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果园用药的安全科学使用技术
一、施药的靶标和靶区
在我国,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还有许多情况下甚至低于1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对农药使用过程小的目标物不明确,不了解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农药使用中,目标物是指使用农药时应该把药物施于的预定目标,如有害生物的种群,或它们在农田生物群落中的存在位置或分布范围。这目标物统称为“靶标”,在施药技术中所采用的“靶标”一词是泛指被农药有目的地击中的目标物,如害虫、病菌、杂草、害鼠、作物以及土壤、田水等。在生理毒理学中“靶标”是指农药在生物体内发生致毒作用的生化活性部位,如有机磷杀虫剂作用于害虫体内的靶位是胆碱酯酶。
由于农药在田间使用时所面对的情况复杂,必须首先明确有关靶标、靶区和有效靶区等概念,然后才能设计合理的施药方案。
1. 靶标的类型
在一个特定的农田环境中喷撒(洒)农药,目标物的种类很多,特征各异。有些情况下有害生物本身就是防治的直接对象,农药可以直接施用在防治对象上,此时的防治对象即成为直接靶标,例如杂草、飞蝗。但大多数情况下目标物与非目标物往往混存在一起,农药不可能直接施用到防治对象上,必须首先把农药施到某种过渡性物体上,如病虫的寄主作物上或病虫的活动范围内(如田水、土壤等),然后使农药通过适当方式再转移到防治对象上,这种过渡性的物体就是农药使用时的间接靶标。间接靶标虽然并不是农药的防治对象,但因为必须通过它们才能让农药进一步转移到有害生物上,所以,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有目的地把农药喷撒(洒)在这种过渡性物体上。
为了科学地设计和制订农药使用计划,应区分清楚这两大类靶标。例如防治蝗蝻时若把蝗蝻作为直接靶标,农药的剂型和施药方法的选择应着眼于药剂在蝗蝻身上的黏附效率(或蝗蝻对药剂的捕获能力),无需考虑药剂在地面或地面植被上的黏附效率。但是若希望地面和植被成为阻击蝗蝻前进的染毒地带,则应着眼于药剂在地面和植被上的沉积密度、分布均匀性和沉积量,乃至施药的面积和范围,而无需考虑药剂在蝗蝻身上的黏附能力和黏附量,此时的地面和植被就是间接靶标。在植株上喷撒(洒)农药时,如果目标病虫害发生在植株基部,农药的剂型和喷撒(洒)方法的设计就要以能够把药剂输送到植株基部病虫密集部分,让药剂在植株上部的沉积量和沉积密度尽量减少为目的,因为此时的植株基部病虫是需要施药的直接靶标;如果目标病虫害发生在叶部,则需让药剂在植株上部的沉积量和沉积密度尽量增加。
(1)直接靶标 直接靶标就是使用农药时的防治对象,包括害虫、植物病原菌、杂草等,在施药技术研究中这些有害生物也被统称为靶标生物。
①害虫 可以成为直接靶标,但由于害虫的不同虫态和行为差异很大,有些虫态可以成为直接靶标,而有些虫态则不能。
害虫的成虫形态可成为直接靶标,农药可以直接施用到害虫的成虫躯体上。具有集群飞行习性的成虫,如飞蝗、稻飞虱等,这些害虫成虫飞翔时群体比较密集或容易形成密集飞行,采取适当的用药方法和施药器械可以使农药高度有效地击中靶标,它们是典型的直接靶标害虫。把飞翔的害虫作为直接靶标来利用,可以产生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可有效消灭飞翔中的害虫成虫,控制虫口基数。而且害虫成虫的触角是重要的靶标部位,昆虫在飞行中特别容易接受农药雾滴或粉粒和其他化学信息物质,就是借助于前伸的触角还有剧烈扇动的翅。具有神经性接触杀虫作用的化学农药,通过害虫触角极易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中毒反应。从施药技术的角度看,触角一般都是很细的柱形、线形、羽形或短棒形,昆虫触角的直径一般只有10~20μm,这些独特的触角形状其实就是为了便于昆虫接受化学信息。因为细而长的物体表面积很大,表面上密布大量化学感受器,更容易被细小农药粉粒或雾滴所击中。所以,若把害虫成虫作为直接靶标时,必须选用细雾喷洒法,害虫触角上以及感觉毛上才能捕获农药雾滴。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杀虫效果,粗雾喷洒的效果很差。飞翔中的害虫一旦降落在作物上或其他物体上,就不再成为直接靶标,除非在作物上或其他物体上仍然保持相当高的种群密集状态。
集群飞行习性的害虫成虫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作为直接靶标来处理,即害虫种群达到高度密集。蚜虫都有聚集在株梢部为害的习性,只要采取适当的施药方法,都可以把它们作为直接靶标来处理,并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混有引诱剂的杀虫剂的使用也可视为把害虫当作直接靶标。因为此类杀虫制剂往往集中使用,专用于诱集特定的害虫。可把此种杀虫剂在农田中与作物种植行间作条带状施用,可以把害虫引诱到施药的条带区中杀死,这样可避免在作物上喷洒农药。
害虫的幼虫(及若虫)是农业害虫的主要为害形态。一般幼虫不容易成为农药使用的直接靶标,但像蝗蝻、黏虫的幼虫,在大发生时往往形成密集的群体,这种情况下,害虫的幼虫或若虫就可以作为直接靶标来处理,只要选择好适当的施药器械,采取高工效的施药方法,即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害虫的其他形态还有蛹和卵。蛹是休眠状态,对药剂的抵抗力很强,一般都不作为药剂处理的对象。卵对药剂的抵抗力比较强,专用的杀卵剂也很少。而且卵在作物上的分布比较分散,特别是散产的卵,喷药杀卵的效率很低,农药的浪费比较严重。因此这两种形态都不宜作为施药的靶标。
②植物病原菌 寄生在植物上,并与植物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一般都不可能作为直接靶标,而是通过沉积在间接靶标上(即病原菌的寄主)的杀菌剂同病原菌接触。但是,在种子或种苗消毒处理过程中,若病原物是附着在种子、种苗的表面,则这些病原物实际上就是消毒液的直接靶标。这种情况下所选用的消毒剂就无需要求具有内吸性或内渗性,只要能够发挥接触杀灭作用即可,这样可以避免药剂进入作物体内而发生不必要的药剂残留问题,并可节省药剂。当然,大多数种子处理剂如拌种剂、种衣剂等既可以杀死种子外部附着的病原物,也能杀死侵入种子内部的病原菌。
③杂草 是农药使用的典型直接靶标,除草剂一般均需直接喷洒在杂草上,特别是芽后除草。不过芽前除草则除草剂通常施于土壤中,以消灭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刚萌动的杂草幼芽,土壤即成为施用除草剂的直接靶标。因为是特意把药剂施用在土壤中的,施药时须针对土壤的实际情况仔细设计施药量、选择适宜剂型和施药方法。土壤处理的实质是在土壤中建立一个不利于杂草生长的毒力环境。除草剂直接施用在土壤中,是通过土壤再转移到杂草根区。因此尽管杂草是靶标生物,但除草剂的使用必须根据农田土壤的性质、构成以及有机质、土壤水分和腐殖质等具体情况进行规划,才能设计出正确的土壤处理方法。
(2)间接靶标 在农药使用中多数情况下的目标物都是间接靶标,间接靶标是最重要的农药处理对象。杂草是相对独立的目标物,既是防治对象也是除草剂的处理对象。农业害虫和农作物病原菌(包括线虫)则几乎都是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作物上栖息寄生、取食(或吸取营养)和生长繁衍,这些害虫和病原菌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可能成为直接靶标,施用的农药必须喷撒(洒)在作物上或病虫的活动范围内,再通过适当的方式转移到害虫和病原菌上发挥作用。间接靶标可以是生物性的也可以是非生物性的。生物性间接靶标主要是寄主植物,也可能是成为害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寄主的杂草或其他植物。非生物性间接靶标主要是土壤、田水等以及禽畜厩台、仓房、包装材料等。
①生物性间接靶标 主要是植物的株冠、叶丛。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株冠形态和结构、叶片形状和构成对于农药的使用影响较大。从株冠和叶丛结构两方面分别把它们区分为若干种类型,这些结构特征同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关系密切,在施药技术的设计和方法选择中可以作为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评估防治效果的依据。
根据农药雾流和粉尘流的通透性能的要求,植物株冠的形态分为三大类:松散型、郁密型、丛矮型。
松散型,叶片间距较大,农药雾流和粉流比较容易通透。此类作物的小气候条件也比较适于农药雾流和粉流扩散分布,施药时比较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农药沉积分布效果。
郁密型,叶片间距较小,株冠郁闭度较高,农药雾流和粉流通透所受的阻力比较大,施药时不利于农药雾流和粉流在株冠中扩散分布,采取一般的喷撒(洒)方法往往不容易取得满意的农药沉积分布。
丛矮型,株冠簇生,叶片间距也比较窄小,植株低矮株冠郁密,贴近地面。传统施药方法较难实施,一般农药雾流通透相当困难,而且叶片背面难以施药。
植物株形基本上可以用上述三种类型作代表。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农药使用的要求,参照相关的原理、原则,制订相应的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方案。有些作物的株冠形状还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变化。如许多果树已趋向于发展矮化树型,如柑橘、荔枝等。矮化树型的树冠相对比较紧密,有些已近于郁密型树冠。因此,必须根据当地作物和果树的实际情况制订施药技术方案。
植物的叶片形态特征类型根据施药技术的要求可以区分为4大类型:阔叶型、窄叶型、针叶型、小叶型。
阔叶型植物的叶片大多宽大平展,在株冠中往往有较大的冠层空间,有利于农药雾流和粉流的通透。具有松散型株冠特征的作物都可能具有阔叶型的叶片特征,具有阔叶型特征的松散型株冠作物对农药雾流和粉流的通透性较好。但是采取常规喷撒(洒)方法时农药在叶背部的沉积能力较差,而且上下层叶片之间容易出现叶片上下屏蔽现象,妨碍药剂向下层穿透。
窄叶型作物多为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此类植物的叶片多为直立型,株丛中农药雾流和粉流的上下通透性比较好,采取适当分散度的农药雾流时,叶片的正反两面也都有比较好的农药捕获能力。
针叶型作物叶片对粗大的农药雾滴捕获能力很差,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也相应很低。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细雾喷洒技术,选择适当的施药机械类型和农药剂型,以提高农药的有效沉积率。
小叶型植物其株冠则多为郁密型结构。许多植物都具有小叶型结构,如茶树即属于小叶型作物,豆科植物很多也属于小叶型结构,如花生也是具有丛矮型株冠的小叶郁密型作物。此类作物施药比较困难。
叶片的伸展状态即叶片与植株垂直中心线的夹角,称为叶势。一般而论,对平展叶势类型的作物,农药在叶面上的沉积方式主要是沉降沉积;对直立叶势类型的作物叶片则主要是撞击沉积。因此施药器械的类型和喷洒方式需要做相应的选择和调整。
②非生物性间接靶标 主要是土壤和田水。在除草剂使用方法中有一种把除草剂预先经过加工涂在地膜上的除草地膜,这种地膜也可以看作农药使用的一种非生物性间接靶标。用除草剂处理土壤防除杂草,土壤是除草剂的中间介质,因此土壤是间接靶场。农药土壤处理实际上可以把土壤作为直接目标物来对待。许多农药都可以用于处理土壤,以杀死土传病虫杂草。所以土壤是农药使用中很重要的靶标。
土壤是一个整体,包括成土母质、土壤生物群落、土壤水分、土壤空气、腐殖质及多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包括化肥,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土壤环境系统。施药时就是把农药施在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中,药剂同土壤的任何部分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药剂同土壤充分混合,或者通过土壤水、雨水或灌溉水的淋溶作用而扩散分布,所以施药时的土壤是直接靶标,与地面上施药的情况完全不同。土壤中最上部的耕作层是最重要的一层,土壤处理用的农药主要也是分布在这一层中。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pH、一定的持水能力、物质置换能力和吸附能力,这些性质是土壤肥力的基本条件,对农药使用效果的影响很大,当然,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同样很重要。
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仔细选择适用农药品种和剂型以及农药使用的适当时期和剂量。因为土壤中有许多有益生物以及其他非有害生物,其中有些是形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有些农药可能对有益生物有害,但也有些农药可能对它们有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的pH对农药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往往是很重要的破坏性影响因素。另外,土壤的胶粒和腐殖质对某些农药可能产生较强的吸附力,使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受到阻滞而难以扩散分布,而有些农药则不容易被吸附,能够自由扩散,又会成为农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土壤中地下水、雨水、灌溉水等对农药的使用都有很大影响。土壤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被“绑定”在以土壤和土壤水分为载体所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环境之中的。所以在土壤中使用农药必须对当地的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肥力在内有详细的了解。水稻田土壤与旱田土壤有很大差别。其质地、组成、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土壤生物群落都不同。稻田土壤处在一种厌气状态下,一般为偏酸性,pH6左右,生长期间水稻有自动调整土壤酸度的能力。
在稻田中农药的行为受到许多特殊限制。稻田土壤虽然也可以作为农药使用的靶标,但必须考虑农药与田水的关系。因为田水可能流入周边的水域中,发生水环境污染。所以,水稻田农药土壤处理必须慎重选择农药品种和剂型,并需仔细设计安排施药作业计划。中国的水稻田面积约3000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所以,稻田土壤和田水是农药使用中尤为重要的靶标,施药时必须格外谨慎。
其他非生物性间接靶标。为了预防病原菌和害虫,有时需要在畜厩、禽舍中进行防疫喷洒,在粮仓中进行残效喷洒,以及在设施农业中对设施中的装置、设备和其他各种仓房所进行的杀虫剂残效喷洒和杀菌剂防疫喷洒。此时的处理对象都居于非生物性间接靶标。
2.有害生物的分布型与农药的靶区和有效靶区
有害生物在农田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呈现各种不同状态的种群分布型。实际上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大多分布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上。因为各种农业致病菌和农业害虫在农田中都分别有各自特定的生态位,如小麦长管蚜暴发时集中在小麦穗部为害,在灌浆期,约96%的长管蚜聚集在小麦穗部而小麦植株的其余部分几乎无蚜虫分布。这是典型的害虫密集分布实例。小麦赤霉病也是在麦穗部入侵为害。小麦禾缢管蚜和纹枯病则分布在小麦植株基部。根据病虫的分布状态有害生物的分布型可以区分为枝梢密集分布型、叶面分散分布型、株基部密集分布型、可变分布型等几种类型,作为施药技术的选择设计依据。
枝梢密集分布型是蚜虫的典型分布特征,蚜虫分布为害部位大多在枝梢部,比较有利于施药,是施药的有效靶区,因此一般只需向植株冠面层喷洒农药。小麦长管蚜也属于这种分布型,因此只需对麦穗部喷洒农药。水稻蓟马也有群集在水稻叶尖上为害的习性。茶树上多种病虫害分布在茶树冠面4~6cm的叶层中为害,也可视为这种分布型。采取有利于在冠面上沉积的施药技术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多数叶部入侵的病原菌的分布属于叶面分散分布型。因为此类病原菌大多是由气流传播的,病菌孢子沉降到作物叶片上,然后侵染发病。有人研究过病原菌孢子在农作物上的分散分布规律,发现与农药微粒的分散分布现象十分相似。对于此类病害须采取株冠层对靶喷药法。害虫也有类似的分散分布型,但害虫的分散分布行为是由于种群生存发展要求,而不是由于气流的作用。稻飞虱的迁飞行为受气流的影响极大,降落到为害地区之初也有很强的分散分布特征,这种现象是否可能在施药方法上加以利用,值得研究。大多数害虫在叶背面栖息为害,尤其是白天,同光照和空气湿度有关的白粉虱还有趋嫩性,即主要分布在植株上部较嫩的叶片背面,并随着植株的不断长高而向上层嫩叶迁移。这种行为在使用农药时可加以利用,即农药喷洒的靶标部位应该是植株株冠层上层,特别是叶背部。伏蚜没有这种趋嫩现象,但棉花苗蚜及其他多种蚜虫则大多集中在嫩枝梢上为害。害虫在农田中的生态位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差别和变化。这与各种害虫的习性和选择性取食有关,也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有关,如现蕾期的棉花蚜虫,虫口密度较小时主要分布在嫩叶背面为害,但虫口密度增加以后也会分布到叶正面和鲜嫩的叶柄上为害。又如烟蓟马,成虫有趋嫩性,会随着植株不断长高而上移,但若虫则主要分布在植株中、下部为害。因此即便防治对象是同一种害虫,也要根据田间实际情况来确定农药使用策略,及时调整施药方法。
株基部密集分布型比较典型的是稻飞虱、稻叶蝉、纹枯病等病虫。稻飞虱为害时全部集中在离水面3~5cm高度范围内的稻株基部取食为害。只有在稻飞虱种群密度过大时才向稻株上部扩散转移为害。茶树黑刺粉虱也可划入这种类型,往往集中在茶树下部枝干上为害,与茶树树冠病虫分别属于截然不同的生态位,因此施药方法也完全不同。
可变分布型是指有些病虫的分布部位在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会发生变化。如稻飞虱、稻叶蝉在发生初期聚集在水稻植株基部为害,所以应把农药施用在稻株基部,稻株上部无需施药。但随着作物植株的生长,在害虫大发生时,虫群向植株上部发展,此时就需改变为整株施药。施药器械和施药方式也应作相应改变和调整。棉蚜也具有这种特征,特别是与前期棉蚜相比,伏蚜的分布已变为整株分布,而且又分布在棉叶背部,这也是棉花伏蚜较难防治的原因之一。稻蓟马在水稻苗期和本田幼苗期为害嫩叶,而到穗期则为害穗部。
病虫在作物上的分布状况复杂多变,对农药的靶标类型和病虫分布类型作详细的比较分析,目的是为农药使用提供一种判别施药目标范围的原则性依据,以便尽量缩小农药施用时的目标范围。施药的基本技术指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浪费和损失。因此必须确认有害生物是在农药喷撒(洒)的有效范围之内,农药最终能有效地喷撒(洒)到或转移到有害生物靶标上。因此,“选定靶标”是正确施用农药的基础。
根据以上病虫害的各种分布类型,就可以提出靶区与有效靶区这两个术语及其概念。喷撒(洒)农药时,靶区通常是指主要的目标区,如植物的根区、株冠上层、株冠下层、树冠的冠面、内膛等。当这些区位中发生了病虫害,它们就成为施药的靶区。选定靶区的含义是可以向靶区集中施药而无需对作物整株施药。目前的施药器械和使用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到。而这样使用农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节省农药。
但是即便病虫害是发生在这些靶区中,然而种群的分布状态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病虫的种群或菌落可能是比较集中的,也可能并不集中而是平均分布的。前者就是在靶区中的有效靶区。突出“有效靶区”这一点,是为了进一步把农药的喷洒(撒)目标集中或相对集中到病虫密集的部位,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在使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对于在树冠冠面发生的病虫害,采取静电喷雾法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防治冠面病虫害并不要求药雾进入树冠内膛,而静电喷雾法恰好能够在冠面上形成良好的雾滴沉积。另外,有效靶区的概念也会为新型施药器械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使农药喷洒(撒)器械向精细喷洒(撒)方向发展。
也有许多病虫害的施药靶区本身就是有效靶区,如水稻稻飞虱、纹枯病都是集中在稻株茎基部为害,稻株茎基部既是靶区,又是有效靶区。采用手动吹雾器的双向窄幅喷头在水稻下层喷洒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稻株上层不会有农药沉积。我国水稻面积很大,如果都能够充分运用有效靶区的概念指导科学用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可观。
螺旋粉虱是一种近年入侵我国台湾、海南等地的毁灭性害虫,为害多种作物,但主要集中在作物叶片背面,叶背面是有效靶区而叶正面并非有效靶区;但螺旋粉虱又是整株分散分布,靶区就是整株作物。这种情况下的有效靶区往往不容易加以利用,不过有时可以利用植物的习性或行为使农药较多地集中于有效靶区,例如花生傍晚时叶片直立,可在此时施药,农药可大部分集中在叶片背面;或选用具有内渗性的农药,也可在农药中加入高效渗透剂,可以明显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此外,靶区和有效靶区在有些病虫为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在防治工作实践中注意观察总结,调整施药技术。
从靶区中区分出有效靶区有重要意义,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建立了有效靶区的概念,对于指导制订正确的施药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意义重大。
二、农药的配制方法
1. 农药取用量的计算
(1)按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制剂用量计算。如果植保部门推荐的或农药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是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制剂用量,那么农药制剂的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农药制剂取用量(mL或g)=单位面积上的
农药制剂用量(mL或g/hm2或亩)×
施药面积(hm2或亩)
每喷雾器农药制剂取用量(mL或g)=农药制剂总用量
(mL或g)×喷雾器容量(mL)/
[稀释物总用量(L或于g)×1000]
例:用5%稻丰散乳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每亩用药剂量是100mL,每亩用配制的药液量40kg,10.5亩稻田共需要多少稻丰散制剂?若采用16L的喷雾器,每喷雾器需要多少稻丰散制剂?
共需稻丰散制剂=100×10.5=1050(mL)
稀释水总用量=(40kg×10.5)-(1050/1000)=418.95(kg)
每喷雾器农药制剂取用量=(1050×16000)/
(418.95×1000)=40(mL)
(2)按单位面积的农药有效成分用量计算。如果标注或推荐的是单位面积上的农药有效成分用量,农药制剂的取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农药取用量(mL或g)=[单位面积上的农药
有效成分用量(mL或g/亩或hm2)/
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施药面积(亩或hm2)
例: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早疫病,每亩需用有效成分200g,30亩的番茄需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少?
需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0.75×30=8000(g)=8(kg)
(3)按农药制剂稀释倍数计算农药制剂取用量。如果植保部门推荐的或农药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是农药制剂的稀释倍数,农药制剂用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农药制剂取用量(mL或g)=要配制的药液量
或喷雾器容量(mL)/稀释倍数
例:用15%茚虫威悬浮剂2500倍液防治蔬菜上的斜纹夜蛾,使用的是16L(=16×1000mL)的手动喷雾器,每喷雾器需要多少15%茚虫威悬浮剂制剂?
每喷雾器农药制剂取用量=(16×1000)/2500=6.4(mL)
(4)按农药制剂含量(mg/kg)计算农药制剂用量。如果标签、说明书上标注的使用浓度为(mg/kg),农药制剂取用量按以下方法计算:
农药制剂取用量(g或mL)=[含量(mg/kg)×单位面积(亩或hm2)
需配制药液量(g或mL)/105]×施药面积(亩或hm2)
例:用5%己唑醇悬浮剂防治葡萄白粉病,每亩用15mg/kg浓度药液喷雾,每亩用液量为30kg(30000g),需要用多少5%己唑醇悬浮剂?
5%己唑醇悬浮剂用量=(15×30000)/(105)×1=4.5(g)
2. 采用母液法配制
先按所需药液浓度和药液用量计算出的所需制剂用量,加到一容器中(事先加入少量水或稀释液),然后混匀,配制成高浓度母液,然后将它带到施药地点后,在分次加入稀释剂,配制成使用形态的药液。母液法又称二次稀释法,它比一次稀释法药效好得多,特别是乳油农药,采用母液法,可配制出高质量的乳状液。此外,可湿性粉剂、油剂等均可采用母液法配制稀释液。
3. 选用优良稀释剂
常选用含钙、镁离子少的软水,来配制药液,乳化剂、湿展剂及原药易受钙、镁离子的影响,发生分解反应,降低其乳化和湿展性能,甚至使原药分解失效。因此,用软水配制液体农药,能显著提高药液的质量。
4. 改善和提高药剂质量
乳油农药在储存过程中,若发生沉淀、结晶或结絮时,可以先将其放入温水中溶化并不断振摇加入一定量的湿展剂,如中性洗衣粉等,可以增加药液的湿展和乳化性能。水剂稀释时,加入有乳化和湿展作用的物质,能使施药效果更好。
5. 农药的混配
(1)优点和缺点
①优点 省工省时,提高用药效率,合理混用可有效扩大使用范围,提高防治效果,延长药剂的持效期,延缓病虫的产生,减少化学药剂的用量。
②缺点 用户混用不当而造成药效降低、药害风险。
(2)混配的种类
①复配制剂 指农药生产企业根据复配原则,按照一定的配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有效成分与各种助剂或添加剂混合在一起加工成固定剂型和规格的制剂。如: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68%金雷米尔(代森锰锌+甲霜灵)。目前,复配制剂已有“杀虫剂+杀虫剂”、“杀虫剂+杀菌剂”、“杀菌剂+杀菌剂”、“除草剂+除草剂”、“除草剂+肥料”等多种的两元与三元类型。
②制剂桶混 特指用户针对田间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直接在用药现场(田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制剂加在储药罐(桶)中均匀混合形成混合药液进行使用的方法。如在蔬菜上需同时防治小菜蛾、蚜虫、霜霉病时则可选择5%氟虫腈(锐劲特)、10%吡虫啉及60%氟吗锰锌等药剂进行混用,从而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
(3)农药的混配效能
①扩大防治对象。在生产中农户进行多种药剂混配往往都是为了实现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草害的目的,甚至还与肥料进行混用同时补充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如在大棚西瓜伸蔓期出现蔓枯病、疫病、潜叶蝇混发,则可选择10%灵动+60%氟吗锰锌+75%潜克+翠康生力液进行喷雾防治,可同时防治蔓枯病、疫病和潜叶蝇,又可达到促根壮苗的效果。
②扩大防治虫态。一般害(昆)虫都需要经历卵、幼虫(若虫)、蛹(伪蛹)、成虫等几个发育阶段,但许多杀虫剂往往仅对其中一个虫态有杀灭效果,而如果能扩大防治虫态则可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如在使用“哒螨灵”防治柑橘红蜘蛛时仅仅对成螨有防效,而如果加入“噻螨酮或矿物油喷淋液绿颖”则可同时杀灭红蜘蛛的卵,从而提高防效,延长持效。
③速效+长效。各种防治药剂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如单用噻嗪酮在防治粉虱等害虫时具有作用速度慢但持效期长的特点,因此在生产中可选择与菊酯类(如高效氯氰菊酯等)、氨基甲酸酯类(如速灭威、灭多威等)或有机磷类(如敌敌畏等)进行混用,既可提高对害虫击倒速度,又可延长对害虫的控制时间。
④治疗+保护。防治病害时应以预防为主,且在病害发生高峰期间往往采用治疗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相结合进行防治,通过对病原菌的作用位点增加从而有效延缓对防治药剂抗药性的产生,并同时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目的。如沈阳化工院生产的氟吗锰锌(防治霜霉病、疫病)就是用保护剂代森锰锌和治疗剂氟吗啉复配而成的;又如农户在防治大棚西瓜蔓枯病时可选用43%嘧霉胺与68.75%唑菌酮两种药剂进行混用防治。
⑤增效作用。指两种有效成分混合使用后所产生的控害效应大于该两种有效成分单独作用之和,是药剂混用更经济有效的控害效能。混用时应采取“减量混用”,即相应降低混用药剂的使用浓度(用量)。如研究证明霜脲氰与大多数杀菌剂(如甲霜灵、代森锰锌、乙膦铝等)复配增效水平均较高,在生产中可参考使用;再如,施药者通过添加一些农药助剂(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来改善药剂在作物体上的附着、展布或渗透(吸收)作用,从而减少药剂损耗,提高利用率,增加防效。还有植物油助剂、有机硅助剂(虽然这两种助剂不是农药)与苗后除草剂的混配使用,可极大程度降低有效成分的用量。
(4)农药的混配原则
①保证混用药剂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混用药剂有效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物理化学反应。如石硫合剂与铜制剂混用就会发生硫化反应生成有害的硫化铜;再如多数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菊酯类农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混用会发生分解。其次,混用后酸碱性的变化对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多数农药对碱性比较敏感,一般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反之一般碱性农药不建议与酸性农药混用;另外,部分农药(如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一般只在很窄的pH值范围(4~6)稳定,不适合与任何过酸或过碱性药剂混用。再次,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农药品种不宜与含金属离子的药剂混用。如甲基硫菌灵与铜制剂混用则会失去活性。
②保证混用后药液良好的物理性状。任何农药制剂加工一般只考虑该制剂单独使用的物理性状标准,而不可能保证该药剂与其他各种药剂混用后各项技术指标的稳定。因此,药剂混用后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分层、浮油、沉淀、结块以及乳液破乳现象,避免出现降低药效甚至发生药害事故。
③保证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不降低。某些药剂作用机制相反,两者相互混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从而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如阿维菌素与氟虫腈作用机理相反,其中阿维菌素是刺激昆虫释放γ-氨基丁酸,而氟虫腈则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的形成,应避免混用;又如定虫隆、氟虫脲等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阻碍蜕皮)不能与虫酰肼等昆虫生长调节剂(促进蜕皮)进行混用。
三、农药的安全使用
(1)适时适量用药 根据调查和预测预报,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择适宜时间、合理的用量及时用药,才能发挥农药的应有效果。虫要治小,病要早防。如防治食心虫等蛀食性害虫,应在幼虫蛀入果实之前喷施药液;如果蛀入果内再防治效果很差。要按农药标签推荐用量和技术人员指导意见适量配药,不得任意增减用量。超过所需的用药量、浓度和次数,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容易产生药害,以致引起人、畜中毒,加快抗药性产生,过多杀伤杀死害虫天敌,加重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
(2)对症用药 应根据不同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及为害部位、不同的防治时期和环境条件,选用最有效的品种、剂型,配以合适的浓度、适宜的方法和器械进行科学施药,才能收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否则,不但效果差,还会浪费农药,延误防治时机,甚至造成药害。如用百菌清防治番茄灰霉病、叶霉病采用烟雾法要比喷雾法好;用氧化乐果防治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采用涂茎法具有防效高、用药少、对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3)交替用药,合理混用农药 如果一个地区长期使用某一种或某一类农药,易使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合理混用、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不仅能兼治多种病虫害,省工省时,还能防止或减缓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农药使用寿命。但农药的复配、混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用后不能起化学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可能会导致有效成分的分解失效,甚至生成其他有害物质,造成药害。
②田间混用的农药物理性状应保持不变。2种农药混合后产生分层、絮状或沉淀,这样的农药不能混用。另外,混合后出现乳剂破坏、悬浮率降低,甚至结晶析出,这种情况也不能混用。因此,农药在混用前必须先做可混性试验。
③混用农药品种要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以达到扩大防治范围、增强防治效果的目的。
④农药混用应达到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目的。
(4)杜绝使用国家禁用、限用农药 如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敌枯双、毒鼠强、艾氏剂、狄氏剂、汞氏剂等。提倡使用无公害农药。一是选用效果好,对人、畜、自然天敌都没有毒性和毒性极微的生物农药、生物制剂、病毒制剂、农用抗生素,如AT制剂、农用链霉素等。二是选用植物性杀虫剂,如从苦楝、茶树等植物中提取的杀虫制剂,如苦参素、烟碱乳油等。三是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氟虫脲、定虫隆、灭幼脲等,其机理是抑制或促进昆虫生长发育,使之加速蜕皮或不能蜕皮,以达到防治效果。四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氟虫腈、吡虫啉等。
(5)要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规定用药 在单位使用量、使用浓度、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方面做到安全用药。如用低毒农药速灭杀丁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要求用药量不超过600mL/hm2 1季最多喷3次,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上市不少于5d。
(6)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 要选用先进的施药器械,以提高防效,降低农药损耗;要用足水量,喷雾要均匀,以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