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一定要避开的招聘误区
美国著名作家戴维·P. 琼斯在其著作《百万招聘:如何让招聘的回报最大化》一书中提到,“招对了人,带来百万效益。聘错了人,造成百万损失。”很多招聘官认为这句话有点“危言耸听”,事实却的确如此。一个公司的长久发展,容不得错误的招聘决策。一旦招聘陷入误区,就会给公司带来惨痛的代价。
所谓“误区”,是指较长时间形成的某种错误认识或错误做法。招聘官在招聘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理念、模式思维和经验。这些是你工作中的无形资产,但是这些固有的理念和思维很容易让你陷入招聘误区。对于招聘官而言,可怕的不是进入误区,而是深陷误区不能自拔。
为了确保招聘效果,招聘官一定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1)把薪酬当成决定性因素
薪酬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招聘工作中,决定一个候选人是否加入公司的因素有很多,薪酬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很多招聘官认为薪酬越高越具有吸引力,所以,当候选人迟疑是否入职的时候,招聘官往往会选择以给他们加薪的方式来留住他们。
这就是最典型的招聘误区。薪酬固然重要,但是并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
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招聘官面对候选人迟疑是否入职,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即加薪,而是要弄清楚候选人迟疑的因素,如地理位置、发展空间、休息时间等。很多时候,候选人选择加入公司是因为公司的企业文化、知名度、经营风格、地理位置、产品等。如果候选人不喜欢公司的经营模式、企业文化或者认为位置太偏僻,那么你给他开再高的薪酬也是徒劳的。
所以,不要把薪酬当成万能的“救世主”。
(2)把讲故事当成法宝,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讲故事可以,但要真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人力资源行业曾流行一句话:不会讲故事的招聘官,不是好的招聘官。于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官将讲故事当成招聘工作的法宝。在招聘工作中,讲故事可以吸引应聘者的注意力,并且更容易打动应聘者。但是故事不能随意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在面试环节中,很多招聘官为了彰显自己的本领、博学,常常会讲很多自己“叱咤”职场以及在公司“风生水起”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天马行空,跟实际情况不相符。这种故事显然是对候选人的不尊重,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会影响对方的选择。
因此,招聘官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故事,并且要真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讲公司发展史上比较有趣的故事,或者比较振奋人心的故事。此外,要注意的是,讲故事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讲重点即可,避免对方听觉疲劳。
(3)面试环境随意
面试环境不用太讲究,但是要干净。
招聘工作看上去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工作,只要发发招聘信息,面试一下候选人即可。但事实上,招聘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一个细节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招聘效果。最典型的就是面试环境。
面试环境是招聘官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很多招聘官在面试候选人的时候,对面试环境的选择比较随意。但是,对于候选人而言,面试环境代表着公司的形象。
试想一下,如果你去一家公司面试,面试接待区垃圾遍地,桌上布满了灰尘,你还有心情面试吗?还会选择来这样的公司上班吗?即便你认为公司的待遇、经营风格等各方面都很好,你也会迟疑。
心理学中有个效应叫“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面试环境对招聘工作产生影响体现的正是“首因效应”。当然,面试环境不一定要富丽堂皇,这样也会给候选人造成一定的压力。面试环境只要干净、舒适即可。
(4)面试中间等待时间过长
面试中间可以等待,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情况下,面试有初试和复试两轮。如果初试过了,候选人要等待进入复试。这个流程是对的,但是这个流程里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中间等待时间过长。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初试完成后,往往需要等待很久,少则十多分钟,多则半个小时,用人部门才开始进行复试。甚至还有等一两小时,复试才开始的。作为用人部门,的确掌握着面试的主动权。但是如果等待的时间过长,会让候选人很焦虑,并且也会让他们逐渐失去耐心和兴趣,最终的招聘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提前跟用人部门沟通好,做好面试工作安排。为了确保复试顺利进行,建议招聘官跟候选人说一个大概的时间,如第二天复试。复试时间不要安排得太紧,因为有的用人部门真的很忙。
每个人对招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希望每一个招聘官都学会走出自己的圈子,跳出来看一看,避免陷入误区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