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洪流引起价值取向差异化

互联网的跨区域连接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使人人都成为媒体,进入了名副其实的“自媒体”时代。在网络上,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善甄别筛查,亦不能对每个账号传播的消息进行一一查证。互联网用户在比现实世界更自由的环境中接受和传播信息,导致有用的和无用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先进的和落后的信息淹没在网络上。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薄,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面对更广泛的渠道,拥有更多与世界接触的机会时,其思想观念由于与互联网长期接触,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价值取向混乱,有的甚至产生异化,甚至逐渐误入歧途。这种社会现象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心。

(二)网络特性导致道德观异化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对象大都是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的人,依靠熟人的眼睛实现道德的他律,使得每个人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而进入网络时代,屏幕前的网民是自由人,而互联网空间是一个戴着面具、见面不识的虚拟空间,因此那条自古传下的、由熟人他律的道德体系便轻易地瓦解了。法律对陌生的网络应对还处于摸索阶段,尚囿于自由言论和控制谣言的困境之中。因此,网络道德依靠的是道德自觉,而非现实中的舆论、传统,因此网络上的道德约束力明显弱化。由于传统道德基础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的崩溃,加上道德约束力的减弱,网民道德观异化、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已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些人视网络为这样一个场所:无限表达自己的爱与恨,满足个人的私欲;有些人冒犯别人,偷看别人的个人隐私;有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诽谤别人;有些人通过网络窃取金钱,甚至使用网络传播色情等不良内容。

(三)有害信息威胁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

大学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兴文化时,有害垃圾信息亦不期而至,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毫无意思的娱乐信息、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等不健康信息,敌对分子散布的反动信息,犯罪分子散布的诈骗信息等有害信息,充斥网络,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手段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处于个性形成的时期,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如果对信息生活中的主要沟通手段没有深刻的理解,这无疑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混乱,甚至危险,其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将直接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