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互联网+教育

1.1.1 “互联网+”带来教育变革

“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已经在教育领域产生影响。从人类的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人类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原始社会,以采集为主。

第二个阶段是农业社会,以农耕为代表,利用工具(如火、铁器等)繁衍生息。

第三个阶段是工业社会,人类从蒸汽动力的时代到内燃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流,工业技术高速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信息社会,即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广泛、快速传播,同时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与各行业及各领域快速融合,引起了行业的重大变革。

每一种社会向后一种社会的转化都称为新的文明浪潮。现阶段信息社会的特征是“信息革命”或“知识革命”。技术已经让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如图1-2所示。

图1-2 信息技术使教育更网络化、国际化

谷歌的出现,让信息的流通加速;微信的出现,让沟通的成本降低;淘宝的出现,让贸易的效率变高;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类的未来产生无限可能。

《永远不要让人去做机器的工作:更正教育技术的五大错误》(Never Send a Human to Do a Machine’s JobCorrecting the Top 5 EdTech Mistakes)一书中强调,未来的社会中需要使用技术作为制作和生产的工具,用技术提供更好的教育,把技术作为数字素养来教授,自下而上地进行技术推进。

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已经在改变教育。教育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天”“地”“人”已经发生变化。第一个“天变了”,互联网的出现让学习知识逐渐变得非结构化和自我引导,搜索与分享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时代对记忆模式的改变:不再记忆过多信息,而是记忆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第二个“地变了”,传统教室逐渐转变为智慧教室,更多的电子设备在实体教室中应用起来。教育媒体也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变为现在的电子媒体。第三个“人变了”,面对海量信息,人很难记住全部,传统文档无法进行快速搜索,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慎用学习方式已经产生了很大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变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用新媒体、新教学法改变传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教育必须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变革已经到来,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革如图1-3所示。

图1-3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革

(1)互联网对教育者个体和组织产生了改变和颠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颠覆了原有个人生存和教育运行的模式。信息高速流通,知识的存储已经发生了变革,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网络化。

(2)互联网给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新教育形式让互联网教学越来越普及,“人人为师”的时代加速到来。

(3)互联网日益呈现出碎片化、富媒体化和场景化的特点。教育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的收集、分类和构建知识库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趋势。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整合个人的知识体系。

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行动和一定的科技手段,打破时空界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增强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综合归纳、统计分析、改造转换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更大提升。

1.1.2 地平线报告

地平线报告由新媒体联盟发表,并由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通过Delphi迭代研究方法确定未来1~5年内,可能在教育领域普及应用并成为主流的6项新兴技术。新媒体联盟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美国的奥斯汀,成员包括数百所高校。它致力于“探索新媒体技术如何运用于学习和创造性表达”,并组织会议、开展活动和发布报告。地平线报告重点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包括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中的应用,以及在该时间段内可能会改变现有教育的挑战和趋势,并进一步做好在今后5年内可能对教育产生影响的程度排序。“地平线报告”每年发布一次,旨在分析技术对K-12学校、大学和博物馆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如图1-4和图1-5所示。

图1-4 2016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本

图1-5 2017年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

2017年地平线报告的6项关键挑战中的3项和知识管理相关,详细内容如下。

挑战1:提高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是一个很宽泛的界定,几乎涵盖了一个公民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说,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不能像一无所知的过客,一次又一次地闯入“信息化高速公路”,而完全不懂如何“驾驭”,也搞不懂运行的“准则”。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遵守网络礼仪与道德,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懂得搜索、甄别、处理和加工信息,善于运用各种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进行分享与创造。

挑战2:重新思考教师角色

一方面,大学教师不再是大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不再是主要来源,教师不能被看作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逐步愿意使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另一方面,大学也需要积极寻找和创设教师的不同角色定位,教师如何在科研与教学之间保持平衡,抑或二选一。美国大学普遍出现了校外聘请兼职讲师的情况,优点在于放宽了教师专业背景,不足在于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

教师如何真正地洞察学生的需求,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如何组织学生探索,如何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在多元化的时代变得更加重要而紧迫。或许正如地平线报告所言:人们尚不知晓教师未来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但是知道这个角色需要重新思考。

挑战3:管理知识荒废

地平线报告解释说,棘手的挑战是那些人们难以完全理解,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挑战。从这个描述来看,这种类型的挑战的确格外艰巨。人们处在一轮又一轮的新技术革命之中,技术为教学和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潜在的机遇。然而,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运用一整套全新的管理系统、课程系统都需要教职员工进行新一轮的学习。经过一轮学习之后,这套管理系统有可能又面临着更新换代,这部分技术知识也就“荒废”了。因此,学校需要统筹考虑一整套新的技术引入之后的使用“寿命”与维护成本,同时测评这套技术带来的综合效果。

在2018年《地平线报告》中,展示了全球高等教育在采用教育技术和创造新技术、支持更广泛的学习进步和学生成功方面所面临的趋势和挑战。短期前景:分析技术和新的学习空间出现。学术界越来越注重衡量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他们提供新的教育体验,如主动学习教室和创客空间,通过调整物理环境让教学的改变更加有效。中期前景:适应性学习技术、人工智能和开放教育资源扩散和广泛应用。报告称: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助力于大学日益寻求的扩大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未来5年及更长时间:培养创新文化和跨机构合作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优先任务。他们将使用尖端技术,如混合现实及在机构间共享数字课件和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