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压力意味着追求的方向错了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很少能完全根绝。
——培根
大智禅师在外面修行30年,终于回到师父佛光禅师身边。
他以为师父即使尚健在,也应该是老态龙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而让他吃惊的是,师父几乎不像是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鹤发童颜。
“这30年,您法体还安康吧?”大智问候师父。
“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述抄经,每天如是。”佛光看见爱徒归来,有一点点的兴奋。
“那师父,您每天都这么忙,怎么都不显老呢?”大智不解地问道。
“没有时间老啊!”佛光说。
佛光禅师说他“没有时间老”,说明他做的是自己热爱的工作,感觉不到压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促,生活容易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工作消耗着我们的生命能量。社会看重那些能同时完成多项任务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会缩窄人的注意力,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于是,有人感到易怒、焦虑、疲惫、失眠,有人在电梯里不由自主地一遍遍地按键,有人在红灯亮起时匆匆闯过斑马线,还有人在交通拥堵时不停地抱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压力。
其实,压力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身体反应——自己无力回应持续的环境要求而导致的身体反应。压力研究专家理查德·拉撒路(Richard Lazarus)发现,压力产生于你将遇到的状况解读为危险或困难。换句话说就是,压力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做出的反应,它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再简单地说,感到压力意味着我们的反应模式出问题了。
许多人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泡在励志的故事里。例如,“牛顿因为工作太入神,把手表当成鸡蛋扔到了锅里”,“贝多芬彻夜弹钢琴弹到手指发烫,就把手指浸在水里降温,然后又继续弹琴”,“爱迪生做实验会做到天亮,从来不知疲倦”,等等。这些故事无非是要我们学习他们的样子,付出超常的努力来工作。忘我的工作会带来最高的生产力,忘我的工作也必然会带来重大的“成就”。现在进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也是如此,领导整天跟员工谈丰田、沃尔玛等公司如何经营,却闭口不谈他们公司的基础支持。好像只要肯努力,我们也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于是,人们就去模仿,为了努力而努力,为了刻苦而刻苦。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对当事人来说,他们可能只是在玩,而对模仿者来说,一切都只是强加的。
从心理学“正念治疗”的角度说,那些处于一味“努力”、“模仿”、“攻坚”状态的人往往是缺乏“正念”的,容易出现压力反应。因为,他们只看到别人在干什么,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内心的追求是什么。用林语堂的话说,“大家都想做另外一个人,只要那个人不是他现在的自己”。所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当你感到压力时,你需要停下脚步内省,问自己几个问题,如“这些东西是我内心真实的需求吗?我是否在逃避什么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某一想法是否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当你用“我应该”时,这种想法很可能不是你内心真实的声音;当你用“我想”、“我觉得”、“我希望”时,这种想法往往是你内心真实的声音。例如,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话就生动地体现了他对读书和写作的热爱。
如果是出于热爱,就能让人忘我,就不会感觉到压力。因为,热爱是没有任何原因或理由、没有任何目的,做这件事就是让我感到快乐。就像下面这则禅学故事所示:
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代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傅的爱物,于是也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傅会生气伤心。
但是,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但如果不是出于热爱,而是出于欲望,那工作的压力自然就有了。例如,有人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只是因为这份工作体面,收入不错,以后有机会出名。在这种动机的引导下,如果工作顺利尚可,如果遇到挫折,可能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情况在心理卫生科的来访者中比较多见。下面这位来访者的情况即是如此:
该来访者26岁,独生女,本科,已婚,从事银行方面的工作。因“压力大、反复躯体不适”来就诊。来访者自两年前大学毕业工作以来,经常失眠、身体患皮疹、反复腹泻,内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班时感觉压力较大,容易紧张,担心做错事,曾经因把账目弄错以及不善跟客户沟通被领导批评。近半年来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休息,有不想上班的念头,但又没有合适的去处。
该来访者小学时爱好画画,三年级时曾获全国画画比赛一等奖。初中开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只有文化课学不好的学生才去学艺术,所以建议她放下画画,专心文化课的学习。她当时觉得老师和家长说得有道理,就一门心思学习文化课,由于她头脑比较聪明,而且勤奋,高考时成绩不错,全家一起商量,最后一致决定去学财会专业,这样以后好找工作。在读大二时产生了厌学情绪,讨厌与数字打交道,想换专业但没成功,所以考试以不挂科为目标。这两年一直在努力看书,准备考公务员转行,但一直不顺利。
在经历一年多的心理咨询和“正念禅修”后,该来访者身体状况逐渐改善,并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在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之后,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一边在一个心理咨询工作室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跟着一位画家学习。
电影《三个白痴》说的也是这种情况:
兰彻、法涵、兰俱,这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希望。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这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直垫底。而兰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
在兰彻“追求卓越,成功就会意外降临”、“过你想过的人生,做你自己”、“不要为明天而焦虑,要享受现在”等理念的影响下,他的朋友法涵在经过一次自杀以后,摆脱了恐惧;兰俱毅然决定退学,并说服其父亲,投身于他挚爱的摄影事业之中。
作者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片头曲《Behti Hawa Sa Tha Who》,下面是其歌词:
他如风一般自由,似风筝翱翔天空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为脚下的路途牵引,他却在独辟自己的蹊径
路途艰难,又毫无忧烦
我们为明日愁言,他只顾畅想当今
让每一刻壮美不凡,他来自何处
触动你我心弦却消失不见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烈日当下,他犹如一片林荫
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绿洲
对受伤的心,他是良药一剂
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
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
毫不迟疑地迎接潮汐
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不会放过你,我们还要继续,要继续
我这一生都为别人而活
哪怕只有一瞬间
让我自由地过……
我这一生都为别人而活
哪怕只有一瞬间
让我自由地过……
alala……
给我阳光,给我雨水
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
给我阳光,给我雨水
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