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肚:小麦食品让你变胖、生病、加速衰老的惊人真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才是大

自从人类开始农耕以来,农民就一直致力于增加亩产。在很多世纪中,娶一个以几亩农田为嫁妆的女人就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嫁妆通常还会附带几头山羊和一袋大米。20世纪引入的机械化农机取代了畜力,并在人力投入更少的情况下提高了效率和产量,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额外的亩产增量。虽然美国的粮食产量通常足以满足需求(分配受限更多是因为贫穷,而非供给),但全世界有很多国家没有能力喂饱自己的人民,于是就产生了大面积的饥饿。

到了现代,人们试图通过创造新品种、杂交不同的小麦和禾草,以及在实验室创造新的基因品种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杂交技术包括基因渗入和“回交”——这种方法意味着植物育种的后代要和它们的双亲、其他小麦植株,甚至其他禾草交配。这些方法虽然早在1866年就由奥地利神父兼植物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引入,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更好地理解了杂合性和基因显性的概念后,这种方法才正式开始启用。有了孟德尔早期的努力,遗传学家已经建立起复杂的技术来获取理想小麦的特性,但是这个阶段仍然需要很多的试错。

现今世界上大量有目的培育的小麦都是现代玉米和小麦改进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IMWIC)开发的品种的后代,该中心坐落于墨西哥城东部的东马德雷山脉脚下。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墨西哥政府的合作下,IMWIC在1943年以一个农业研究项目的形式成立,目的是帮助墨西哥实现农业自给自足。这个项目后来变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全球性合作,致力于增加玉米、大豆以及小麦的产量,该项目减少世界饥饿人口的目标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墨西哥为植物杂交提供了高效的试验场,因为这里的气候允许植物每年有两次生长期,所以杂交植株所需的时间就减半了。到了1980年,这些研究和尝试已经产生了上千种新型小麦品种,其中最高产的一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采纳,从第三世界国家到现代的工业化国家,其中也包括美国。

在IMWIC增高产量的过程中解决的一个现实困难是:当人们把大量富氮肥料施加在麦田中时,植物顶部的种穗会长到惊人的比例,但是头顶重的种穗会使茎秆弯曲(农业科学家称之为“倒伏”),而弯折会杀死植株并且让收割变得困难。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遗传学者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在IMWIC工作,他成功开发出了一种非常高产,同时也更矮壮的矮杆小麦,这种小麦可以保持直立姿势,并能防止大种穗弯折茎秆。除此之外,高茎秆的生产率也很低;矮茎秆可以更快成熟,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短的生长期和更少的肥料来生产别无他用的茎秆。

博洛格博士在小麦杂交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农业社区“绿色革命之父”的称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以及197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当他在2009年去世时,《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颂扬他:“比任何个人都更全面地展示出,自然在设定真正的生长限制方面是比不上人类的聪明才智的。”博洛格博士活着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成真:他的高产侏儒小麦确实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今天的矮杆小麦已经凭借自己卓越的高产能力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彻底取代了大多数其他小麦植株。根据堪萨斯州立大学小麦育种专业教授艾伦·弗里茨(Allan Fritz)博士的说法,现在全世界超过99%的小麦都是矮杆小麦和半矮杆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