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社会接受度问题及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图目录

图1-1 理性行为理论研究模型

图1-2 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模型

图1-3 技术接受模型

图1-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图2-1 核电项目群体事件认知模型

图3-1 美国核电相关法律体系框架

图3-2 美国各组织机构在强化公众核电安全信心方面的职责分工

图3-3 NRC的机构设置

图3-4 ASN组织机构设置

图3-5 法国核产业体系关系示意

图3-6 NSSC组织机构

图6-1 政策制定过程

图6-2 世界核电在建规模比例

图6-3 德国2010、2011上半年电力进出口示意

图6-4 德国近年电力进出口数量示意

图6-5 2011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比

图8-1 核电接受度总体分布直方图

图8-2 主客观知识水平对核电接受度影响示意

图8-3 经济和环境价值认知及风险偏好与核电接受度关系

图8-4 权益保障预期与核电接受度相关性

图8-5 公众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渠道的信任程度

图8-6 2013年公众群体分类全景图——以核电接受度和权益保障预期为标准

图8-7 提升核电接受度维护系统示范(民心工程)

图9-1 彭泽核电站5~15公里内望江县区域示意

图9-2 彭泽核电项目事件发展

图9-3 江门核燃料厂项目事件发展图

图9-4 江门核燃料厂事件认知模型

图9-5 厦门PX项目事件发展图

图9-6 厦门PX事件认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