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理论研究
周一星(1988)提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的概念,他认为大城市带不仅仅是经济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而且也是动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产物(108)。
崔功豪等人(1992)结合长三角城市群,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水平,将城市群的结构划分为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等三种不同类型(109)。
代合治(1998)从城市化的角度出发,以城市群面积、总人口、城市人口、城市数量与城市等级结构作为分类指标,运用定量方法,对全国209个地级以上城市型政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从中筛选了125个构造城市群的基本地域单元,界定了17个不同规模的城市群,划定了我国4个等级的城市群,分析了我国城市群的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认为“沿海、沿江、京广沿线及东北地区可望崛起巨型城市群”(110)。
顾朝林等人(1999)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对我国的城市化进行研究,对世界城市化的新趋势、国性大都市、大都市带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11)。
张京祥(2000)以城市群体空间演化基本机理为基础,构建了由城镇组织体系、城乡关联体系、网络联通体系以及空间配置体系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群体空间运行系统(112)。
朱英明等(2000,2002)以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作为切入点,以城市群固有的联系特征作为主线,对城市群区域联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发展的趋势。并对城市群地域结构的概念、结构类型、递嬗规律,城市群地域结构的主要特征、未来发展的趋势等进行了研究(113)(114);认为“城市群地域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城市群地域结构的主要特征有: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网络组合特征;未来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动力机制、内涵、居住空间的影响、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影响等”(115)。
薜东前等人(2002)对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群演化包含了人口、产业、城市类型、城市职能等诸多内容,但是空间过程则是最直接、最综合的表现;并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探讨了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过程、发展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116)。
刘増荣(2003)以城市密集区演化为主题,从概念辨析、理论基础、影响要素、阶段划分、演化机制、协调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城市密集区发展规划的实际需要出发,界定了城市密集区的发展阶段(117)。
姚士谋等(2006)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探索了城市群发展的规律、空间分析和发展趋势,初次提出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对它们的演变规律、发展个性与共性特征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论证;同时,对我国“五个超大型城市群”的形成发展条件、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群与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18)。
顾朝林等(2007)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现状特征,认为存在分散化、恶性竞争以及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提出“实施集约化发展遏制空间无序蔓延,借助全球化促进全球城市发展,推动区域化加快都市圈发展,鼓励地方化保持城镇集群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总体发展对策,并从“点—轴”空间结构、“橄榄型”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分工协作的城镇集群等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119)。
姚士谋等(2010)认为,城市群区域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区、产业高度集聚区、经济增长区和财富积聚以及科技文化的创新地区,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逐渐形成了一些国际性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群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加快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主体形态,将建设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的先行实验区(120)。
宁越敏(2011)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大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界定中国的大城市群,分析了中国13个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121)。
魏后凯、成艾华(2012)指出,城市群正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和引领、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并且认为“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整合资源和产业链,强化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区,使之成为世界规模级的人口、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成为引领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对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