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的,是现代会计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比如,企业以银行存款1500元支付电话费用,那么它一方面要记管理费用增加1500元,另一方面还要记银行存款减少1500元。
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其显著的优点在于:一是采用复式记录方式(即双重记录方式),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当全部经济业务都相互联系地登记入账之后,通过账户记录,就能够完整、系统地反映出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二是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类登记入账,因而它使全部账户增减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和完整。
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复式记账法以价值运动和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发生都会涉及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但就一个经济实体而言,资产从什么渠道取得,具体表现为哪些形态,必须从某一个时点(例如期初或期末)来观察,即从经济活动的相对静止状态来观察,才能了解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经济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权益的存在,就不会有资产;同样,没有资产的存在,就不会产生有效的权益。从数量关系看,一定量的资产必有与其等量的权益;反之,一定量的权益也必然有与其等量的资产。每个经济实体的资产总量与权益总量必然相等,这就形成会计等式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个会计等式,一笔经济业务的数量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反映,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或者引起等式一边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为此,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中作等额的双重记录,以便全面反映经济活动存在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复式记账法一般包括账户设置与结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平衡公式四项基本内容。
(一)账户设置与结构
要进行复式记账,首先要确定会计科目,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相应账户,并按不同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性质,确定账户的结构。
(二)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示资金运动的数量变化,它采用一种符号标记来代表数量变化的方向。记账符号一经确定,就要贯穿该种记账过程的始终。
(三)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的产生源于资产与权益相等的平衡原理,反映资金运动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规定通过会计科目和记账符号反映资金运动数量变化的方向,规定反映资金运动数量变化的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平衡公式
平衡公式是反映资金运动所引起资金内部各种数量变化的相互平衡关系;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依据。双方平衡基本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不平衡则是错误的。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按采用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分类如表3-1所示。
表3-1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分类
在上述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最科学、最完善的复式记账法,是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因此,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记账,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也明确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