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与评价
2018年,全国不同经济规模城市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为客观比较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工作成效与不足,我们依据对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四个档次的监测数据,对各经济规模城市的信用行为、信用基础建设、联合奖惩工作测评、失信专项治理、诚信文化建设、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比对。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全国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及有待持续完善之处。
重要进展及阶段性工作成效:一是各经济规模城市信用行为监测力度明显加大。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监测量、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较2017年大幅提高,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最为显著。二是各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基础建设更加牢固。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完善程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均较2017年明显提高。此外,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已全部开通城市信用网站。三是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联合奖惩工作机制更为健全。该经济规模下城市扎实推进“红黑名单”发布机制,各职能部门认定地方“红黑名单”企业数量明显高于其他规模城市;此外,该经济规模97%以上城市均已积极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且平均归集共享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四是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失信专项治理相对较好。该经济规模城市中63.7%的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49.5%的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涉金融领域“黑名单”记录,82.4%的城市没有待治理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五是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诚信文化建设情况较好。该经济规模城市均已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85.7%的城市均已归集共享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91.4%以上城市均已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情况。六是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方面整体表现较好。该经济规模城市,平均拥有信用服务机构数量、信用产品使用情况、信用创新情况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同时已开展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各项工作的城市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规模城市。
不足及有待持续完善之处:一是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事件公开力度与其他规模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该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平均公开量明显落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公开力度有待提高;金融领域失信行为较为高发,非法集资、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现象突出,影响金融经营秩序稳定。二是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基础建设相当薄弱。该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完善程度、城市信用网站及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情况、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情况、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等方面明显弱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不利于城市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互联互通,限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落实。三是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联合奖惩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该经济规模城市,各职能部门认定的“红黑名单”数量以及通过“信用中国—城市信用”栏目归集共享的联合奖惩案例明显较少,同时未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的城市数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影响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发展。四是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失信专项治理问题突出。经济规模越大城市在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存在待治理的严重失信行为的概率越高,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在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已存在待治理的城市数占比明显较高。五是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对诚信文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该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宣传教育、“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等相关工作推进力度明显不足,不利于社会诚信意识的培育与发展,不利于国家诚信文化的弘扬与壮大,影响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落实。六是经济规模越小城市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能力越弱。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中,经济规模较小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数量、信用产品使用情况、信用创新情况越少,未开展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的城市数占比越高,不利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监管相关工作。
(一)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排名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前十名依次为淮北市、辽阳市、三亚市、淮南市、鄂州市、萍乡市、乌海市、鹤壁市、通化市、池州市;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前十名依次为咸宁市、衢州市、鞍山市、黄石市、马鞍山市、宿州市、荆门市、十堰市、莆田市、宣城市;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前十名依次为厦门市、惠州市、芜湖市、兰州市、南宁市、珠海市、威海市、湖州市、江门市、宜昌市;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前十名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南京市、重庆市、杭州市、福州市、青岛市、苏州市、成都市、合肥市(见表3-4-2)。
表3-4-2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前十名(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续表
(二)全国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推进较好的方面
1. 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行为监测情况较好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2018年各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公开程度、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较2017年大幅提高,2018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来看,经济规模越大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越高。2018年,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事件各月平均公开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位居其次。2018年1月至9月,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各月平均公开量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于2018年9月达到峰值(350条);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均于2018年11月达到峰值,分别为161条、120条、77条。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同比增速来看,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公开量均较2017年同期大幅上涨,尤其是2018年10月、11月、12月最为明显,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同比增速分别为311.3%、297.6%、240.3%;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同比增速分别为282.4%、323.7%、262.9%;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同比增速分别为280.0%、287.1%、300.0%;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同比增速分别为252.6%、250.0%、216.7%(见图3-4-32)。
图3-4-32 2018年全国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各月信用事件平均公开量及同比增长情况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优良信用事件占比来看,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各月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且各经济规模城市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高达95%以上。同时,同一年度内,各月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均呈现逐月波动上升趋势(见图3-4-33)。
图3-4-33 2018年与2017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对比情况
从21个领域来看,与2017年相比,2018年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在金融、文体教科、中介会展广告统计等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大幅提升,较2017年分别上升12.72个百分点、12.19个百分点、10.72个百分点;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中介会展广告统计、金融等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大幅提升,较2017年分别上升13.14个百分点、11.37个百分点、9.11个百分点;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在价格、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电子商务等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大幅提升,较2017年分别上升7.06个百分点、6.70个百分点、5.81个百分点;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电子商务、中介会展广告设计等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大幅提升,较2017年分别上升9.80个百分点、6.16个百分点、5.41个百分点(见图3-4-34)。
图3-4-34 2018年与2017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21个领域优良信用事件占比对比情况
2.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基础建设情况
(1)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信用制度较完善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来看,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2018年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最高(114项),同比增长91.4%;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58项)同比增长105.6%,增幅最大。整体来看,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均大幅上涨,同时经济规模越大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越多(见图3-4-35)。
图3-4-35 2018年与2017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对比情况
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的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来看,2018年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均高于2017年。此外,2018年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均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36)。
图3-4-36 2018年与2017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各方面的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对比情况
(2)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网站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情况较好
经济规模越大城市信用网站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情况越好,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网站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情况最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城市信用网站开通情况方面,各经济规模城市信用网站开通率均在85%以上。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已全部开通,2000亿~5000亿元城市有98.6%的城市已经开通,位居其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情况方面,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开通情况差异较大,35个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已有34个城市开通,开通率最高(97.1%);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位居其次(91.9%),如图3-4-37所示。
图3-4-37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网站与信用共享平台开通情况
(3)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双公示情况较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情况方面,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的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的平均水平分布来看,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的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的平均水平最高(7.18);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位居其次,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的平均水平为6.22(见图3-4-38)。
图3-4-38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平均水平
(4)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较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平均水平分别为0.08%、0.11%、0.10%、0.15%,均较2017年大幅降低,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最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最好(见图3-4-39)。
图3-4-39 2018年与2017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对比情况
3.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联合奖惩工作测评情况
(1)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较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依据国家统一标准认定的“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58%、1.48%、1.34%、1.02%,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平均水平最低(见图3-4-40)。
图3-4-40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布情况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黑名单”数据来源来看,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黑名单”企业均主要来源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平均高达95%以上;其次来源于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海关失信认证企业名单;此外,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名单占比较少(见图3-4-41)。
图3-4-41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黑名单”企业渠道来源占比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6.11%、13.35%、11.32%、10.06%,1000亿元以下城市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最低(见图3-4-42)。
图3-4-42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分布情况
(2)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地方“红黑名单”认定情况较好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认定地方“红黑名单”企业情况平均水平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认定地方“红黑名单”企业情况较好,认定地方“红名单”企业平均数量(24180家)、认定地方“黑名单”企业平均数量(4962家)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43)。
图3-4-43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地方“红黑名单”企业认定情况比较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认定地方“红黑名单”企业分布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地方“红名单”企业占比最高(83.0%),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地方“黑名单”企业占比最高(41.9%),如图3-4-44所示。
图3-4-44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地方“红黑名单”分布情况
(3)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联合奖惩案例情况较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平均数量最高(4774个),已有97.1%的城市归集共享了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共享情况最好;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平均数量(922个)、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的城市数占89.2%,位居其次(见图3-4-45)。
图3-4-45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共享情况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均积极开展联合惩戒案例归集和信息共享工作,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在7类联合奖惩案例中,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数占各经济规模城市联合奖惩案例的比重相对较高,均在20%以上。
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主要涉及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4类,占比分别为27.2%、25.0%、22.9%、13.9%;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主要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3类,占比分别为40.1%、27.1%、15.8%;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主要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守信主体实施守信激励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4类,占比分别为67.2%、9.0%、8.5%、7.7%;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主要涉及失信主体在限期内主动修正失信行为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3类,占比分别为36.3%、34.1%、20.8%(见图3-4-46)。
图3-4-46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7类联合奖惩案例主要分布情况
4. 经济规模越小城市失信专项治理情况越好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的城市占比分别为42.9%、28.4%、48.0%、63.7%。其中,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的城市占比较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涉金融“黑名单”记录的城市占比分别为5.7%、14.9%、25.5%、49.5%。可以看出,经济规模越小城市没有待治理的涉金融“黑名单”记录城市占比越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没有待治理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的城市占比分别为25.7%、41.9%、58.2%、82.4%。可见,经济规模越小城市电子商务领域营商环境相对较好(见图3-4-47)。
图3-4-47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没有相关待治理的“黑名单”记录城市占比情况
5.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建设情况
(1)经济规模2000亿元以上城市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较好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较好,已开展城市占比高达92%以上。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均已全部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且相关信用事件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7条、14条,均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48)。
图3-4-48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情况
(2)经济规模越大城市“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归集共享情况越好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平均归集共享27个,已归集共享城市占比为85.7%,均高于其他人口规模城市;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位居其次,城市平均归集共享24个,已归集共享城市占比为59.5%(见图3-4-49)。
图3-4-49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归集共享情况
(3)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情况较好
经济规模越大城市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公布情况越好。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通过互联网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平均记录数量为47430条,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数量占工商企业总数比重平均水平为9.93%,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已通过互联网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的城市数量占比为91.4%,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50)。
图3-4-50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情况
6.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开展情况
(1)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数量明显较多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平均个数以及同规模下拥有信用服务机构城市占比情况来看,经济规模越大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的数量越多,同时拥有信用服务机构的城市数占比越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平均拥有63家信用服务机构,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的城市数占比为94.3%,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51)。
图3-4-51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服务机构情况
(2)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产品使用情况较好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归集共享信用产品平均个数以及同规模下已归集共享城市个数占比情况来看,经济规模越大城市归集共享政府使用信用产品情况越好,已归集共享城市数占同规模下城市总数的比重越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平均使用3个信用产品,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已归集共享信用产品的城市数占比为60.0%,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52)。
图3-4-52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产品情况
(3)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信用创新举措开展情况较好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创新举措开展情况来看,经济规模越大城市信用创新举措开展情况越好。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平均开展了14个信用创新举措,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已开展信用创新举措城市数占该经济规模城市总数的比重为85.7%,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53)。
图3-4-53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创新举措情况
(三)全国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行为监测情况有待加强
从2018年各月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平均公开量最低、最高分布来看,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事件月平均最低公开量为15条,明显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月平均最高公开量为77条,比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5000亿元以上城市分别少43条、84条、273条(见图3-4-54)。
图3-4-54 2018年各月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事件平均公开量最低、最高分布情况
从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不良信用事件占比情况月度走势来看,2018年各月均有不良信用事件发生,相关监管部门应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遏制失信事件蔓延;从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的21个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占比来看,金融领域不良信用事件占比较高(见图3-4-55)。金融领域不良信用事件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违规放贷、违规操作等行为,以及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乱象。
图3-4-55 2018年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不良信用事件占比情况
因此,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大信用事件在互联网上的公开力度,夯实推进各领域的失信事件监管工作。尤其应重点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力度,扎实推进金融乱象整治工作,严惩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
2.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基础建设情况
(1)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亟待提高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来看,2017年与2018年两个年度,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制度平均公开总量均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4个方面的信用制度平均公开量来看,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制度均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的4个方面的平均公开量。
(2)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网站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未开通率均较高
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网站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率均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城市信用网站开通方面,91个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中仍有13个城市尚未开通,未开通率为14.3%,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在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方面,91个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中仍有29个城市尚未开通,未开通率为31.9%,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见图3-4-56)。
图3-4-56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网站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未开通情况
(3)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双公示情况有待加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的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的平均水平分布来看,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双公示数量与工商企业总数的比值的平均水平为2.89,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
(4)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有待提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率平均水平为0.15%,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情况有待提高。
3.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联合奖惩工作测评情况
(1)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应重点加强“黑名单”及重点关注名单专项整治工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最高,为1.58%,较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分别高出0.10个百分点、0.24个百分点、0.56个百分点。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应大力降低“黑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加强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例、海关失信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等专项整治。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的平均水平最高,为16.11%,较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分别高出2.76个百分点、4.79个百分点、6.05个百分点。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应高度重视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情况,积极推动重点关注名单治理工作,努力降低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占工商企业数量比重。
(2)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应积极推进“红黑名单”认定工作
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地方“红黑名单”企业认定情况平均水平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各职能部门地方“红黑名单”企业认定情况较差。其中,地方“红名单”企业平均认定数量为327家,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少23853家、3998家、1284家;地方“黑名单”企业平均数量为155家,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少4807家、2969家、600家。
(3)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大力推进联合奖惩案例情况归集共享工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中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平均数量最少,为122个,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少4652个、800个、478个;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未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的城市数占比最高,为35.2%,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高32.3个百分点、24.4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见图3-4-57)。
图3-4-57 2018年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未归集共享联合奖惩案例城市占比分布情况
从7类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和共享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在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守信主体实施守信激励措施的案例,失信主体以注销、吊销等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或其他信用网站上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案例等4类联合奖惩案例归集与共享工作开展情况亟待加强,合计占比仅为8.8%。因此,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应高度重视联合奖惩案例归集共享工作,积极建设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夯实守信激励机制、“黑名单”退出机制、失信主体信用承诺机制建设,稳步推进“黑名单”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应用等方面工作。
4. 各经济规模城市均应高度重视失信专项治理工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待治理的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城市占比分别57.1%、71.6%、52.0%、36.3%,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政府失信专项治理问题最为突出,亟待大力加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待治理的涉金融“黑名单”记录城市占比分别为94.3%、85.1%、74.5%、50.5%。其中,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涉金融领域专项治理情况最差,35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均涉及涉金融失信问题。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待治理的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城市占比分别为74.3%、58.1%、41.8%、17.6%,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记录发生城市占比最高,亟待大力整治(见图3-4-58)。
图3-4-58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专项治理情况有待提高城市占比情况
整体来看,各经济规模城市均应加大失信专项治理整治力度,集中加强政务失信、涉金融领域、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监管,扎实推进失信专项治理工作。同时,经济规模越大城市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越突出,失信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更为迫切,诚信监督监管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1)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债务人现象突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集资,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保险诈骗,票据诈骗,贷款诈骗,妨害信用卡管理,资金挪用等方面,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占比高达60%以上;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严重失信债务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非法集资,保险诈骗,违法放贷、承兑票据,票据诈骗,妨害信用卡管理,资金挪用,信用证诈骗,贷款诈骗,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占比较高,分别为50.6%、27.0%;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严重失信债务人,非法集资,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票据诈骗,贷款诈骗,妨害信用卡管理等方面,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问题最为突出,占比为64.5%;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严重失信债务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非法集资,资金挪用等方面,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问题突出,占比分别为40.0%、38.1%(见图3-4-59)。
图3-4-59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涉金融领域失信行为分布情况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均应扎实推进金融机构规范化管理工作,夯实涉金融失信惩戒,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等失信行为,重点加强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问题专项治理,多举措督促严重失信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强化信用卡、票据、贷款、保险诈骗等监管力度,积极开展联合惩戒,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2)不同经济规模城市应强化村居委会、事业单位监管力度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涉及的政府机构类型主要表现为村居委会、事业单位、党群机关。其中,村居委会政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占比较高,事业单位位居其次,党群机关相对较少(见图3-4-60)。各经济规模城市应大力加强对村居委会、事业单位等的监管力度,严惩政务失信行为。
图3-4-60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政府失信机构类型分布
5.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监测情况
(1)经济规模2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夯实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均有部分城市未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占比分别为4.1%、7.7%。其中,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相关信用事件的平均水平为10条,分别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少17条、4条;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相关信用事件的平均水平为5条,分别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少22条、9条。因此,经济规模2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大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积极组织“进乡村”“进企业”“进街道社区”“进校园”等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见图3-4-61)。
图3-4-61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诚信文化建设相关工作未开展城市占比情况
(2)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归集共享情况亟待提高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各经济规模城市均有部分城市未归集共享“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情况,并且经济规模越小城市“诚信建设万里行”案例主题宣传活动越少,未归集共享城市占比越高。其中,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平均归集共享10个,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少17个、14个、15个;未开展城市占比为73.6%,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
(3)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工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通过互联网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平均记录数量最少(202条),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分别少47228条、6203条、271条;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数量占工商企业总数比重平均水平为0.73%,明显低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未公布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的城市数占比为47.3%,明显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
6.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开展情况
(1)经济规模2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大力培育信用服务机构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济规模2000亿元以下城市拥有信用服务机构平均数量较少。其中,经济规模1000亿元以下城市平均拥有2家信用服务机构,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分别少61家和11家,无信用服务机构的城市占比为68.1%,远高于其他经济规模城市;经济规模1000亿~2000亿元城市平均拥有5家信用服务机构,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分别少58家和8家,无信用服务机构的城市占比为44.9%,较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上城市、2000亿~5000亿元城市分别高39.2个百分点、20.6个百分点(见图3-4-62)。
图3-4-62 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未开展城市占比情况
(2)各经济规模城市均应积极归集共享信用产品使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各经济规模城市使用信用产品的平均数量均较少,最高才3个信用产品。各经济规模城市未归集共享信用产品的城市数占比较高,均占40%以上。
(3)经济规模5000亿元以下城市,应夯实信用创新工作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不同经济规模城市信用创新举措开展情况来看,经济规模2000亿~5000亿元城市、1000亿~2000亿元城市、1000亿元以下城市信用创新平均开展个数分别为6个、3个、2个,未开展信用创新的城市占比分别为40.5%、54.1%、73.6%,三个经济规模城市未开展信用创新情况的城市占比较高,均应大力开展信用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