到非常绝望,开始养成在睡前喝杯红酒或吃安眠药的习惯,但不仅疗效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还导致出现早醒、噩梦,使她更是感到恐慌,不断地在床上辗转反侧,为自己的身体以及明天的工作担心。闹钟一响,她就挣扎着将自己拖离床。
就这样,来访者整日想着睡觉,加上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她的失眠问题更加严重。近来,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心理疾病而到心理卫生科就诊。医生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精神检查、必要的身体检查以及心理评估,最后告诉她:“您患的是失眠恐惧。”
对于大部分失眠者来说,都经历过类似该来访者的痛苦,他们整天生活在对失眠无穷无尽的焦虑之中,担心失眠对身体和生活带来影响。对大多数非失眠者来说,上床睡觉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经历,但对于失眠者来说,上床意味着噩耗。
其实,睡眠过程与心跳、呼吸、大小便的过程类似,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它不受自主意识的控制,你越是强求自己睡觉,头脑就会越清醒。反之,如果放下自我强求,不去关注睡着问题,睡眠就会不请自来。
现代的睡眠医学研究发现,睡眠良好的人的睡眠始终会保持如下周期的循环。
根据睡眠时的脑电活动、眼球运动情况及睡眠深度等,可将正常的睡眠周期分为非快动眼睡眠(NREM,或称慢波睡眠)和快动眼睡眠(REM,或称快波睡眠)两种时相。NREM时相又可分为1~4期,其中1期为入睡期,2期为浅睡期,3期为中度睡眠期,4期为深度睡眠期。在整个睡眠过程中,NREM睡眠与REM睡眠交替出现,睡眠时首先进入NREM睡眠期,并迅速由1期依次进入2期、3期和4期,然后逐渐回到第2期,持续约80~120分钟后,出现第1次REM睡眠,持续几分钟后进入下一次NREM睡眠,如此循环,每个周期90~120分钟,一个晚上的睡眠约有4~7次循环。一个晚上的睡眠周期情况如下图所示:
睡眠周期图
在睡眠初期,深度睡眠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会持续一个小时,而REM阶段仅持续几分钟。然而,随着夜越来越深,深睡期会越来越短,REM睡眠期越来越长。直到最后一次睡眠循环,REM阶段可能会持续一个小时。因此,我们大部分的深度睡眠都出现在前半夜,大部分的有梦睡眠和浅度睡眠出现在后半夜。由于睡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浅,因此人们后半夜更容易清醒。一夜醒六次或更多次都是正常的,尤其当我们从一个睡眠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更容易清醒。我们通常几秒钟内又会重新入睡,只是第二天早上忘了自己清醒过而已。
如果不了解“睡眠过程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许多人就会错误地把做梦、容易醒当成“异常”,像如下这位来访者一样,走上漫漫的治疗之路。
来访者,男性,25岁,睡眠浅、多梦10年。从事财务工作,爱好运动。系家中独子,自幼生活顺利。
来访者自诉初中时开始即睡眠浅、多梦,入睡没困难,否认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时觉得精神状态不佳,做事认真,追求完美。上学期间一直没重视睡眠问题。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认为必须把睡眠治好。近2年来不断到上海、杭州等大医院就诊,一直在服用中药,但症状反复。
来访者在精神检查时显得小心谨慎,反复询问医生关于睡眠的问题,认为要把睡眠问题治好后才能结婚,不然会影响身体。
在详细了解病史,以及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之后,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现象”,来访者一脸茫然,说:“中医师一直说我气血两虚,您怎么说是正常的呢?”
在听了医生给其解释睡眠的生理和心理学知识之后,来访者似有领悟,喃喃地说:“看来这几年把正常当疾病治疗了,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把身体治出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