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永乐祸伏

明太祖朱元璋一定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后不久,他苦心孤诣立下的《皇明祖训》,很快就被他指定的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抛弃。建文帝朱允炆肯定也想不到,违背祖训真的会带来灭顶之灾,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将因此而获得谋朝篡位的可乘之机。同样,明成祖朱棣也不会料到,他在实践中对祖训的利用与修改,为明朝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种子。太祖费尽心机、不惜背上残暴负义的骂名以“正纲纪”“立礼仪”,为的是让他创建的国家在一个他认为完美的轨道上运行,但事态的发展显然并不尽如人意。

被太祖称为“家法”的《皇明祖训》,本是洪武六年(1373年)五月告成的《祖训录》,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更为此名。

关于《祖训录》的动笔时间,史籍的记载不无矛盾。《明太祖实录》称,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太祖命中书省编纂《祖训录》,确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一。又称,洪武六年五月成书,太祖亲自作序,整个编纂过程“首尾六年,凡七誊录”。《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二。可是,既然编纂工作“首尾六年”,且成书于洪武六年,那么,起始时间应该是吴元年,即1367年,而非洪武二年。太祖对分封制度的思考,其实也早于洪武二年。正如前文所言,早在接受吴王称号的那一年的五月,太祖在与宋濂、孔克仁等人讨论汉高祖的政治得失时就已经指出,“礼乐”制度的缺失,是“汉治”未能长久的重要原因。可见,很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太祖就在考虑专门为诸亲王制定一套纲常礼仪,以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总之,既然《祖训录》的核心内容出自太祖之手无疑,而太祖又有“首尾六年”之论,那么,动笔时间是吴元年的可能性更大。

《祖训录》要规范的第一批对象,在成书之前已经确定了身份。太祖的长子朱标在洪武元年被册立为太子,其余诸子也已经在洪武三年(1370年)被册封为亲王。洪武三年四月七日,因为“海宇清肃,虏遁沙漠;大统既正,黎庶靖安”,且“尊卑之分,所宜早定”,再加上诸王册宝已成,册封礼仪已就,太祖觉得册封诸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册封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九位皇子及一位从孙为王。《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

《祖训录》书成之后,太祖命人录于谨身殿的东庑以及乾清宫的东壁上,又颁赐诸王,令诸王书于王宫的正殿及内宫的东壁上,告诫他们要天天学习。《明太祖实录》,卷八十二。太祖对《祖训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祖训录》确实凝结了太祖的无数心血。其目录只有13条,字数只有1.2万字左右,却耗时6年,写了7遍,显然是字字斟酌,去芜存菁,以便子孙后代默记与体会。其文精髓,正如序言所指,是太祖“劳心焦思,虑患防微”,领袖群伦20年军政经验的集成,是人情世故的提炼,只要学好了,就足以应对俗儒奸吏。

但是,太祖留下的“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皇明祖训》序言。的谆谆告诫,终究敌不过现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