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不足

1.2.1 国外研究综述

自1999年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发表关于邻近性与知识创新主题的论文以来,“邻近性”已成为近些年来国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创新经济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地理邻近作为空间经济学始终关注的核心,早在19世纪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尽管地理邻近的重要性被高度认同,但在传统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中却一直被视为“黑箱”。传统空间经济学追求一般均衡,仅从资源、能源的视角着眼而脱离制度、文化、历史因素的考察视角,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其基于单一地理邻近的分析框架对不断涌现的新兴复杂的现实问题(产业集群等)的解释乏力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并受到来自创新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挑战。相关学科的众多学者试图从新的不同角度对地理邻近与知识溢出、交互学习等论题进行探讨。然而,关于这种结论产生的机理却很少有清晰、一致的解释(Audretsch,1998)。同时也有学者的研究对地理邻近在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异议,如Grotz和Braun(1997)、Tremblay(2004)、Weterings(2009)等的研究认为,地理邻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他形式的邻近(如组织邻近等)更重要。

关于邻近性的多维度问题,最先由法国邻近动力学派(French School of Proximity Dynamic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进行探讨。邻近动力学派研究组由约30位对空间经济学感兴趣的产业经济学家或区域经济学家组成,他们致力于通过长期的探索和集体努力试图构建一个统一、规范的新经济空间研究范式,解释邻近效应的性质,并最终达到使空间变量内生化于经济理论中的目的。近十年来,该研究组试图通过主办相关学术研讨会以及合作出版论文的方式来推进其研究计划(Carrincazeaux C.,2008)。在发表的论文中,其中以Torre和Gilly(1999;2000)、Torre和Rallet(2005)、Torre(2008;2009)等的成果较为突出。Torre和Gilly(1999,2000)指出,邻近概念具有多维性,除了地理邻近外,还包括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等,并认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共同协调是邻近关系的核心。Torre和Rallet(2005)通过引入“临时性地理邻近”区分了地理邻近与相同地理位置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地理邻近并不意味着行为主体间永久性地处于相同的地域,将交互过程中对地理邻近的需要误解为对共同地理位置的需要是有害的。Torre(2008)认为,地理邻近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仍然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活动的相关主体总是处于相同的地理位置;地理邻近的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影响创新过程的某些阶段,以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或中期的访问为依托的“临时性地理邻近”可以满足创新过程中相关主体间知识交换的需要;“临时性地理邻近”也意味着强的空间关系,但这种空间关系在本质上有异于传统方法中基于永久性地理邻近的空间关系。Rallet和Torre(2009)进一步探讨了临时性地理邻近在行为主体交互作用协调中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即临时性地理邻近影响经济主体交互作用的途径机制。随着邻近动力学派的研究成果的不断问世及其学术影响力的逐渐增强,欧盟其他国家的许多学者和机构也日益关注邻近问题的研究。在英国Regional Studies杂志主办的有关“邻近性和创新”专题栏目中,以Boschma为代表的学者对邻近性在交互学习中的作用做了较深入的理论阐释。Boscham(2005)指出,邻近性可分为认知邻近、组织邻近、社会邻近、制度邻近和地理邻近五种形式。地理邻近本身既不是交互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它通过强化其他形式邻近性的作用来影响创新;邻近性对创新具有负面影响,太多或太少的邻近都不利于创新;他强调,地理邻近必须与其他维度邻近性组合才能对交互作用产生影响效应。这种主张不同维度邻近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的观点得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认同(Torre,2008;Menzel,2008)。近年,以Boschma(2009)、Menzel(2008)、Balland(2012)为代表的学者,尝试着从演进经济地理学视角探讨多维邻近性对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进的影响作用,一致认为,邻近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关系,邻近关系在创新网络形成演进的不同阶段其影响效应是不同的。

多维邻近性对行为主体或组织间交互作用和创新的影响的理论观点有赖于实证研究的检验。以Oerlemans、Najoua Boufaden和Agrawal等为代表的学者对相关论题进行了实证探讨。Oerlemans(2005)以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网络关系、与重要购买商和供给商之间的距离为自变量,以新产品产值比重为因变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Najoua Boufaden(2005)以法国巴黎地区生物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维邻近性对企业创新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单一的地理邻近并没有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效应,即地理邻近本身不是激励企业创新活动的充分条件;但邻近于相关产业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或邻近于多样化创新型企业,则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影响,这表明地理邻近通过对技术邻近的强化效应来间接影响企业创新。Agrawal等(2008)通过建立知识生产函数,对地理邻近和社会邻近在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两个维度的邻近对知识获取的影响起相互替代作用。Emanuela等(2012)以欧洲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拓展的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多维邻近性对地区间知识溢出的交互影响进行探讨,得出结论:地理、组织、技术和社会邻近均独立对地区间知识溢出产生显著正影响,其中以技术邻近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每两种邻近组合对知识溢出的交互影响均表现为互补效应。

总之在西方,“多维邻近性与创新”论题已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但研究尚不成熟:(1)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界定清晰的多维邻近概念框架(Boschma,2005;Carrincazeaux,2008),不同邻近概念之间相互交叉以及同一种邻近性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的称谓等现象较为常见(Knoben,Oerlamans,2006);(2)邻近性对创新尤其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尚缺乏清晰的阐释和深入探讨,从动态演变视角探讨邻近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很少见(Knoben,Oerlamans,2006;Boschma,2005,2011);(3)从交互视角探讨多维邻近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Oerlemans,2005;Carrincazeaux,2008)。

1.2.2 国内研究综述与不足

国内对于“多维邻近与创新”论题的专门研究非常缺乏,一些学者从单一的地理邻近视角分析了其对企业(产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汪涛、曾刚(2008)从单一地理邻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上海浦东高技术企业创新合作伙伴的空间分布状况,对地理邻近在本地层面和区域层面上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探讨,并得出在本地层面影响甚微而在区域层面发挥一定作用的结论。王缉慈(2005)在回顾国外有关产业集聚与邻近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及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实例后指出,为提高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地理邻近,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产业联系的形成与增强,既包括近距离的联系,也包括关系邻近而地理距离遥远的产业联系。李福刚、王学军(2007)从知识流动和集体学习视角,对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指出地理邻近是“距离产生美”,太多或太少的地理邻近对集体学习和区域创新都不利。李琳、杨军(2012)从解析单一永久性地理邻近效应论的缺陷入手,探析了永久性地理邻近和临时性地理邻近在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不同阶段的动态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在合作创新的初中期,永久性地理邻近起主导作用,而在中后期则是临时性地理邻近发挥主导作用。李琳、梁瑞(2011)从分析临时性地理邻近提出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临时性地理邻近在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时间和场所,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下临时性地理邻近效应的实现机制。韩宝龙、李琳(2010)在简析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地理邻近与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的3个假设;以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地理邻近对高新区创新绩效产生正的影响且正影响呈边际报酬递减特征;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尚不存在过度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抑制作用。李琳、郑刚(2012)解析地理邻近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学研合作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明显,高技术企业对地理邻近的依赖性明显弱于传统技术企业,大型企业弱于中小型企业。李琳、韩宝龙(2013)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前导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级软件园区软件产业集群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影响呈“S”形阶段特征,而区间地理邻近对创新影响呈边际报酬递减的正效应。

以上文献或者仅从单一的地理邻近视角出发分析其对企业(产业集群或区域)创新的影响,或者虽然提及了除地理邻近之外的其他维度邻近性,但仅仅作为辅助说明地理邻近的影响效应的附带因素而出现,没有或很少探讨除地理邻近之外的其他维度邻近性对创新的影响机理。对于“多维邻近与创新”论题的专门研究较为罕见,仅检索到6篇相关文献。何明升、徐占忱(2007)从生成论视角探讨区域集群创新的生成机理,认为区域集群主体基于丰富的地理、社会和行业接近性所生成的互动网络是创新产生的基础,它纾解了主体间知识转移的障碍,使集群整体层面呈现出协调进化特征,而个体关系层面的竞争和合作催生了创新的“涨落”效应,由此推动创新的不断生成演进。李琳、韩宝龙(2009)在对现有西方文献中多维邻近性概念进行梳理并解析其概念模糊性的基础上,依据概念界定的有效性和可度量性,从组织合作视角将多维邻近性划分为三大类,即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和认知邻近性,进而尝试着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组织合作中的多维邻近概念框架。李琳、熊雪梅(2012)探析了地理邻近、组织邻近、认知邻近及三种邻近形式的组合在集群外部知识获取与创新中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认知邻近是集群外部知识获取的必要条件,地理邻近既不是充要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组织邻近是集群外部知识获取的重要协调机制;三种邻近性的有效组合可以减小单一邻近的负效应,促进集群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创新。李琳、韩宝龙(2011)解析了地理邻近、认知邻近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据此提出4个待验假设;进而以我国国家级软件产业园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为前导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待验假设进行双重递进检验。结果显示: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地理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负的影响,但负影响递减;认知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正影响;集群外部知识的获取有利于集群创新绩效提升;集群直接创新投入也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但边际报酬递减。李琳、杨田(2011)解析了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选取我国6大汽车产业集群的12家典型汽车生产集团近5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地理邻近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产生正效应;纵向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产生负效应,而横向组织邻近为正效应;地理邻近与纵向组织邻近对集群创新绩效影响呈替代关系,与横向组织邻近呈互补关系。王庆喜(2013)考察了地理邻近和技术邻近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省际知识溢出效应,得出结论:地理邻近和技术邻近均对省际知识溢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技术邻近的效应略高,而两者的交互效应并没有显著增强。

总之,国内对于“多维邻近与创新”论题的专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与关注的热度明显滞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