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蒙古能源中日争夺战
一边是天上的飞龙,一边是西伯利亚森林沉睡的北极熊,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对中俄两国从来都是又敬又畏,而有“八咫鸟”之称的日本却日益受到蒙古的“青睐”。对蒙古能源的合作开发、曲线合围,也在中、俄、日三国间展开。
由于日本自身基本没有任何能源资源,它在能源争夺战中的表现也就格外抢眼。首相安倍在出访蒙古时也指出,“丰富的矿物资源可谓蒙古的强项,希望推动这方面的合作”,表达了日本对资源外交的期待。
三菱“杀入”蒙古铀矿
其实日本“进军”蒙古能源的步伐早已开始。2009年12月21日,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宣布邀请三菱商事加入其在蒙古的铀矿项目的投资,三菱商事将支付阿海珐在蒙铀矿项目地质勘探费用及铀开发费用的34%,并分享未来阿海珐在蒙古国铀勘成果的34%。
这标志着日本公司真正进入蒙古铀矿的开采领域。三菱商事选择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此前由于开采成本较高,以及没有相应的核能管理机构及法律,蒙古铀矿的开采环境一直很乱,风险较大,所以日本公司在铀矿上并未有太多的活动;而此次三菱商事则是在等待条件成熟之后,一举拿下巨大的权益。
2009年初,蒙古成立了原子能机构,并在当年7月中旬推出了《原子能法》。就在蒙古推出《原子能法》的同时,2009年7月16日,时任蒙古总理桑吉•巴亚尔便奔赴东京与时任日本首相的麻生太郎进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蒙古国的铀矿资源。
蒙古国对日本参与其铀矿开发的强烈诉求使得日本占据了主动,不过日本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那就是蒙古关于铀矿国有化的法律在2009年11月15日彻底执行完毕。在此之后,观察到事态明朗化的日本三菱财团的综合商社三菱商事果断插手,于当年12月21日收购了阿海珐在蒙古铀矿的部分权益。
事实上,日本财团在蒙古的铀矿领域早就有活动。2008年12月丸红就与在蒙古从事铀矿开采的加拿大公司可汗资源(Khan Resource)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取得了对东方铀矿(Dornod)、马岱(Mardai)和古尔班布拉格(Gurvanbulag)三个铀矿床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权利。可汗资源董事长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丸红对可汗资源的东方铀矿项目有兴趣,并且对日本投资者在蒙古矿产投资环境的影响持乐观态度。”
2010年11月18日傍晚,时任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日本参院全体会议上向众参两院议员发表演讲,称蒙古需要日本的直接投资与高新技术,开展互惠商贸符合蒙古的国家利益,强烈期待日本企业参与稀土、铀矿等资源开发,并表示“两国可以通过加强经济伙伴关系,树立东北亚的典范”。
铜金矿的中日对垒
如果用“一帆风顺”来形容日本公司在蒙古铀矿中的活动,那么中国企业投资蒙古铀矿的历程可谓困难重重。不仅仅是在铀矿领域,中日两国的企业在蒙古其他矿产资源的获取上也面对着蒙古迥然不同的态度。
“很多蒙古人将矿产开发看作是掠夺资源与破坏环境。特别是由于历史与现实上的一些原因,中国人在蒙古经常受到不友好待遇。”中国驻蒙大使馆参赞柴文睿在接受采访时说。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敏感的背景下,中核集团在蒙古的收购战略曾两度折戟。
2004年底,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在奥尤陶勒盖地区发现预计储量超过60亿吨的煤矿,蒙古政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南戈壁政府开发计划”,决定将这里打造成向中国以及其他海外市场输出铜、煤矿以及铁矿石的主要基地。
然而这一计划虽然前景看好,但要实现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的完全开发,至少需要12亿美元的投资,其中不包括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显然不是艾芬豪矿业公司一家所能够承担起的。看到艾芬豪缺钱以及奥尤陶勒盖如此巨量的矿产资源,日本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开始按捺不住,在与韩国、中国公司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赢得了和艾芬豪公司的合作。
2005年4月,三井物产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在乌兰巴托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建立战略联盟,在蒙古南部戈壁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艾芬豪矿业公司的铜金和煤炭勘探及其他资源计划,包括建设一座达到最新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发电厂,并建设电力传输线、公路和铁路。
蒙古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铜金矿之一,主要由全球矿业巨头力拓公司投资开采,其矿产品目前基本全部出口中国
在艾芬豪公司看来,与蒙古接壤而且能源需求旺盛的中国以及日本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然而,就在中国企业踌躇满志的时候,事情却节外生枝。蒙古人民的资源民族主义思想在媒体的大肆报道之下迅速膨胀,时任中国矿业协会秘书长的刘益康回忆:“当时很多媒体为了突出报道主题,在措辞方面很不注意。这让蒙古觉得奥优陶勒盖项目的背后还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由于艾芬豪矿业公司的奥尤陶勒盖金矿潜在的巨大财富,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闻风而至。2006年10月,力拓与艾芬豪公司达成协议购买其10%股份,在此之后,力拓集团宣布将根据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签署的蒙古南戈壁省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项目共同开发协议,以6.91亿美元购入其19.9%战略性股份。并且与艾芬豪公司建立了技术委员会,联合管理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矿之一的奥尤陶勒盖金矿的开发和运作。
在与艾芬豪公司经过多次的谈判和股权收购之后,截止到2011年底,力拓已经持有艾芬豪矿山公司42.1%的股份,稳坐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而艾芬豪公司通过奥尤陶勒盖有限公司(Oyu Tolgoi LLC)拥有奥尤陶勒盖铜金矿66%的股份,其余34%由蒙古政府持有。
凭借着三井物产在奥尤陶勒盖项目合作的良好铺垫,日本住友财团的住友商事也通过销售设备获得了利益。2011年3月3日,住友商事赢得了奥尤陶勒盖有限公司一份1.32亿美元的设备供应订单,其核心成员小松制作获得28辆大型小松自卸卡车和6辆大型小松推土机以及其他矿山机械的订单。
谁是蒙古煤矿的最大股东
本应尘埃落定的蒙古国塔本陶勒盖煤矿项目悬念再起,时任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2011年8月20日称,“因国民不支持,总统也无法支持”,表示出于对舆论调查结果的重视,将对方案进行重审。2011年7月,该煤矿的招标正式公布,中国神华集团和日本三井物产商社合资组成的财团获得了这一煤矿40%的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
与此同时,美国博地能源公司获得该项目24%的股权,剩余36%股权由韩国资源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双日株式会社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组成的财团获得。
在蒙古煤矿争夺战中,尽管以神华集团为首的财团在表面上获得了40%的股权,但实际上隐藏在幕后的日本财团才是最大受益者。
蒙古塔本陶勒盖煤矿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煤矿”,矿区煤炭储藏面积达400平方公里,煤层厚度190米,共16层,该煤矿属优质炼焦用煤,原煤出焦率60%以上,属于世界上的紧缺煤种。初步探明的焦煤储量约为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动力煤46亿吨,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
争夺已久
塔本陶勒盖煤矿高储量的优质煤炭令国际能源巨头们垂涎。巨头们围绕该煤矿的开发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除了中国神华集团之外,美国矿业巨头博地能源、巴西淡水河谷、瑞士斯特拉塔、欧洲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以及俄罗斯国企俄罗斯铁路集团共6个竞标者参与开发权竞标。
随着神华和蒙古政府谈判的时间推移,局势依旧深海暗涌。2009年,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同意向拥有蒙古资产的几家采矿企业投资12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当年蒙古国内生产总值的1/4,但不到中投公司3000亿美元总资产的0.5%。中国的金融影响力让蒙古政治家们非常紧张,一位参与外交工作的议员说,在他这一代,一半以上的工程师都是在俄国受的教育,必然地,只有270万人口的蒙古国的领导层似乎更倾向于在包围着它的两个大国间维持一种平衡。
时任蒙古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欢迎中国投资,但他也小心翼翼地推进多个国家的“利益平衡与投资平衡”。显而易见,他们担心中国会吞没蒙古体量微弱的经济,中国已经是蒙古最大的外来投资者,新资金却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在一些蒙古人心里,似乎始终存在着一种威胁感。
谈判随后出现重大转机,2010年9月14日,日本三井物产宣布已经与中国神华集团达成一致,将在分销、海外矿产开发、煤化工和煤炭使用效率等煤炭业务上进行广泛合作。而此次合作无疑将使得双方海外布局更加顺畅。
中日两家公司计划联合竞投蒙古的塔班陶勒盖煤田的开发权。联合公告称,业务主要涉及扩大日中两国煤炭物流、海外煤炭资源的共同开发、共同研究煤化工项目以及促进能源与环境的有效推进这四项。实际上此前三井物产早已长期代理神华集团所产发电用煤的在日销售业务,而此次业务合作则更加全方位。
在三井物产的帮助下,中国神华集团的竞标之路开始顺风顺水,三井物产靠着自己强大的人脉网络和物流优势,帮助神华集团疏通各方环节,终于在2011年7月5日,经过8年的激烈角逐,中国神华集团力拔头筹,获得塔本陶勒盖煤矿40%的股权,这似乎标志着中国人从此成为这座世界最大未开采焦煤矿的最大股东。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
日本的珍珑棋局
为什么中国神华集团要和一家日本贸易企业三井物产合作?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能源巨头需要采用合资的方式来竞标蒙古塔本陶勒盖煤矿?三井物产是日本六大财团之一,属于三井财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是日本特色的产商融结合体制的核心环节商。
日本财团由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业企业组成,其中最核心也是最独特的部分就是综合商社,综合商社是财团的情报机构,同时又是拓展海外市场的急先锋,它在财团内部有巨大的协调能力。一家日本制造业企业最初进入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时候,一定会第一时间找到本财团综合商社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寻求它们的协助。日本各大财团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综合商社,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各种支持。1994年,世界500强的前4名都是日本综合商社,前10名中有6家是日本综合商社。
日本财团就像一个个航母战斗群,综合商社就是其中统筹全局的航空母舰,带领各个制造企业护卫舰和金融银行组成的空军立体化全方位向全世界每一块有资源的地方进攻
综合商社和主办银行在财团内进行资金融通及集团内交易,同时也组织成员企业参与巨型项目、共同投资和拓展海外市场等,这种集团进攻的案例在中国市场也屡见不鲜。但是,现在的日本财团不存在上下级支配关系,而是成为主办银行、综合商社、众多大型制造企业的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
以三井财团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就像一个个航母战斗群,而三井物产就是其中统筹全局的航空母舰,带领各个制造企业护卫舰和金融银行组成的空军立体化全方位向全世界每一块有资源的地方进攻。与其说这次是中国神华集团联合三井物产组成合资财团,倒不如说三井物产成功地把中国神华集团纳入到自己“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台“超级提款机”,方便今后随时“剪羊毛”。
这次招标中还有36%股权由韩国资源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双日株式会社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组成的财团共同获得,因此日本实际上才是塔本陶勒盖煤矿的最大股东,只不过日本早就学会了退居幕后,将中国和俄罗斯推上前台,蒙古政治家们要平衡中国和俄罗斯,实际上再怎样平衡,日本财团两头下注,左右都是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如同当年的宝钢一样,日本三井物产通过控制作为资源源头的巴西淡水河谷与作为物流运输的商船三井,就牢牢地控制了铁矿石的定价权。再加上下游的日本新日铁,可以说,中国各大钢铁企业早已被日本人死死地绑在其钢铁业的超级航空母舰之上,再也下不来了。塔本陶勒盖煤矿事件表明,中国神华集团似乎又走上了宝钢的老路,同样是国内行业的龙头大哥,同样被三井物产卡住产业链的咽喉。我们不禁反问,若干年后,中国煤炭定价权会否落入日本人之手?
■来源;《环球财经》2013年6月,作者;白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