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数据”:民国证券市场之量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当代中国的历史可谓是一部中华民族向西方学习以求寻得复兴之路的奋斗史。金融行业的现代化无疑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产物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内国新式银行的出现及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内国新式银行的出现和壮大第一次使得普通民众可以以有限的资金参与到金融市场(即小额储蓄)中,享受到金融服务。并且,这些现代的内国银行把旧中国十分有限的资本集中起来,贷款给新式企业,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学者们对于新式银行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所起的作用一般都予以积极肯定。

而对于证券交易所在中国的设立,学者中持负面评价者居多。原因有三:第一是在证券交易所出现之初,即在1921年,上海就出现了“信交风潮”,大量交易所及信托公司设立又很快倒闭,许多人因投机交易所而破产。另外,投机性也是证券交易所存在的特征之一。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交易所成了满足中国人的“赌博性”而设立的另类赌场。其二,证券交易所设立的目的之一是成为企业进行融资的金融市场。然而,民国时期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而所谓的“股票”也更类似于带有固定利率的公司债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流通的主要是政府债券,因此其成为民国政府的公债市场,而不是企业的融资场所。其三,由于意识形态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大陆历史学者认为国民党政府的公债市场理所当然比较“邪恶”,它的壮大不但促进整体利率“上升”使得私有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而且国民政府从市场所筹得的资金,当然会有一部分用于对付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作者在美读博期间,对民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对证券交易所及其后演变成的公债市场情有独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种新型的金融组织形式在中国近代的发展。本书的写作目的并非是进入有关证券交易所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起着积极还是消极作用的定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赞成或反驳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结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收集大量在证券交易所上交易的标的物的价格及交易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及结合前人的定性研究,以期能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不限于反映证券市场尤其是公债市场自身的发展,作者期望这些发现也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

本书的部分篇章基于作者及合作者的研究论文,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在论文及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曾得到过许多人的建议和帮助,在此我表示感谢。特别要感谢我的论文合作者Chun-Yu Ho (上海交通大学)及李雪山(我的学生)。还要感谢在我的写作中给予指导的许多前辈,包括 Loren Brandt (多伦多大学)、Ann Carlos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James Kung (香港科技大学)、Debin Ma(伦敦政经学院)、Robert Margo (波士顿大学)、Tom Rawski (匹兹堡大学)、 Peter Temin (麻省理工学院)和朱荫贵(复旦大学)等等。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以下讲座及会议并给我的论文提出宝贵建议的参会人员, 讲座(seminar)包括复旦大学、上海财大、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会议包括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and 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 2009、 the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10、 the Asian Historical Economics Conference 2010、 the Economic History Society Annual Meeting 2010。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助研们包括李雪山、沈然、木卡代斯、童艳艳及唐雨璐,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帮助,我的写作进度将大大减缓。此书的出版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71403058)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尽量仔细,避免错误和遗漏。但是尽管如此,疏漏及错误还是在所难免,对此作者文责自负。致阅读此书的读者,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发现疏漏及错误,请不吝赐教,我的邮箱地址是:danli1981@fudan.edu.cn。

李丹
2016年7月2日
于复旦大学11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