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黄之学研究
《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考论
凌丽君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提要:有清一代至民国时期,学者们对古人的名字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也有六十多则名字解诂材料,但鲜少被学界关注及称引。从考证条目看,《春秋左传读》一方面继承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补充解释存疑条目,并对其说加以认同或修订。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考证条目,主要是双音节名和同一人物在不同文本或典籍中的称谓名。在考证古人名字的同时,章太炎也借助名字的意义关系,去探讨文献词义、字词通假、异文形成等语言现象。作为章太炎早期的一部著作,《春秋左传读》中的名字考证条目受到乾嘉考据较多的影响,采用了证通假和同类相证等手段与方法,考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春秋名字解诂;名字;考证
有清一代至民国时期,学者们对古人的名字作了大量的研究。首当其冲的,要数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亦名《周秦名字解诂》)。王氏用声音审文字,因文字察训诂,开启了古人名字意义关系的训诂考证之路。其后便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俞樾《〈春秋名字解诂〉补义》、胡元玉《驳春秋名字解诂》、王萱龄《周秦名字解诂附录》、陶方琦《春秋名字解诂补谊》、洪恩波《圣门名字纂诂》、刘师培《春秋名字解诂书后》、黄侃《春秋名字解诂补谊》等诸多解诂之作。从书名也可看出,后出者基本都是在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的基础上,对王氏之说或补充修正,或增加其所未释条目。
除此之外,章太炎《春秋左传读》也有大量的名字解诂材料,但鲜少被学界关注及称引。可能是因为这部分材料融合在整书的考证中,并没有专门分类纂集,也没有以名字解诂的方式命名。《春秋左传读》作于章太炎杭州诂经精舍学习期间,此书开启了章太炎对经学的研治之路,也被现代学者誉为“近代《左传》学中举足轻重的经疏”。已有研究比较关注《春秋左传读》的史学和经学价值,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即以《春秋左传读》中的名字解诂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对其加以梳理,补充名字解诂方面的材料。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书中有关春秋人物的名字解诂,去理解章太炎对古人名字的认识,以及其早期小学研治的方法与思路。
一、《春秋左传读》对《春秋名字解诂》的继承
名字问题,尤其是先秦人物名,为何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原因在于历史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人物,如何证实“史”的真实性,人物的真实性是不可缺乏的条件之一。而古人的称谓又有其特殊处,人物指称可以由姓、氏、名、字等多个内容组成。在先秦典籍中,不同文本或同一文本内部对同一人物的指称往往纷繁复杂。比如,《春秋》及三传的人物名使用错出纷杂,没有一定的规律。正如章太炎在《春秋左传读》中所言:“试观《左氏》于人名字谥号,随便错出,若如后世史法,则必先言某人字某,后言卒,谥某,否则于错出处自注明白,如《史记》‘亚父者,范增也’之例,而《传》皆无之。”因此,只有通过对姓氏、名字的勾系或认同,才能落实人物的身份,进而证实事实的同一性和真实性。
除此之外,《春秋》及三传中的人物名字由于春秋笔法的因素,姓、氏、名、字的书写有褒贬的作用,因此也更值得去梳理。关于这一点,章太炎在《春秋左传读》中也有明确表示:“其书名者,固与仇荀一例,又安知非泄冶官卑,其名未当见《经》,而书名已为褒乎?”又如:“此以申蒯为邢蒯聩,足补诸家之隐略,而所论亦见《左氏》大义矣。”
正因如此,《春秋左传读》非常关注人物名字的训诂考证,全书共涉及将近60则名字解诂问题。从书中所提及的人物或书目看,《春秋左传读》主要参考了三书,一是王引之的《春秋名字解诂》,二是俞樾的《〈春秋名字解诂〉补义》,三是胡元玉的《驳春秋名字解诂》。其中,对于胡元玉主要持批评态度。对胡氏的批评历来较多,黄侃在《春秋名字解诂补谊》中态度更为鲜明:“湘潭胡元玉者,奋笔正王君(王引之)之误,此二十事,亦赫然具陈,然穿穴傅会,徒以破字为恤,卒又自乱其例。”并且直言:“胡元玉不知师法,于其说未尝征引。”而对于王氏、俞氏二者,《春秋左传读》则以继承和补充为主,其中尤以《春秋名字解诂》为甚。具体表现为:或解释王氏存疑条目,或对王氏之说加以认同补充,或对其说作修订。
王引之在《春秋名字解诂》中曾经说到:“名字相应,故训所存,而古义不可周知,姑阙所疑,以俟达者。”他一共罗列了25个存疑名字,13个出自《左传》,12个来自《晋语》注、《吕氏春秋》注以及《史记》等。对于13个《左传》人物名字,除了“齐颜涿聚字庚”这一名字外,章太炎基本都作出了解释。除此之外,“晋士蔿,字子舆”“晋祁奚,字黄羊”虽然出自《晋语》注、《吕氏春秋·去私篇》注,但在《左传》中也涉及到,因此太炎也加以说明。为了表明解释的是王氏存疑部分,《春秋左传读》一般会在这些条目中直接点明“《名字解诂》无说”“《名字解诂》无释”。
有些条目,王引之已经作了阐释,章太炎认可其说法,一般会加以明确。如“西乞术”这一名字:《春秋名字解诂》认为姓西,名术,字乞。但如依《广韵》“西”字的解释,则“西乞”为复姓。哪一说更为准确呢?太炎结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西乞、白乙”原文,认为《左传》没有单独举姓氏的条例,同时也认可王氏论证“术”和“乞”的意义关系,称赞王引之“证其名字相应,其说允矣”。有时也作进一步的补充,如“解扬,字子虎”,王引之认为“虎”是“盱”的假借,根据《方言》,名“扬”和字“盱”是同义关系。章太炎极为认同,大赞其“信哉,伯申说也”,并引用《说苑》《史记》进一步证明霍扬其人。
除此之外,章太炎还对《春秋名字解诂》的部分名字训诂考证提出了异议,重新予以阐释。如“宋乐溷,字子明”,《春秋名字解诂》认为名“溷”为“焜”之假借,作明亮义,与字“明”恰好意义相应。而章太炎则认为“溷”应作“圂”,反威为圂,而“明”则为“猛”的假借,名圂字猛,相反为义。又如“郑罕达,字子姚”。《春秋名字解诂》认为“姚”为“佻”,《诗经》有“佻兮达兮”句,名字与此相关;而太炎则认为“姚”可作本字理解,表示舒缓义,而“达”有急速义,名字相反。
同一名字,章、王二人有不同的观点,这是研究名字意义关系中最常见的分歧点。很大原因在于古代人物名字自身的研究难点,因为没有充分的语境,所以学者只能依据假想中的语义关系、历史事实、典章制度等,去探寻名与字之间的某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同一个名字,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分歧较小,可能仅仅是意义的理解不同,如“公子买,字子丛”,章太炎认为“买”通“”“密”,与“丛”俱为小义,名字相应;而黄侃《春秋名字解诂补谊》则认为“买”通“密”,与“丛”均有聚集义。有的则连本字都理解得不同,如“楚公子贞,字囊”,对于名“贞”和字“囊”之间的关系解说,起码有6种说法。“囊”字,有通“幐”“谅”“良”等不同意见。
除了学者之间存在不同意见外,同一学者对名字也往往有两解。以章太炎为例,他在《春秋左传读》中常以“一曰”或“或曰”表示不同的解释。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将鉏”,一说“鉏”为“蒩”之借,一说“鉏”为“且”之借;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年》“子高鲂”,名鲂,字子高。一说“舫”通“彭”,“高”通“骄”“蹻”,名与字都表示气盛义,一说“舫”通“肪”,“高”通“膏”,都指肥胖义。
要特别留意的是,章太炎对《春秋名字解诂》加以修订的这些条目,往往发疑的起点是字的意义。他认为是王引之对古义理解不确而导致的错误,并且常引用《贾子》(《贾谊新书》)一书加以证明。如“宋乐溷,字子明”,章太炎之所以否定王氏的说法,认为“圂”作反威讲,主要因为《贾子·道术》篇有“诚动可畏谓之威,反威为圂”一句。又如“郑罕达,字子姚”,为什么对王氏的解释起疑惑?是因为在《贾子·容经》篇有“姚不惛,卒不妄”,在这句话中,“姚”与“卒”相对成文。因此,太炎认为“卒”通“猝”,为突然义,那么“姚”则应作舒缓讲。
有意思的是,章太炎看到了《春秋名字解诂》的初稿,尽管有些条目后来被删除了,太炎仍然进行了修订。如“乐祁,字子梁”,《春秋名字解诂》最初认为“祁”通“祈”,“祈”为高义,与字“子梁”相应。太炎则认为“祁”是“隄”的借字,“隄”作梁义,与字“子梁”相应,并且还推测王氏删除此条的原因,可能是“意有未惬”。
二、《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的特点
总体而言,《春秋左传读》中的名字解诂条目以继承王引之为主。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新的补充,这些新补解诂条目,也反映出《春秋左传读》名字考证工作自身的特点。
首先,双音节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辨析。古人以单名为主,双音节名往往是联绵词,学者一般从语音角度予以关注。正如章太炎引钱大昕之语所言:“古人以二字名者,多取双声叠韵。与夷、犂来、涛涂、弥明、弥牟、灭明、由于、于姚,双声也;尨降、台骀、鉏吾、围龟(麟案:围龟非叠韵。)、且居、髠顽、州仇、魁垒,叠韵也。鞫居亦取双声。”除了承认双音节名大部分具有语音关系外,《春秋左传读》还对双音节名进行了辨析,认为有合音和语义之别。所谓合音,往往是指该双音节为某一词的反切语。如《左传·定公十四年》中有“越人灵姑浮”,太炎认为“灵姑浮”即“灵姑銔”,而“姑銔”合音则为“旗”。因此,“灵姑浮”一名,其实就是“灵旗”。
所谓语义,是指有些具有语音关系的双音节名有义可寻。正如太炎在《春秋左传读》中所言:“地名取双声,亦有谊……地名取此,人名亦取此。”在他眼中的语义,一种是可分析构词理据的词汇义,如“貜且”,认为“貜”即“玃”,作母猴义,而“且”则为“狙”,也是猴子。因此这一双音节名是同义组合。又如“蚡冒”,认为“蚡”通“奔”,“冒”为抵触,“蚡冒”这一命名来源于《贾子》“坌冒楚棘”,表示奔触楚棘义。一种则是联绵词的词源义。如“公孫弥牟,字子之”,章太炎认为“弥牟”是“蔑蠓”的假借,根据“蔑蠓”“蠛蠓”(《甘泉赋》)“蔑蒙”(《史记》《思玄赋》)等这些形体不一的联绵词的文献用例及注释材料,归结出“蔑蠓”的意义特点:群飞貌。所以,名“弥牟”有群飞的语义特点,与字“之”意义相应。而对于联绵词的得名之由,太炎还明确地提出“凡双声连语,固不限于一谊也”。以“蒙蔑”为例,此处认为其得名之由是群飞貌,而在《新方言》中则又分析为“小貌”。两处的分析不一,正切合了太炎所提出的“双声连语,不限于一谊”这一理论。
其次,《春秋左传读》注重考察同一人物在不同文本或典籍中的称谓关系。在选择条目上,王引之所考证的人物名称一般是确定的,他所要做的工作并非去论证称谓所指的同一性,而是在确认两者已是名字关系的前提下,去挖掘彼此的意义关联。而章太炎所考证的名字中,除了继承王氏或作进一步修订的这部分外,新补充的名字条目,往往是一些出现在不同文本或典籍中的人物名,没有直接显性的证据证明两者即为同一人的指称。对于这些条目,章太炎一般先从事实出发,认为史实一致,因此推断人物为一,进而通过训诂考证,去梳理人物的名字关系。
如卫人祝佗字子鱼,《春秋左传读》并非去证实名字“佗”与“鱼”之间的意义关系,而是看到《左传》《史记》两处记载人名有所不同,因而发疑考证。《左传·定公四年》作“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史记·管蔡世家》作“卫使史鰌言康叔之功德”,太炎首先认为两处所指史实是一致的,因此“祝佗”与“史鰌”当为一人。通过结合古代相关的典章制度、历史事实,章太炎认为古代可以官名作姓氏名,而祝佗因为身兼祝、史二职,因而有两个姓氏;同时,古人也有同义取名的惯例,如公子荆,名荆,又名楚。类似的,“佗”与“鰌”都是名,意义相同。“佗”的本字作“施”,“鰌”的本字作“”。“施”即戚施,“”即,都指蟾蜍义。这样名“佗”“鰌”与字“鱼”就构成同类关系,名字相应。
因为要勾系不同史书中的记载,因此他的名字解诂工作,很多是对同一个名字的不同书写形式的沟通。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作“太子任”,根据服虔注,此太子任即楚昭王。但《左传·哀公六年》作“楚子轸”,《史记·楚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又均作“太子珍”。这就涉及到几处人物名“任”“轸”“珍”是否有关?太子任是否即楚王轸?章太炎认为“任”“珍”都是“轸”的假借,因此形成了异文。而人物名的勾系,实际上证实了《左传》《史记》两书所载史实的同一,使史实的真实性从而得到进一步证明。
除了在名字考证上,《春秋左传读》对王氏有进一步的补充外,在对待名字关系上,太炎基于《春秋左传读》整书的环境,不纯粹将名与字的意义关系作为考证对象,反而借助名与字所存在的这一意义关联事实,去探讨文献词义、字词通假、异文形成等语言现象。如:
《左传·庄公四年》“余心荡”,杜预注:“荡,动散也。”针对这一注释,章太炎根据《庄子》中商太宰名盈字荡,认为“盈”和“荡”既然作为名和字的关系,意义必然相关,此处当是相反为义。因此“荡”作为“盈”的反义词,是“空”的意思。而“荡”之所以有“空”义,是本字“宕”有“洞屋”义,凡洞屋都有空义。
在这一则里,章太炎对杜预的修订是否准确,可待讨论。但通过这一则可以看到,古人物的名字,已经不纯粹是解诂对象,反而是可以作为探讨词义的一种补充手段。除了利用名字的意义关系去修订杜注外,《春秋左传读》还利用名字的相反相成义去证实字词的通假关系。如:
《左传·桓公十年》中有“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一句,章太炎为了证实此处的“家父”即《仪礼·士冠礼》郑玄注中的“嘉甫”,借用了“周丑,字子家”这一名字关系。他认为“丑”与“家”既然构成名字关系,意义必然有关。因此,“家”是“嘉”的通假字,“嘉”表好义,与名“丑”意义相反。通过名字中两者的通假关系,以此来证实“家父”与“嘉甫”中的家、嘉也能建立联系。
此外,章太炎还提出名字对异文形成的影响。如上文所讨论的“祝佗”条,“祝佗”一名在《论语》、《诗经·下泉》正义等文献中写作“祝鮀”。“佗”之所以变“鮀”,是因为受到字“子鱼”的类化影响,从而形成了这样的异文。
三、《春秋左传读》名字解诂方法及不足
正如前文所言,章太炎的名字解诂主要以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为继承对象,基本建立在名与字的“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这几种意义关系上,去辨析和证实名与字的关系。证实名与字的关系,实际是在探讨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乾嘉考据学对章太炎早期的治学影响。
《春秋左传读》主要运用了证通假和同类相证等方式与方法。在有清一代“训诂之旨本于声音”的大环境影响下,清代考据中因声求义彼彼皆是,又兼名字意义关系的难点是没有充分的语境,因此在名字解诂中证通假是最常见的手段。以黄侃《春秋名字解诂补谊》为例,尽管他曾批评胡元玉“徒以破字为恤,卒又自乱其例”,但在其补谊的26例中,只有一例认为可以“不破字亦得”,剩下的也基本采用沟通借字和本字的方法。同样,《春秋左传读》在名字关系解诂条目中,几乎每一例都在证通假。
通假成立的首要条件是语音相近相同,章太炎主要利用重文、声训、异文等材料来证明语音关系,在论证语音关系时往往采用A=B、B=C,因而A=C的思路。如“乐溷,字子明”,为了证实字“明”是“猛”的通假字,首先通过声训,沟通“明”与“孟”的语音关系,进而通过异文证明“孟”与“猛”的语音关系,从而借助“孟”,将“明”与“猛”沟通,总的思路就是明=孟、孟=猛,因此明=猛。又如“公孙弥牟,字子之”,太炎认为“弥牟”是“蔑蠓”的借字,为了证明“牟”与“蠓”的关系,首先通过“蝥”“蛑”的异体关系,证实“牟”与“矛”声音相同,其次通过声训、异文证明“矛”与“蒙”声近,最终通过牟=矛、矛=蒙,因而牟=蒙,而“蒙”又是“蠓”的声符,自然“牟”与“蠓”就有了语音关系。
由于没有充分的语言环境,名与字的意义关系探讨就有不确定性。为了增强意义联系的确定性,名字解诂中常常采用同类相证的方式,即用同类形式的名字或同类的命名倾向以证名与字某一语义关系的成立。这种同类相证,也体现了清代乾嘉之学中的类比思维。以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为例,他或将具有相同名与字的人物名罗列在一起,如为了证实名“嘉”与字“孔”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语义关系,罗列“宋公孙嘉字孔父”“楚成嘉字子孔”“郑公子嘉字子孔”等诸多人物名,用同类人物名的数量来证实这一名字联系的非偶然性。或通过诸多语言事实来证明古人命名中的某一类取名倾向,如“鲁孔纥字叔梁”,王引之认为名“纥”当通“仡”,表示强壮。为了证实这一点,王氏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得出“古人名字多取强梁之义”。用一种命名倾向来佐证一个单独的名字意义关系,目的在于减弱名字意义关系的不定性。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类比的思维与方式,因此王氏归纳出古人的六条命名规则:“通作”“辨讹”“合声”“转语”“发声”“并称”。
《春秋左传读》在名字解诂中充分继承了王氏的这种同类相证法,或以同类人物名来证实某一名字,如“子玉霄”这一称谓,《通志》认为子玉是姓氏,而太炎则否定了这一看法,他认为应是字子玉,名霄。“玉”通“痏”,“霄”通“痟”,恰好与“良霄,字伯有”命名相同。或借助王氏所归纳的命名规则以证实某一名字,如提出名号中可有助声词,以此证实“吴子遏,号诸樊”中的“诸”为发声词,此即王氏所言之“发声”;或采用某一类命名倾向来证某一名字,如提出古人有以蟾蜍为名的倾向,证实祝佗一名史鰌,佗、鰌都表蟾蜍义;古人可以地名作为名字,而且双音节地名往往可拆分,以此论证“祁奚”之“奚”得名于古代薮名“奚养”。
在《春秋左传读》中,同类相证法还用于证实通假关系的成立。如《左传·宣公三年》“生子瑕”,章太炎认为应是名瑕,字溉,“溉”是“乞”的假借,并列举“驷气,字子瑕”,来说明名“气”、字“瑕”在古人物名中有组名的同例,以此支撑“溉”与“乞”的通假关系。又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公亥”,章太炎认为“亥”通“欬”,并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鲁乐欬,字子声”,认为古人有名“欬”的惯例,同样是为了支撑“亥”与“欬”的通假关系。
无论是证通假,还是同类相证,都可以看到章太炎对于乾嘉考据方法的继承与吸纳,充分发挥了他在文字声韵训诂方面的长处,但也正如学者所评价的:“由于他(章太炎)还不敢冲破封建经学这一大网罗,强要使《左传》与《春秋》合符,过分拘泥于左丘明为《春秋》作传及《左传》传授系统等旧说,书中牵强疑滞之处也还不少。”
这种牵强疑滞在名字解诂中的体现之一就是通假过多,可信度低。本字与借字之间往往借助第三者才能构成通假关系,而且从现代语言学的理论高度看,通假成立的第二条件必须有文献用例证明,而关于这一点,《春秋左传读》甚少提供。
其次,意义关系的论证也存在一些缺失,或将训释直接等同于词义,如“季公亥”,名亥字若,太炎认为名与字意义相反,“若”为顺义,“亥”则为逆。“亥”之所以有逆义,是因为通“欬”,“欬”实际是咳嗽义,《说文》训释为“欬,屰气也”,解释咳嗽的起因。而太炎直接将训释词“屰”等同于词义,这种以训代义的论证思路是有误的。
或以单纯词的构词语素等同于单纯词义,如“狐鞫居”,名鞫居,章太炎认为“鞫居”同义。其论证思路就是“鞫”通“究”,“居”同“究”,所以两者借助“究”实现对等关系。“鞫”通“究”表示穷困义,在文献中的确有用例。但“居”“究”的同义关系,太炎是怎么得出的呢?他认为“居居”和“究究”在《诗经·郑风·羔裘》处于上下二章的对文位置,词义相同。因为“居居”同“究究”,因此“居”同“究”,这是直接将构词语素义等同于词义。但并非每个重言词的词义等同于单个语素义,否则“关关雎鸠”中的拟声词“关关”,就等同于单音词“关”了。更何况,此处“究究”“居居”即使意义相同,若依《毛传》的解释,表示怀恶不相亲比貌,清人马瑞辰则认为是盛貌。无论哪种意见,都与穷尽义无关,也无法等同于“鞫”。
无论以训代义,还是将构词语素义等同但单纯词义,都是乾嘉之学中常见的考据通病。究其原因,还在于虽然清人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理论高度,但他们对义和训、字和词、语素和单音词等重要关系还没有彻底的辩证认识。尽管章太炎后来也曾对乾嘉时期考据学中的一些方法有过反思,但从他青年时期的考据实践来看,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四、结语
总体而言,《春秋左传读》以考证的形式探讨古人物名字意义关系,较之有清一代的名字解诂,论证过程更为详实,涉及语境也更为充分。虽然,就名与字之间的意义关系而言,并非每则都是的证确考,但却让我们看到人名在沟通典籍、证同史实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此外,通过名字解诂也让我们看到太炎对礼制与史实的取舍。《左传·桓公六年》鲁大夫申繻提出了贵族命名的五种方法“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六项规条“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礼记·曲礼》中也有类似记载:“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根据文献所记载的这些制度,命名要以德,不能以国家、官职、山川、隐疾、动物、器帛等命名。而太炎结合具体的名字分析,提出和归纳了一些古人的命名原则。如取名观,一般认为字以表德,但章太炎结合实际的人物名,提出恶言恶德说:“古人如齐恶、石恶之类,无妨以恶德过行为名字。”对于人物名的命名来源,认为有取自他国国名的,如郑公子宋,晋女齐,“宋”“齐”都为国名;有取自山名的,如“介葛卢”之名“葛卢”是山名。有取自官名的,如“师叔”以官命名,就如周公称“师旦”一样;有取自动物名,如上文所说的“貜且”“祝佗”等,前者为猴子,后者为蟾蜍。由此也可看到,在史实和礼制之间,太炎遵循从语言事实出发的史实。
参考文献
王引之:《经义述闻》(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春秋左传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黄侃:《黄侃国学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黄翠芬:《章太炎春秋左传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沙志利:《汉朝人名字特点及命名心理》,《华夏文化》,2007年第4期。
沙志利:《〈春秋左传读〉撰作及刊印时间考》,《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王挺斌:《春秋名字解诂补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1期。
A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s of the Ancients in Chunqiu Zuozhuan du
Ling Liju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scholars have done numerous research on the original names and the courteous names of the ancients.However,the related analyses pretty often overlooked and seldom mentioned Zhang Taiyan's Chunqiu Zuozhuan du,which involves over 60 ca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s.On the one hand,Chunqiu Zuozhuan du adheres to Wang Yinzhi's Chunqiu Mingzi Jiegu(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s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by complementing explanations to suspected contents and approving or revising the latter.On the other hand,Zhang added new cases of textual research,mainly about disyllabic names,as well as the appellation of the same person in different text or canons.Aside from textual research into the names,Zhang also discussed linguistic phenomena such as literature semantic changes,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words or characters,and the form of variants by exploiting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riginal names and the courteous names.Written in Zhang's early period,Chunqiu Zuozhuan du and its studies in the names is affected greatly by Qian-jia textology of Qing Dynasty,adopting methods such as demonstrating the interchangeable characters and kindred examples,albeit some flaws in the process.
Keywords:Zhang Taiyan;Chunqiu Zuozhuan du;Chunqiu Mingzi Jiegu(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mes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the original name and the courteous name;textual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