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关于自媒体的研究
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自媒体”这一由美国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isi)两位学者首先提出的概念,已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网络生活和现实世界。作为网络平台形成的新鲜产物,在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它的队伍。自媒体采用以电子化、现代化为途径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方式,这使得研究者对其关注的角度较为多元,层次也更为丰富。
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发现,CNKI数据库中最早收录的以“自媒体”为主题的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发表于2005年,此后自2011年起,相关研究有了显著增长,2016年当年的文章数量已迅速增长到443篇(如图0-1)。截至2018年12月,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以“自媒体”为主题的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共有2223篇。
图0-1 2005—2018年“自媒体”研究文献发表量趋势图
自媒体依托于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平台,主要立足网民大众。不同于传统媒体,其传播媒介、新闻受众、信息渠道、信息反馈等方面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其中,自媒体的“主体性”和“自由度”得到不断增强和扩大。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媒体的特点、自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媒体为媒介具体应用、基于微博等平台的自媒体等四个方面。
(一)关于自媒体特点的研究成果
正如著名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论断:“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作为代名词,自媒体是普通网络参与者经由数字科技同全球知识体系相连,分享并表达他们自身观点和感受的平台。它不同于传统媒体,其表现出来的传播特性也是复杂、多变的。包括聂智、曾长秋、汤力峰、王学川、朱勇在内的众多研究者给出了他们对于这一研究对象传播特点的认识。综合并整理有关论文及文献,作者认为现今各类研究成果主要将自媒体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媒体多元性、意见集智性、媒体信息非专业性、集体非理性、真假混杂性以及角色交互性。这些特点表明:自媒体从产生至成熟,一直经历着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其传播途径相比于传统媒体,更具独特性并包含显著的时代特征。《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邓新民,2006年)认为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的自主传播与分享已经形成自媒体传播的核心特点,其作为自主性强、发展空间大的代表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传播主体去中心化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自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局限、原因与对策》(汤兆武,2012年)认为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介的缩影,具有裂变式传播、围观式结构、点对点关注模式的众多优势;《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现状与趋势》(余文,2012年)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媒体传播的节点,而众多节点的整合形成了庞大的网状多极互通体系,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路径;《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代玉梅,2011年)则结合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利用传播学特点进行认知,文章利用自媒体的本质、自媒体影响力、自媒体的传播形态及传播特点解析自媒体,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反映出自媒体对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正、负效应是共存的。
(二)关于自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这是丹·吉尔默在介绍自媒体概念时指出的一项负面影响,这说明,随时间的推移,自媒体的变迁也一直伴随着问题的暴露以及缺陷的发生。作者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归纳后认为,自媒体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新闻真实性存疑、受众选择性困惑、媒体公信力较低几个方面,针对这方面情况,主流研究投入精力较多。《博客的兴起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吴强华,2006年)认为自媒体包含自由、个性、自主特点的同时,还带来个体创作的主观性、信息掌握的失真性、个性至上的局限性同新闻客观、真实、全面的核心要求的严重冲突和理论违背;《网络破碎化传播时代:一个新的解读视角》(罗西,2011年)认为作为时代的产物,自媒体突破传统束缚一跃而上必将给传统媒介带来沉重打击,面对这个问题,文章觉得作为变革的社会化产物,自媒体的产生顺应了网络秩序稳定的需要,它的壮大绝非偶然;《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和发展对策》(赖胜兰,2011年)认为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同网络舆论监督体系更新速度脱节,虚假监督的现象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造成较多负面影响;《浅析自媒体在我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李瑞琪,2012年)认为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自媒体平台公信力的缺失、低俗信息大面积泛滥、相关法律法规表现出弱操作性与滞后性等。
(三)自媒体为媒介具体应用的研究成果
自媒体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的网络平台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面对复杂、庞大的受众体系,众多研究更关注自媒体的应用,这类研究内容庞杂,涉及新闻传播和社会生活等多个环节,也涉及公共管理学、计算机(软件)信息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我国手机广播运营及发展策略研究》(陈菲,2011年)关注自媒体时代中国手机广播的发展,文章认为目前以手机QQ、手机微博为代表的应用软件,几年之内让手机广播逐步跨入自媒体传播时代,“由受众到用户”的体验变迁也为这个实践领域带来了发展模式、受众需求、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思考;《微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密甜甜,2012年)关注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契机,文章基于网络应用系统,分析高校大学生使用现状,阐释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新方式,论述了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机制与深远影响。
(四)基于微博等平台的自媒体研究成果
自媒体起源于QQ、MSN等即时通信应用平台,而微博、SNS、博客这类社交平台广泛的普及则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微博与SNS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与“自媒体”相关的文献成果中,有很多与微博、SNS和博客相关。《全球传播背景下的中国博客图景及发展策略》(彭冲,2007年)对基于Web 2.0技术的网络博客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索,作为信息化传播手段,博客包含平民精神、聚合与扩大传播能量、没有国界的特点,文章以案例分析作为研究手段,揭示其传播特点,提出竞争策略;《基于博客传播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研究》(陈美君,2008年),基于对话理论、公共领域理论和虚拟社区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式,认为博客作为自媒体时代的象征,对健康、和谐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存在重要的意义;《微博传播对我国网络舆论的影响研究》(何芳,2012年)通过对中国内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舆情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阐述了微博平台上网络舆论的生成机制,由此提出政府对舆论引导方面的建议和对策;《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纪珊珊,2011年)通过“5W模式”构架,从微博的主体、客体、方式、内容、效果五个角度对其进行翔实的分析,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全景式概述了微博的传播特征及现实影响,就它在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二、关于网络舆论及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网络舆论的研究逐年增多,新闻和传播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论特点、生成机制、传播和引导机制等问题上。但针对特定主体,特别是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还很少,现有的相关研究均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公共管理等研究领域。
(一)关于网络舆论的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网络舆论的专著较少,其中,《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黄鸣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以浙江省为例具体分析了地域性危机管理中网络舆论的受众情况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浙江省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发布模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王天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主要以网络论坛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论坛进行了深入了解,重点就网络牢骚和网络恶搞的现象进行了梳理,并对和谐论坛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网络舆论:起因、流变与引导》(余秀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涵盖了网络舆论发展的心理图式、网络舆论发展的社会动因、网络舆论与网民透视、网络舆论中的媒介管理、管理法制与技术创新、政府管理技巧与引导策略、网络舆论发展展望等内容;《看得见的声音——解码网络舆论》(邹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从网络舆论的特征、形态、生成及其与中国市民社会的互动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分析与应对的比较视野》(宫承波、李珊珊、田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主要对重大突发事件四种类型的概况、特点及应对措施演进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成因、特点、传播主题和网络流言、谣言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不同应对机制建议;《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崔蕴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主要研究传统舆论与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事件的兴起,以戴维森和保尔的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舆论形成过程,提出理论假设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此外还有几本专项研究著作,如《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余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对网络人肉搜索的多维研究》(殷俊,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网络舆论与法律审判》(湖北省双江县中级人民法院,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和《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新闻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等。与此研究相关的还有刘毅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对网络舆情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国内首部开拓性的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此外,研究传统舆论的专著较多,其中涉及网络舆论及网络传播的有吴风的《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刘建明的《舆论传播》,胡钰的《新闻与舆论》,程洁、张健合著的《网络传播学》等。
截至2018年12月,在CNKI数据库中以“网络舆论”为主题对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进行检索,共有文章3507篇,对网络舆论的研究自2008年以后增势明显,其中2010年至2017年,每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均超过300篇(如图0-2)。
图0-2 2000—2018年“网络舆论”研究文献发表量趋势图
《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邹军,2008年)从网络舆论与市民社会之间互动提升的相互关系角度入手,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作用有限且受到各种制约;其次,网络舆论在面对特定议题或有众多精英人物参与时能对现实产生重要影响;最后,一旦民众在现实中拥有更多的表达渠道,网络舆论的过度繁荣就将成为历史。《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余红,2007年)则以人民网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个案,采取数据挖掘、网上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这个重要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提出的网络论坛ID类型划分模型能够有效筛选论坛舆论领袖和其他类型参与者;(2)网络论坛舆论领袖存在频繁更替现象;(3)在中日论坛,讨论多以论战形式展开,领袖类ID与靶子类ID争夺象征资本的稀缺“场域”,双方力量的消长决定场域的结构;(4)中日论坛帖子的框架为:领袖框架=战争历史主题+政府主角,特点为重批判、强调历史、反省过去;靶子框架=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非政府主角,特点为呼吁友好、重视现实、放眼未来;(5)中日论坛舆论领袖在现实生活中多为百姓,基本群体特征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强烈爱国热情、收入中等偏下、对现实生活不大满意、有强烈表达欲望的中年男性。此外,《网络舆论的生成及特点研究》(杨元元,2007年)、《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刘昊,2007年)、《网络舆论形成过程探究》(胡沈明,2008年)、《“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韩立新,2008年)、《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罗昕,2008年)、《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杜坤林,2010年)、《网络舆情危机生成机制探究》(顾芳芳,2011年)对网络舆论特性及其形成与演变进行了研究。《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分析》(刘建华,2008年)建立类似螺旋的模型,阐述不均衡力量及发生地或事件主体对舆论生成的影响。《“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韩立新,2008年)特别引入混沌学“蝴蝶效应”的概念例证。《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机制》(罗昕,2008年)从暴力的角度将网络舆论的形成划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潮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网络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研究》(郑健宁,2009年)、《试论网络论坛的舆论引导》(梅玉明,2007年)、《网络典论的表达自由及其限制》(李兢兢,2005年)、《网络舆论管理研究》(李娜,2009年)对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梳理。《网络社区的舆论传播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雷彩虹,2009年)、《2005年重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研究——以强国论坛为例》(许铭,2009年)则对网络社区这一特定的载体进行了考察研究。《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引导——以“虐猫案”和“铜须门事件”为例》(邓琼,2007年)、《网络舆论形成及其控制研究——以天涯网“卖身救母”事件为个案》(曹俊杰,2006年)则结合网络舆论个案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
(二)关于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
高校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研究方向中的新兴领域,交叉了新闻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逐渐吸引国内部分学者加入对其研究的队伍。本节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
截至2018年12月,在CNKI数据库中以“高校网络舆论”为主题对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进行检索,共有期刊文章181篇。中国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起始于2006年,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现有的论文发表数量也较少(如图0-3)。
图0-3 2006—2018年“高校网络舆论”研究文献发表量趋势图
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正在以高速的状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在高校,面对高等教育机制下的大学生,一个足以影响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新兴力量——高校网络舆论传播体系正迅速崛起。目前,国内尚无相关专著。经过对论文文献的梳理,高校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网络舆论作用机制与引导机制、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两个方面。
1.关于高校网络舆论作用机制与引导机制的研究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具有不同于其他网络舆论环境的特点,因此,对其生成、作用及引导机制的研究也常被作为主要突破点得到研究者的青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网络舆论的引导十分重要,高校只有主动占领校园网络舆论阵地,才能有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涛,2011年)将舆论所具有的作用机制概括为群体效应、聚扩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意见领袖”效应、议程设置效应等方面,文章认为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作用机制都建立在网络传播以及舆论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张瑜、焦义菊,2006年)认为校园网平台上的评论性信息是大学生行为、思想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其若干重要机制,应该加大相关校园引导工作力度及细化网络宣传策略;《试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化》(姚霞、何祖锋,2012年)认为和谐的高校建设环境需要有良好的网络舆论作为基础,在高校现代化进程中,为使网络舆论向健康良性的方面发展,应当充分结合现有发展状况,依靠法律法规合理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及引导策略》(瞿晖、董雨,2011年)认为沟通不畅、互动不足、管理无序、机制不顺等情况是目前在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建立合理引导及协调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管理研究》(邱枫,2006年)将网络舆论按照言论主体和言论载体两个角度进行划分,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描述分析、T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明确了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失效的原因,并对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提出对策建议;《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涛,2011年)对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与特殊规律进行分析,结合其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出了五点建议。
2.关于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群体影响的研究
高校网络舆论不仅是体现学生思想和观念的重要载体,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刘建,2009年)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应结合现有的网络舆论状况,加强对舆论的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潘宏,2011年)分析了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应对负面影响的措施;《青少年的虚拟活跃与现实逃避探究》(赵靖茹,2004年)指出网络技术发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手段和人际交往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使用网络超过现实参与的情况,部分青少年活跃在虚拟世界中而逃避现实生活;《略论高校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胡玉东,2012年)认为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所展现出的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媒介的传播特点,在新时期中国的高校中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论状况及舆论领袖的作用和特点》(张彦、霍晓丹、孙也程,2012年)在挖掘出高校网络舆论特点后认为,应当加大对学生内部舆论领袖的关注,个别的意见领袖在高校往往对整体舆论起到带动作用;《论高校网络舆论的法治与德治双重规范机制》(严莹,2008年)指出网络舆论对高校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应针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现状,通过完善网络舆论安全相关法规,加强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培养,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关于高校事件的研究
自2003年“非典”事件发生后,高校事件逐渐引发学者们的关注和广泛研究,涉及管理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情报及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由于国内对高校事件并未进行严格区分,高校危机事件、高校突发事件、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高校网络事件等很多时候所指相同。因此,笔者分别以“高校危机”和“高校突发”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2003年至2018年,在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以“高校危机”和“高校突发”为主题的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共有518篇(如图0-4)。
图0-4 2003—2018年“高校危机”“高校突发”研究文献发表量趋势图
随着中国步入“风险社会”阶段,高校事件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不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危害,而且对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名誉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高校事件的研究也渐趋多元。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一)关于高校事件管理和应急机制的研究
高校事件中关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数量最多,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论高校危机管理》(李志强,2006年)将高校危机事件管理划分为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恢复和危机管理评价五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非常具有操作性;《高校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建议》(曲涛、杜学敏,2009年)针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预警体系建设不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未能向应急管理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未处理好与媒体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日常工作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和安全教育、建立应急管理预警机制、加强危机公关、完善恢复机制等五条建议;《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刘昊觊,2009年)在分析了高校危机事件产生的诱因和特点后,分别从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管理保障、危机心理干预和危机信息发布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思考;《高校危机管理问题研究》(杨彦,2012年)则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二)关于高校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研究
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学和传播学领域,研究内容相对较少。《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陈燕,2011年)分析了在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征,并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潜伏萌芽期、爆发期和平缓期三个阶段如何有效引导舆论进行了思考;《论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闫波、李颖、李巍巍,2009年)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新媒体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进行了总结,筛选出过滤机制、报道机制、反馈机制和危机传播机制,指出在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我国高校危机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王凤仙,2012年)对中国高校危机传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将其历史概分为封锁消息的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主导下的偶有开放和理性控制下的开放模式三个阶段,进而分析原有高校危机传播中的优秀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网络危机传播机理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雷禹,2010年)结合危机传播、舆情管理等理论,提出了“危机六段论”,并结合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危机调控的模型,提出了以组织形象和网络危机舆论为坐标的干预控制模式图;《组织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活动研究》(周慧,2012年)对中国高校现有的新闻宣传体系进行了剖析,并选取代表高校展开实证研究,就其在品牌建设、美誉度塑造等方面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了梳理,进而从组织结构、内容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如何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建议。
(三)关于高校事件产生原因及预防机制的研究
高校事件相较于公共事件,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因此,对其产生原因和预防机制的研究重在预防,有较强的实际意义。现阶段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探析》(黎开谊,2010年)分析了中国诱发高校危机事件的六大因素——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和问题的凸显、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到位、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我国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张瑛,2011年)针对高校危机事件的诊断——人工免疫过程,提出建立高校危机预警诊断的子系统的思路,并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值方案,较有借鉴意义;《高校突发事件防范体系及防范机制研究》(韩微,2009年)提出了包括学生应急能力、处理预案、管理团队、资源保障和信息保障五项内容在内的高校突发事件防范体系,以及包括预警、预防、控制处理、善后处理和评价机制在内的综合防范机制建设。
(四)关于高校事件中大学生群体反应及相关教育工作的研究
高校事件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对其在事件中的心理、认知及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对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州市大学生高校突发事件认知行为及需求状况调查》(王畅、李文浩、王声湧、董晓梅,2011年)通过对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的实证调研,总结出大学生对高校突发事件普遍认知不足但主观需求大,面对突发事件时大多数学生感到焦虑紧张、恐惧害怕的特征,并认为很有必要了解更多突发事件知识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危机意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议;《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核心力探讨》(柏祝玲、刘梅、钟小要,2012年)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核心力的三项要素,即预防性干预能力、应急性干预能力和维护性干预能力,并提出了提升危机干预核心力的方法;《转型期大学生过激行为的社会诱因结构探析——案例与反思》(龚波,2010年)分析了大学生过激行为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剖析了诱发其产生的环境性因素、实务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和价值性因素,并提出对其进行预警管理的对策建议;《校园危机管理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樾,2011年)指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事件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就其在危机预警与控制、应急处理和后期评估回复三个阶段的不同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