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
第一节 交易成本导致企业诞生
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H. Coase)在1937年写了一篇论文——《企业的本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他在文中指出,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经济组织一直非常关心和企图解答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存在(内部)组织?”“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生产过程都由一个大企业来完成?”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也就找到了企业存在的理由。
“为什么存在(内部)组织?”他回答道:“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机制本身存在成本。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成本就是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
简而言之,企业存在的理由之一便是相比于个体单干,企业更有能力承担交易过程中的各项费用(成本)。
以同一城市购买同一款水果产品的A公司和个体经营的小B为例:
A公司和小B都准备采购一批苹果来销售,一开始他们都想着去苹果基地采购苹果,但中间会有很多交易费用,如运输费、人工成本、产品损耗等。要想盈利,这些交易费用都需要用后期盈利的利润去抵充,而利润又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如进价,在这方面小B就没有多大的优势,因为进货的数量较少,最终会导致交易费用的单位成本增加。
此外,小B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供应商讨价还价,没有熟悉的打配合的人,要一个人运作整个流程,这期间的许多交易成本也需要个人去承担,如时间、资金、产品存货、人力等。
相对于个人而言,企业在这方面就会好很多,企业比个人能承担更多的交易费用。因此,更低的市场交易成本是许多企业可以存活的理由,而个人一旦承担不起这样的市场交易成本,便只好放弃自己的部分自由和权益而进入企业工作。
另外,市场运营会产生交易费用,而进入企业能够节省交易费用,这就使得许多人为了节省费用而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会为了节省交易成本而去进行市场交易。按常理推论,这就会造成一种局面:企业会越来越集中,10家企业变成5家企业,5家企业变成2家企业……最后市场上可能就只有1家企业,这是人们追求最低交易费用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现今市场上呈现的经济现象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只有一家企业呢?我们看到,交易费用限制了企业的规模,企业之间并没有无限制地进行吞并或合并从而扩大公司规模,大企业之外仍有许多小企业存活着。这便是科斯要解答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并非所有的生产过程都由一个大企业来完成?”
这是由于企业内部也是有管理成本的,随着企业内部员工人数的增加,企业内部的协调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在现实中,企业不可能做到无限大,小企业也有生存的空间。
科斯认为,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家功能收益便会递减,也就是说,在企业内用于组织额外交易的费用会增加。理所当然,企业若想扩大规模,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必须等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这笔交易的成本,或等同于由另一家企业完成此交易所消耗的成本。其次,随着组织交易的增加,企业家越来越无法将生产要素用在价值最大之处,也就是说,无法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再次,要想使交易增加,资源浪费所带来的损失必须等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成本,或等同于由另一家企业完成此交易所造成的损失。最后,或许一种或某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会提高,因为小企业的“其他优势”多于大企业。当然,企业的规模扩大究竟止于何处取决于以上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此外,不光是企业规模的限制,企业之所以存在,还因为企业存在团队效应。
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和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对企业存在的理由进行过论述。1972年,他们发表了一篇名为《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的文章,两人在文章里谈到了一个观点:企业的存在,是因为团队效应。企业是一个团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很多人都推崇一种观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可以成为巨人。这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我们不能否认个人的力量有时也很强大。但团队组织的作用比个人带来的影响会更大、更有效。个人能做到的事情,团队大都能够做到;但团队能完成的事情,个人却不一定都能完成。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说过:“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能摸得到时代的脚后跟。”华为的成功也说明团队组织会带来更大的成功概率。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团队?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组织。”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团队的概念有另类解说:“团队就是那些能够带来比每一个成员单独产出之和还要大的产出的那些组织。有一组资源,把它们凑在一块,它们能够带来的效用、带来的满足,比这一组资源中每一个成员单独带来的效用加起来还要大,那就是一个团队。”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互相达成共识、组成团队去完成一件事情,因为很多事情是个体无法圆满完成的,只有通过协作的力量,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一杯苦的黑咖啡搭配一块甜的芝士蛋糕,比单独喝水、嚼咖啡豆、吃面粉、吃芝士和吃糖带来的享受更大,更不一样。
再看看现代商业:前述A公司和小B的案例中,假设苹果当时的市面零售价是20元/千克,A公司的业务需求量大,一个月需要50吨苹果;小B是个体经营,一个月需要500千克。由于个人经营本身受储量的限制,要货量很少,要货量不可能与企业持平或高于企业,因此,两者采购苹果的进货成本(费用)必然不同。
不仅如此,团队效率也比个人更有优势。还是以小B为例,苹果进货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每个流程都必须由小B处理,整个进货、售货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费用)等方面也都需要小B一人去把控,这就注定了小B的效率是比较固定的,很难再得到提高。
A公司则不同,它在进货的所有环节里都可以安排多人同时进行,采摘、运输、售卖等都可以同时处理,团队既协作又分工,整个流程没有堵塞,运转流畅,很容易实现效率的提高,且不会因为赶时间而使得工作质量降低。
相比于个人单干,团队组织解决问题也会更加迅速。团队组织有相对规范的保障,无论是与其他团队组织或个人的合作,还是团队组织内部个人权益的保障,都会有解决冲突的预案。
因此,我们看到,在过去、在现在,企业的工作形态都以团队效应为核心,未来也将会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在未来的企业组织内,用低成本获得零工的概率越来越大,企业在创建工作效率高于个人的团队后,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价值、创造较高的效益,便用最低的成本拥有一批庞大的队伍,而这就变相地促进了零工经济的发展,壮大了零工经济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