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给孩子成长的力量(高中阶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心议题:家长智慧众筹,建设良好班级

良好的班风班纪是学生、老师、家长共同的期待和责任。但是,一旦班风班纪有问题,大家通常会把板子打在班主任身上。家长的不满也会引发孩子们的消极情绪。这样一来,班主任的种种努力往往事倍功半,最终大家都很失望,甚至很受伤。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其实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家长要尊重班主任的领导地位,利用家长们的群体智慧,协助班主任建设良好班级,这也有助于促进孩子们自主、自律、自我负责的优秀品质的形成。

一、这个故事为什么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学生自制力差,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属于学校的,也是属于家庭的。孩子的班级纪律不佳有班主任的责任,也有家庭教育的责任。为了孩子,家长们智慧众筹,群策群力,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为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才取得了良好效果。肖楠所在班级的所有学生、家长和老师形成了一个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在情感上达成认同。

2.建立群体的共同目标和规范

共同目标是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建设一个文明守纪、团结向上的班级”是肖楠班级里所有同学、家长、老师的共同目标。群体还要有一定的结构和规范。群体是有组织结构的人群,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利。群体为了确保共同目标的实现,还会形成一定的规范来约束成员的行为,这就是“我的班级我做主”主题班会设计、实施、形成“公约”、收效大好的原因。

3.让孩子们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和尊严感

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归属感需求也是孩子向好向善的成长力量。高中孩子很在意同伴群体对自己是否认同,群体的认同会让他获得安全感和自我肯定,还可以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为此,他们更愿意接受同龄人的意见和规劝,接受所在班级的共同准则。班会上班长让同学们体谅纪律不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有尊严地改错,智慧众筹,制订“班级纪律公约”;家长会上家长为孩子们颁发“团结进步奖”。这些做法都增加了孩子们的班级归属感。

4.充分收集信息再做理性决策

群体决策形成前,有关决策的信息在成员中的分布情况,会对讨论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会使讨论结果产生多种形式的偏差。肖楠妈妈的及时发声,让更多的家长充分表达了意见,防止了群体决策发生偏差。班主任充分发动班委会的力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设计出有高认同度的“班级纪律公约”,让属于这个集体的每位成员产生公平感和义务感,自觉履行共同制订的班规和奋斗目标。

二、请为父母点赞

1.肖楠妈妈在看到孩子对所在的班级不满意、家长们对班主任颇有微词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与孩子一起探讨有建设性的处理办法。

2.肖楠妈妈在家长的微信群里分享自己中学时的经历,比单纯地说理更能激发大家的理性思考,成功引导了家长微信群里的舆论导向。

3.家长们通过理性讨论,看到了班主任的努力,认识到了“班里乱,孩子和家长也有责任”,有效地实现了智慧众筹。

4.家长们达成共识:充分发展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核心。

5.孩子们发挥了自我负责的能力,班主任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师生一起策划并举办了一次高效能的班会,将管理的智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效大好。

6.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积极变化,及时向班主任表达谢意,鼓舞了年轻班主任的工作热情,班主任也感激家长的支持。这就形成了家长和老师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

7.家长为孩子们颁发“最负责任班委奖”和“团结进步奖”,及时给予孩子们鼓励,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助力。

8.家长对年轻班主任的保护和支持,既给班主任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培养了孩子们宽容、友善、自主、自律、承担责任的优秀品格,最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教育方法

1.充分认识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

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不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而是彼此合作、共育英才的关系。所以,对班主任或学校的其他工作,家长不应该仅仅在场外起督查作用。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班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是荣辱与共的。孩子们在同一个班级里朝夕相处,他们之间会发生各种明显或潜隐的交互作用,天长日久,这些关系会对每个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要积极地帮助班主任,启发孩子们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

2.群体决策需要充分的信息收集

家长是一个群体,同班的孩子们也是一个群体。遇到事情时,每个人都是从个体的立场去感受、认知的,很难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有整体的把握。这时候在家长群里最先发言的人,往往情绪较重,理性不足。所以,家长们要充分收集各种信息和观点,充分讨论,从整体和长远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才会做出高质量的群体决策。

3.积极培育孩子们的归属感和尊严感

现在的孩子讲人缘、好面子,所以,如果把孩子置于同龄人的关系当中去,他们会自发地改正错误,向班集体靠拢。家长应充分利用同学间互相监督和互帮互助的友谊,通过他们的彼此评价和观察,提高他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

4.家长要有尊重孩子是成长主体的意识

家长要有“谁是主体,就要尊重谁”的理念。孩子是成长的主体,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核心。家长虽然很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有协助老师、孩子建设良好班级氛围的热情和责任,但是家长的参与要有边界、有分寸。家长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也只有明确孩子和班主任是班级的主体,才能激发班级内部的团体正能量,挖掘全班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

5.家长要在包容和参与中促进孩子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很难一步到位,学校工作也难免有不足之处。家长学会包容,以身作则,孩子便有样学样。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要学会包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积极发挥自己和团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包容的心态,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主动、自律、自我负责的品格,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资本,让孩子更有能力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和坎坷。

四、引以为戒

对孩子所在的班级不满意,有的家长会向学校告老师,要求更换班主任,或者托关系给孩子调换班级,或者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各种指点和干涉……这些做法不仅不利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建设,更不利于培养孩子自主、自律、自我负责的人格品质,同时,对学校教师的成长不利,对学校正常的管理工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五、举一反三

当孩子遇上不喜欢的老师,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到以下几点:一、老师也是普通人,对老师要有平常心、包容心;二、老师的言行多是面对全体同学的,无意中可能对个别孩子产生不良刺激,孩子不要多心;三、有了问题要主动与老师交流,理性、真诚的沟通会达成师生的互相谅解。

当孩子遇上不喜欢的同学,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提高个人修养,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在一些琐事上少议论是非;二、遇到人际矛盾时不抱怨,就事论事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三、当别人的言行令自己不能接受时,要真诚、平和地表达拒绝,从而加深对彼此的理解,避免矛盾的复杂化;四、学会关爱、宽容、体谅他人。

同学们朝夕相处,日常生活中产生小摩擦是难免的,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宽容、忍让,做好自己,关爱、体谅他人。

六、家长小作业

请在家长微信群里收集十条以上家长参与班级建设的好建议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