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国工匠学历分布及变化统计分析
本章第四节研究发现,大国工匠的技能和经验积累需要一个时间进程,学校教育首先就要考虑学制的长短,根据专业安排时间,设置课程,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因此,研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学历分布及变化情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大国工匠技能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学历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他们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不可能停留在入职时的水平。研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入职前学历或入职后的学历变化情况,可以告诉和启发后来者,或启迪青年学生在选择走技能成才这条道路上,少走弯路,坚定意志,攀登技术技能高峰。按照国家现行教育制度,表2-5统计列出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入职前后的学历变化情况。样本总数为2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其中不含2018年的30名获奖者。
表2-5 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变化情况
续表
在国家现行教育制度和体制下,高中教育阶段包括普通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实际上这两种教育类型的学校,目前分属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为了便于观察,表2-5按入职前和入职后单项分列,分别描述入职前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分布情况。表2-6和图2-10单独呈现入职前的学历分布情况,表2-7和图2-11单独呈现入职后的学历分布情况,表2-8呈现入职前后学历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更加清晰和直观地描述获得者学历。
表2-6 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入职前学历分布情况
图2-10 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入职前学历分布情况
综合表2-6、图2-10,可以清晰地看到,入职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以技校居多,且大幅领先其他学历。
那么,入职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如表2-7、图2-11所示。
表2-7 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入职后学历分布情况
综合表2-7、图2-11,可以清晰地看到,入职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发生了较大变化,大专学历大幅领先其他学历。
图2-11 1995—2016年历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入职后学历分布情况
对比分析入职前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分布情况,清晰地看到如下变化态势。
入职前技校学历占优,达44.4%;入职后大专学历占优势,达39.6%。入职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学历提升至大专层次有约31%的净增量;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学历提升至大学本科层次有15%的净增量,即入职后有约46%的获奖者接受了高等教育,并获得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证书。而入职前具有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证书分别为2.2%、8.3%,即只有10.5%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如果把入职前后受过高等教育的存量和增量一起计算,入职后则有56.5%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学历达到大专以上层次。相反,高中(包括中专、技校、高中)以下学历,则由入职前的将近89.5%下降至入职后的43.4%。其中,技校学历由入职前的44.4%下降到入职后的16.5%;大专学历由入职前的8.3%上升至入职后的39.6%;大学本科学历由入职前的2.2%上升至入职后的17.0%。变化十分明显,主要反映了大学本科、大专、技校3种学历的变化。各种学历变化情况如表2-8所示。
表2-8 入职前后学历变化情况对照表
注:前后变化趋势用5种变化程度描述,由大到小:极大提升、较大提升、较稳定、较大下降、变化小
笔者以1995年第一届至2016年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学历人数为基础,统计入职前受教育程度、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入职后继续教育情况,分析入职前后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学历变化情况,入职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总量、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曲线变化,预测高技能人才受教育程度、学历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认为:高技能人才受教育程度的年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量进入上升阶段,预计今后高技能人才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上升。
这个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是一致的,与国家政策非常吻合。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今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人数是100万人,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这充分说明国家是鼓励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得到提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