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关于我们人类的下一个一千年——读《塞莱斯廷预言》
一部《塞莱斯廷预言》(James Redfield, The Celestine Prophecy)在美国卖了600万册,这一事实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1997年夏,我被一位朋友拉去郑州,讲解为什么“伟大社会”的特征是鼓励一切人在一切方向上探索。会后见到了一位两鬓斑白的壮士,亮闪闪的眸子透着卓而不群。他送我一本书,题记里有如下这段话:……澄明人类应该选择“有意识进化”的新见解……对您已把握的学术命题的赞同与支持。这书的第一章标题“大众觉醒”很吸引了我的注意,就在回程的软卧包厢里,伴着家人的鼾声,我一直读完这书的第九章“新兴文化”。凝视这本译著的封面,在书名之下有一行英文小字:“一部人生经验的奇妙作品——我不得不一口气读完它。”
作者以进化论和物理科学来解释他故事中的九条“真知”。理解这本书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接受西方知识传统中的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科学叙事的合法性。只要你承认人的存在是在事件之流的“时间”中存在,并且“时间”正是意识到了的世界的扩展,那么下面这段话就是有意义的:“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这样的进化一直是无意识地进行着,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文明会进步,为什么生命越来越大、越来越长等现象。可是现在,我们要让这个过程变得有意识。这就是手稿所要告诉我们的。这也就是全世界精神意识运动的意义所在。”(页131)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本打动了600万美国读者的心的小书,刚好成为西方社会“后现代”现象的一部分。人们不再安于工业化创造出来的富足而机械的生活方式:毫无特色地降生到人间并且毫无特色地死去;在出生与死亡之间,是千篇一律的小学、中学、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按月交纳心爱的但属于银行的住房的分期付款,在习惯了的场合按习惯的方式结交异性(或同性),洁白仪式下的婚礼与婴儿的出生,不出格的日常口角,并且为获得不出格的儿童教育日夜操心;最后,按月收到的年金不多不少,刚好足以维持平淡的晚年生活。与此同时,人们焦虑地意识到生存环境正在一天天恶化下去。
“……要记住,当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弊病能归结到人的焦躁不安和有所企求时,那么,与人交往方面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可能。我们最终会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目标,意识到那种特别的给人们以满足感的体验的真正涵义。当我们充分把握这种体验,我们就达到了第一条真知的境界”。(页7)故事说的是秘鲁境内流传着的,写于公元前6世纪的一份手稿,其中包括9条预言(真知),涉及人类在公元2000年以后的命运。例如,我们被告知,到了约2500年,人类的数目将比目前少很多,并且居住在有500年以上树龄的大森林里,由城市中自动运行的无人工厂提供生活必需品。作为一个充分理性的现代人,你尽可以怀疑这些真知的权威性,因为作者显然无法证明他的故事的真实性。我想提醒你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很可能是虚构的“真知”为什么会打动600万人的心。
第一条真知告诉我们:到了大约公元2000年的时候,人们会发现那些原先只是偶然出现的焦虑开始带有普遍意义。夫妻之间日常的口角、同事之间的误会、陌路人之间冷漠的眼光,所有这些偶发事件现在都传递着同一个信号:普遍的“烦”意味着普遍的焦虑,而普遍的焦虑正是大众觉醒的前提(第一章的英文标题是“A Critical Mass”,即具有批判性的大众)。克尔凯郭尔说,“焦虑”是意识到“自由”的结果。好像暗夜里沿山路上行,突然意识到每一次迈步都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这里的“自由”包含了两个互为前提的方面:其一,自由就是出现了“选择”的可能,换句话说,任何自由都表现为选择的自由;其二,自由总是对“确定性”的摧毁,也就是说,被预先决定了的事情是谈不上“自由”的。生活在韦伯所谓的“传统权威”之下的人,按照神或神化了的权威的旨意生活,不能称为“自由人”。启蒙了的现代人有足够的力量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所以开始感受到“焦虑”。对焦虑的反思或者渴求缓解这折磨人的“焦虑”的欲望使我们追问,我们选择的终极目的何在。选择是为了什么?有所追求才会有所选择;有所不满才会有所追求。
时光倒退一千年,第二条真知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探索:“……探索者被打发出去,用科学方法去寻求人类生活的意义,但他们一时回不来……”(页39)探索者们一时回不来,布鲁诺、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一千年的探索,一千年人生意义的追寻,终至尼采对“漫无目的的求知冲动”的批判和对艺术人生的向往。西方人绕航地球一千年发现了东方,“东方与西方的思想确实可以融合成一个更高层次的真理”(页157),海德格尔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探索者终于归来,带给我们其余的预言。第三条真知说:“……在第二个千年将要终结的时候,人类将发现一种新的能量,这种能量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并向外发散,人也不例外”(页47)。不仅如此,手稿还认为:“人类对这种能量的认识最初是从对美的高度敏感开始的。”事实上,经由美感而获得宇宙能量,这是作者讲述的故事的贯穿始终的情节。在第五章,对这一体验的描述最为生动:“我这么坐着,深为远处紫色的丘陵所产生的亲近感而感动……头顶上飘过几朵白云,让我产生了同样的感觉。我感到好像自己可以够到这些云朵,可以用手去触摸。在我伸手想触摸它们的当儿,我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同的感觉。我的手臂轻松自如地伸向天空,而且毫不费力地挺起背、颈,和头。我从盘腿而坐的姿势站起来时没有用手臂。我舒展了一下身体。那完全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我得到的并非是一种视觉体验,而是一种切肤之感,那些迎风摆动的树林就好像我身上的毛发一样。我感到周围的一切是我的一部分……我意识到,我的生活事实上并非始自我的意识和始自我降生到这个星球。我的生活,在我其他部分形成时,也就是我真正的肉体——宇宙本身形成时就开始了”(页106—108)。“人类。我的视线终止了。我一眼看到了整个的进化过程。物质的出现,然后进化……创造合适的条件,最后人类终于出现了……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现创造条件”(页110)。“食物是获取能量的第一条途径……但是,为了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能量,吃东西时应加以品味……个人的能量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之后,你对万事万物的能量才会变得更加敏感……而且你不吃东西也可以获取能量……当你欣赏到万物的美和独特性时,你便接受能量。当你达到了爱的境界时,只要你愿意,你便可以将能量送回去……我在树边坐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越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树上并赞叹其形状和色彩,我产生的爱意也就越多。这是一种极不平常的体验。我想象自己的能量流过去,充满了那棵树……”(页120—123)
奥特神学理论的重要支点是关于上帝的“位格”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初是“我—你”关系,但科学的发展把这关系变成了“我—它”关系,外界成了“我”征服的对象。人对上帝的认识最终会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带回到“我—你”关系上去。这里的“我—你”关系正是通过美感的超验性而达到爱。获得美感是使我们得以超越日常生活的烦的现在看来唯一的途径。日常生活的“烦”发源于生存竞争,而“人性”在竞争生存资源的搏斗中渐渐沉沦为“兽性”。审美则要求从搏杀纠缠中跳出来,与日常生活保持审美的距离。
第四条真知说:“……人类最终会明了宇宙是由一种能动的能量构成的,这种能量支撑我们的生命,并对我们的期待作出反应。然而,我们也将明白,我们与这种能量的主要源泉仍然隔绝,我们将自己孤立起来,所以我们感到软弱,没有信心,空虚。面对这种匮乏,我们人类总是设法增强我们个人的能量,通过我们所知的唯一方式:从心理上设法窃取他人的能量——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争夺,世界上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缘此而起。”(页71)“……当某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互相交谈,生活中这种事极为普遍——那么十有八九会有这种事:分手时那个人要么感到强悍要么感到虚弱,这取决于交往中出现的具体情况……我们习惯于说一些必须说的话,以便在交谈中占上风。我们每个人想方设法要控制对方,这样好在争辩中处于主动……所有这一切,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觉得虚弱,而当我们控制别人时,我们感觉良好……许多人一生习惯于攫取他人的能量”(页77—95)。“……人类一旦明白他们的争斗……就会立刻开始超越这种冲突”(页97)。第五条真知认为:“我们必须正视我们控制他人的特殊方式……人类一直感到能量的不足,因而一直想方设法来互相控制,获取流动于人际之间的能量……改掉这样的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这种习惯是从无意识之中开始的……称之为无意识控制剧”(页132)。
在第六条真知里,这些控制剧被划分为“威胁者,审视者,冷漠者,可怜者”(页143)。“我们不仅仅是我们父母亲的物质创造物,我们也是他们的精神创造物……你必须承认,真正的你始自你对父母亲所认识了的真理采取的立场……你的整个生活就是寻找一种能够自我提高的生活。你的父母亲没有能够协调好这个问题。他们将问题留给了你。这是你的进化问题,是你毕生的追求……我们都应审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转折点,并用进化的观点来重新解释这些转折点……我们可以找到更高层次上的自己,即进化过程中我们的身份”(页152—164)。
通过审美来达到同宇宙的接通,人们必须放弃他们习惯玩儿的“控制剧”,以便让更高级的思想——往往以直觉的形式——进入脑海。此时,梦境或直觉提供给我们“有意识进化”的重要信息,让巧合或偶然事件引导我们向前走。“一旦你意识到了此时活跃于你生活中的问题,你总能够得到某种直觉的启示,告诉你该怎么办,到哪里去,下一步该怎么走,有一种预感。而且总是这样。如果你头脑里想的问题不对,那么便不会有这种预感。”这就是第七条真知的内容:“……有意识地自我进化过程,对每一巧合,每一宇宙提供给你的答案保持警觉”(页172—174)。不过人们必须知道,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种种答案其实总是来自他人,来自人际交往。因为巧合或偶然事件总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发生的,社会交往是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这导致了第八条真知——“人际伦理”。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进化速度以及我们的生活问题得到回答的速度。“如果两个人的目光突然但是自然地相遇,那么他们应当交谈。”
放弃控制剧,关注他人,对由此而来的信息保持警觉。这是人际伦理的一部分内容。此外,“当一个人开始变得头脑清醒,并投身到进化之中去的时候,任何人都会因为依恋于他人而突然中止进化……依恋他人这一说法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权力斗争起源于情侣关系……爱恋刚刚出现时,两人都无意识地给对方提供能量,所以两人都感到精神振奋,喜气洋洋。不幸的是,一旦他们指望从对方获得这一情感,他们切断了同宇宙的能量联系,因而开始越来越依赖于对方,以求获取能量。可是现在又没有足够的能量,所以他们不再给对方提供能量。这样他们又倒退到他们玩儿的控制剧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蜕化成权力斗争。”(页214—215)所以,“我们首先得画完我们自己的圆。我们要保持与宇宙的通路顺畅。那需要时间……在此以后,我们与另一个完整的人建立浪漫关系,我们就创造了一个超人……”(页218)
最后,关于第九条真知,作者说:“一旦我们成了批判群体,而且这些真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那么人类会第一次体验到深刻的自我反省……他们经常会发现,他们的工作不对头,为了继续成长,他们不得不换工作……在一个通常的工作环境内,我们无法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削减一部分工作时间来寻求真理……我们需要物质生产自动化……将我们解放了出来,去发展壮大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这个星球上的变革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精神文化……”(页253—271)奇迹是这样发生的:“整群整群的人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感应水平,会在那些仍然在低级水平上感应的人面前突然销声匿迹。对这些低级的人来说,那些人好像消失了,其实他们感觉到自己仍在那儿,只是他们体态更轻……玛雅人一起超越了这一过程。”我承认这好像是作者毫无根据的猜测。但是这图景对我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它刺激我的想象,引发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