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位中心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思考与践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略论研究型大学与学生创造性培养本文系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成果之一。

冉桂琼 龚小刚

四川大学教务处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潜在的创造性,满足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是高等教育应有的责任。研究型大学尤其应当将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强势转化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优势。本文在分析高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立足于四川大学的人才培养实际,从创造性教育氛围营造、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学生 创造性 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主旨,也是解决和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根本途径。所谓创造,是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性则是指“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1]。人生活在这个世界,每天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主体力量,从事着有目的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正是这种不拘泥于现状、不断探索进取的创造性活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把客观的自然界变成了属人的世界,并使人类不断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的重镇,尤其应当肩负起将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强势转化为培养学生创造性优势的责任,以期不断满足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性。

一、高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创造性者所具有的最重要特征是: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意志力强、思维方式独特等[2]

(一)想象力丰富

敢想才敢做,才敢于去创造。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力。在创造性想象中,是用想象力去创造人希望去实现的事物,通过不断地创造性实践,让它成为客观的现实。因为有想象力,人类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事物定理。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创立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发现万有引力,也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

(二)求知欲强

求知欲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产生探究新知识或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方法与策略的推动力,能够推动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一路探究下去,直到创造出新的事物或者理论。

(三)意志力强

创造性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长期艰苦地实践与探索。先贤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意志力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历经数十载的酷暑与严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稿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才终得《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学界常说的“1+2”。可见,只有意志力强大的人,才能下定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到底,做出创造性成果。

(四)思维方式独特

思维方式独特是指超越既定的、习惯的认识模式,能够别出心裁地综合复杂环境的诸多因素,产生一种新颖的不同凡响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其思维路径、实践方式和思维成果能够标新立异、刻意求新。几千年来,多少人目睹了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只有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四川大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

(一)搭建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平台,创设创造性教育氛围

创造性教育的关键是发展个性。为让每一个学生在四川大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在全面总结一百多年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四川大学创造性地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分类别、分层次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包括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含吴玉章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教育部系列“卓越计划”、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双特生”,既全面培养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专门为特长生、尖子生搭建了培养特长、发挥才华的空间和舞台,促进每个学生潜质、特长的充分发挥和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人才体系和高端创新人才成长平台。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习惯

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校将课程体系分为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社会实践型三大类,其中,创新探索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社会实践型课程重在结合学科和行业特点,强化宽口径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锻炼,并通过实践过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学校多措并举,重点加强对“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的建设。一是学校从“985”经费中拨款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新建一批“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二是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提前选修研究生优质课程以拓宽本科生教育的深度与广度;三是邀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外籍教师在“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来校开设全英文课程,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四是引入国际知名专家和国内外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开设短期课程。目前,学校已建成创新探索型课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2000余门。学校还自2008级起,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2个创新教育学分的必修课程,要求每名本科生必须获得2个“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将具有一定创新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用于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创造性教育良好氛围。

(三)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立足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培养,学校全面开展了“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行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和非标准答案考试,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校改造了“探究式—小班化”教室300余间,配备了利于开展“探究式—小班化”的教学设施,创设了“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氛围。在全校推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变“填鸭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建立了研究生助教制度,协助主讲教师开展“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开展了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避免期末“一考定成绩”的现象;课程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1.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奇思异想”

学校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带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全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级科研基地、科研平台的人才和设备资源以及科研项目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在这里同各学科的科学技术专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或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等。学校还投入建设经费321.7万元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育与孵化中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科研实验室或实体化、产业化的项目实践中获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2.利用本科生“三进、三结合”制度,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2011年起,我校鼓励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组相结合,研究团队与教学团队相结合”,使学生尽早感受科学研究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一初期阶段,学生经双向选择,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利用周末和假期,从搜集、整理资料,购买实验材料等科研基础工作做起,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大二、大三中期阶段,在教师的指导和研究生学长的带领下,学生参与课题讨论、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等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实行“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我校自2012年起,在每年春季学期末,实行“实践与国际课程周”,其间,学校设计、安排了外籍专家短期课程、学科竞赛培训课程、学术前沿和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实习、实训、“国际交流营”和“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活动、“读书-报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项目,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样性、个性化的选择,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4.开展校企合作,创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条件

学校积极与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方面,学校聘请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长期在工程及管理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企业导师,讲授专业理论课和前沿讲座,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本科生进行基于产学研实际项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毕业设计、实习等。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了各级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和拓展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实习实践基地,加大了对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通过校企“双导师”队伍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了校企协同创新、联合培养、产学研教相互补充的全面战略合作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四川大学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成效

(一)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近5年来,本科生参与发表SCI、EI和核心期刊论文680余篇,申请并获得发明专利63项,杂志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6(BLOOD杂志)。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金奖5项,实现了“挑战杯”开赛以来四川省高校全国金奖零的突破;获“英特尔—伯克利国际大学生创业挑战赛”全球第3名。学校与华盛顿大学“2+1+1”联合培养项目的115名学生中,发表论文33篇,申请美国专利2项,发现新物种1个。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吴玉章学院2013届155名毕业生,有58%的同学在国内高校深造,33%赴哈佛、耶鲁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出版著作2部、获得专利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9篇。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试验计划”学生继续发展潜质突出。仅2013届54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毕业生中96.3%的同学进入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5篇,最高影响因子4.86。

(三)“双特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学校已选拔培养32名“双特生”。2013届3名“双特生”顺利毕业,1名同学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研究生;另外2名同学分别赴中科院和中国军事科学医学院深造,已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1.8。

(四)典型案例折射出我校创造性培养效果良好

譬如,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黄加顺同学,从全国高校数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随中国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考察的机会,成为随中国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考察的第一名大学生。2008级本科生李雯雯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影响因子刊物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影响因子7.047)发表论文。《福布斯》(中文版)公布了2013年度《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我校金融专业2010级本科生刘瞻榜上有名。我校培养的2003级本科生颜歌,如今已成长为“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主席”。2013年,她用四川方言创作的长篇小说《我们家》荣获“首届中国南方艺术奖”,显示了其独特的创造力。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相信,经过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人才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5.

[2]蔡华俭,符起俊,桑标,等.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I)——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J].心理科学,2001,24(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