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位中心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思考与践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黄丽珊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评价是肯定的,认为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帮助,并能改变过去的一些想法。本文对调查结果反映出的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调查问卷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成为合格的人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将教材体系合理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目前思政课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1]要做到“三进”,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思想和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近年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教学改革,制定了思政课“123+X”的教学改革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推进主题教学活动,“大班教学、小组讨论”的授课形式,小组社会实践等教改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解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是为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提供依据,我们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束时,在2013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采用课题组自编问卷。问卷除人口学资料外,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大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评价,包括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共21题,被调查者的反应方式为五级量表,A=同意,B=有点同意,C=不确定,D=有点不同意,E=不同意;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主要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共2题;第三部分是开放性问题,收集学生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的建议,共1题。问卷采用匿名填答,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样本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比例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90个教学班中随机选取了11个教学班,共发放问卷840份,回收840份,有效问卷为835份,有效率为99.4%。被调查者分别来自11个学院,专业涵盖了文、理工、医三大类。本研究的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构成情况

二、调查统计结果

(一)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4%的调查对象认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很有帮助”,还有32%的调查对象基本同意上述说法,不同意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在回答“如果不是学校规定的必修课,我不会上基础课”一题时,42%的学生认为他们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因为它是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约1/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受此影响。从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来看,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有3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上课时会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这说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占80%以上)对思政课是接受的,认为思政课能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是被动的。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不一致。

(二)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调查问卷涉及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有4个,分别了解学生对教材、教师讲课信息量、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讲解以及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看法。

34%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改变了我过去的一些想法”,加上B选项的40%,可见课程对大多数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85%的大学生认为“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熟悉教学内容”。67%的大学生认为教师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并能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讲清问题,另有至少21%的学生比较同意这样的评价,持不同看法的学生仅占总调查人数的3%。67%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时信息量大,能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对课程内容的偏好上,学生按重要程度排序的结果是:人生观价值观(33%)、法治观(19%)、道德观(18%)、理想信念(16%)、爱国主义(11%)、绪论(3%)。就总体而言,除了人生观、价值观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内容外,其他各个选项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调查结果还表明,不同学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所不同,文科学生(占比70.5%)更看重法治观的学习,而多数理工科和医科的学生(分别占75.8%和72.6%)认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更重要。

对于现有教材,约60%的学生认为能引起自己的学习兴趣,约19%的学生认为不能引起学习兴趣,还有21%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我们编写了教学辅助读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68%的学生认为它“对本课程的学习有帮助”,8%的学生选择了“有点不同意”和“不同意”。这提示我们教学参考资料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目前,教师普遍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从使用的实际效果看,其中有75%的学生同意“任课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的说法,17%的学生选择了“有点同意”,仅有2%的学生不同意或不大同意这个说法,其余同学选择了“不确定”。

对于课程组织的以小组形式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肯定,近8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班上课、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有81%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在第二部分的开放题中,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小组社会实践(24%),之后是教师讲授(21%)、多媒体教学(20%)和专题讲授(17%),还有1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教学方法”。对这一题的回答也显示出了学科专业的差异,医学专业的学生更认可教师讲授,而其他专业学生则倾向于社会实践等方式。另外,对于课程平时作业,6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课堂学习,但也有11%的学生不认同,另有2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

对于利用课程网站进行学习,61%的学生表示比较关注并认为对学习有所帮助,约11%的学生表示并未关注,说明课程网站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四)学生对师生互动关系的评价

被调查的学生对师生关系是满意和比较满意的。9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与学生保持互动,学生有问题,教师能耐心解答。但是从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不够积极主动,仅有3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提问和讨论时会积极发言,仅有38%的学生表示有问题会主动跟教师进行讨论。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多数学生是比较赞同的(84%),但在学生评教中,也有少数学生对教师严格的课堂管理感到不满。

三、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总体上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及教师教学持肯定评价,这与期末学生网上评教的结果是一致的。

首先,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大学生迫切需要思想上的引导,需要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帮助他们思考,化解在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道德观等方面的困惑,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找到新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进步的持续动力,这是大学生愿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主要的心理动机。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认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在大学期间顺利发展、成长。事实上,大学生对思政课是有需求、有期待的。

其次,大学生对于各种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改革是积极支持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不喜欢呆板沉闷、按部就班的教学,新颖活泼、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更受他们的欢迎。他们不喜欢被动地接受教育,更愿意通过自主学习、团队交流、社会实践来主动学习和思考。

第三,加强社会实践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普遍的要求和期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2013级开始将课时划分为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参观访问等活动。尽管小组实践活动既无经费保障,又会占用课外时间,但是从活动结果看,学生们渴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了解社会,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多数被调查的学生都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真正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愿望。

本次调查结果反映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了“教”与“学”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学生对教材不够满意,近19%的学生表示教材不能引起自己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参考资料,也有近8%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的学习帮助不大。第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存在以下问题:课堂管理不够严格;不能讲清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缺乏交流互动;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等。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否认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教学投入不够、教学能力不强。

二是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存在着认知与行为不一致的倾向。他们在理性认知上能够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在行为上却仍然是比较被动的,部分学生仅仅是迫于必修课的要求而到课,并非真正认识到了课程的意义。少数学生甚至忽视思政课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应该是双向的,但从调查结果看,课堂上不愿意主动发言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比例高于30%,表示课外能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生不多。师生互动中学生是比较被动消极的。第三,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小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有学生态度消极,仅仅把它看成是课程的一个作业,为了得到成绩应付而已,并未认真投入。这些方面都反映了目前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存在的矛盾心理。

四、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为我们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好的演说者要想说服听众,可以通过三种形式:一是借助演说者的品格;二是使听者处于某种心境;三是借助证明或表面论证本身。[2]思政课教师尽管不等同于演说家,但也同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事业和对学生的情感、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品格因素。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对理论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和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得越透彻、深入,就越能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以理服人,即所谓“理论越彻底越能说服人”。如果教师自己对问题一知半解,或心存疑虑,或避重就轻、言之无物,就无法做到理直气壮、释疑解惑。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于有意识地研究教学,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尝试,勇于突破。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出现,都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思政课教师同样如此。

第二,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经过多年教学改革的尝试,许多教师已经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情景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都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下一步,除了以上教改方法和措施将继续推行实施之外,还应重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和手段,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用思政课传递的正能量影响网络生态环境。

要坚持推进实践教学,强化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动起来而教师不动。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深入社会,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因此,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掌握国情社情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能够传达给学生的学问不应只来自书本,还应来自实践。

第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及时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三级教学督导督察,及时将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使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二是要改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教无定法,对于思政课的评价,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教育、教学效果的延时性,即所谓“百年树人”,教学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评价有失公正,则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教师教学改革的尝试,应给予一定的空间,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允许失败。三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并不是要将每一堂课都按照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讲,而是要按照基本的规范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加强备课,加强课堂管理,加强师生互动,使课程在内容、教学方式、手段上体现出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研室要进一步加强集体教学研究和备课,把教研活动的重点真正放在教学研究上,发挥教师集体的力量,相互学习借鉴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不再停留于个别教师或教师个人的教改尝试,而是着眼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和思政课的整体改革,以项目的形式推动和落实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同样如此。近年来,从省级精品课建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从开辟第二课堂主题教学活动到全年级的小组社会实践,从“大班教学、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到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每一步教学改革都是在全体任课教师及学校相关方面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在下一个阶段的教学改革中,依然需要全体教师共同投入热情和智慧,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需要学校的全力支持,才能达成目标,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6).

[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 修辞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王易.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座谈会系列笔谈之三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 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