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注疏彙校》雜記
杜澤遜
【内容提要】《尚書注疏》自宋代國子監刻單疏本、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八行本、宋魏縣尉宅刻九行本、元刻十行本,至清嘉慶阮元刻附《校勘記》本,版本甚多,其間輾轉校刊,文字多異。阮元《校勘記》在當時集其大成,堪稱里程碑,但限於條件,宋元刊本多未親校,明清刊本亦校之未盡,亟待補校。本文在彙校之餘,對各本是非、前賢舊説,多有訂補,共計四十一條。
【關鍵詞】《尚書注疏》 校勘 版本
前記:2012年3月,澤遜率門生着手《十三經注疏彙校》,以《尚書注疏》爲起首,歷二載初畢,又一載審訂成稿,交中華書局付排,問世有日矣。所校之本十九種:一、唐石經本;二、宋刻單疏本;三、宋刻八行本;四、李盛鐸舊藏宋刻經注本;五、宋王朋甫刻經注釋文本;六、宋刻纂圖互注本;七、宋福建魏縣尉宅刻本;八、蒙古平水刻本;九、宋魏了翁《尚書要義》;十、清乾隆武英殿仿刻元相臺岳氏刻本;十一、元刻明修十行本;十二、明永樂刻本;十三、明嘉靖李元陽福建刻本;十四、明萬曆北京國子監刻本;十五、明崇禎毛晉汲古閣刻本;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十七、清乾隆内府鈔《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十八、清乾隆内府鈔《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十九、清嘉慶阮元南昌刻本。工作底本則取版面清整、文字規範、内容全備之北監本。又彙集前賢校勘記十五種:一、清顧炎武《九經誤字》;二、日本山井鼎、物觀《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三、清乾隆武英殿刻《尚書注疏》附《考證》;四、清浦鏜《十三經注疏正字》;五、清乾隆王太岳等《四庫全書考證》;六、清乾隆《四庫全書薈要》附案語;七、清盧文弨《羣書拾補·尚書注疏考正》;八、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校記甲》);九、清嘉慶阮元南昌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校記乙》);十、清汪文臺《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識語》;十一、清乾隆武英殿仿刻元相臺岳氏刻《相臺五經》附《考證》;十二、清孫詒讓《十三經注疏校記》;十三、民國劉承幹《尚書正義校勘記》;十四、民國張鈞衡《尚書注疏校勘記》;十五、日本倉石武四郎、吉川幸次郎等《尚書正義定本》附《校勘記》。校勘之餘,每有商榷,别紙記之,積久盈帙。前撰札記數篇刊於雜誌,[1]續有所得,今撰爲《〈尚書注疏彙校〉雜記》。丙申大暑。
目次:(一)李盛鐸藏宋本用字獨與宋魏縣尉宅本同者;(二)李盛鐸藏宋本或與日本古寫本合;(三)宋刊八行本之誤;(四)宋刊八行本脱字;(五)宋刊八行本改通假字爲通行字;(六)《要義》與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一致;(七)宋魏縣尉宅本倒文;(八)蒙古平水本與單疏本、八行本似近而與魏縣尉宅本不近;(九)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改通假字爲通行字;(十)蒙古平水本脱文;(十一)蒙古平水本誤與元十行本同;(十二)十行本與宋魏縣尉宅本近;(十三)十行本釋文脱十六字;(十四)李元陽閩本之校正;(十五)閩本脱字;(十六)北監本因閩本漫漶而致誤;(十七)北監本據《周禮》改《尚書》疏文;(十八)北監本文字規範之例;(十九)毛本校改與宋本合;(二十)殿本理校例;(二十一)殿本用監本修板爲底本而致誤;(二十二)殿本斷句之誤;(二十三)《四庫全書薈要》本之校讎;(二十四)顧炎武校石經誤用補本;(二十五)山井鼎、阮元之誤;(二十六)盧文弨所稱“石經”當爲漢石經,非唐石經;(二十七)盧文弨、阮元誤信山井鼎所校足利宋本;(二十八)盧文弨所據監本爲修板;(二十九)盧文弨未校殿本;(三十)阮元所見十行本似較劉盼遂藏十行本早;(三十一)阮元所用明監本爲修板;(三十二)阮元《校記甲》用山井鼎《考文》而誤者;(三十三)阮元《校記甲》襲用浦鏜《正字》;(三十四)阮元理校例;(三十五)阮元失校;(三十六)阮元《校記甲》之非;(三十七)阮元南昌本《校記乙》之遺憾;(三十八)阮元《校記乙》刻誤;(三十九)張鈞衡《尚書注疏校勘記》摘句之誤;(四十)《定本校記》之非;(四十一)《十三經注疏彙校》與《敦煌經部文獻合集》可互補
(一)李盛鐸藏宋本用字獨與宋魏縣尉宅本同者
《召誥》監本卷十五第二頁十七行經文:“越三日庚戌。”“戌”字,宋刊八行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蒙古平水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作“戍”,李盛鐸藏宋本、宋魏縣尉宅本均作“”。同頁十八行注:“三日庚戌。”“戌”字,宋刊八行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閩本作“戍”,李盛鐸藏宋本、宋魏縣尉宅本作“”,十行本作“戊”。又第三頁第一行注:“庚戌五日。”“戌”字,宋刊八行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作“戍”,李盛鐸藏宋本、宋魏縣尉宅本作“”。又第七行疏:“三日庚戌。”第八行疏:“庚戌五日。”“戌”字,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閩本作“戍”,宋魏縣尉宅本作“”。是李盛鐸藏宋本作“”,獨與宋魏縣尉宅本近也。
(二)李盛鐸藏宋本或與日本古寫本合
《召誥》監本卷十五第十二頁二行孔傳:“配上天而爲治。”“上天”,李盛鐸藏宋本作“大天”。《定本校記》云:“配大天而爲治。九條本、内野本、神宫本、足利本如此。清原宣賢手抄本引家本亦然。注疏本‘大’作‘上’,似非。”則李盛鐸藏宋本與日本古寫本合。檢纂圖互注本、宋王朋甫本、岳本孔傳皆作“上”,與注疏本合,而注疏本疏文凡二見,經文之疏作“大天”,與孔傳不合。孔傳之疏作“上天”,與孔傳合。盧文弨云當作“大”,阮元云“大”字誤。莫衷一是。按:孔安國傳以“上天”釋“皇天”。孔穎達疏則以“大天”釋“皇天”。二釋不同。故孔疏於經文之疏作“大天”,不足以證明僞孔傳之“上天”爲誤。至孔穎達疏於孔傳之疏作“上天”,是沿僞孔傳而作疏,足證孔傳原作“上天”也。李盛鐸藏宋本、日本古本孔傳作“大天”,恐誤,乃據孔疏改僞孔傳。至於宋刊八行本經文之疏作“上天”,“上”字粗黑,乃挖版,亦據孔傳及傳文之疏改經文之疏,不可從。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據阮校改孔疏“大天”爲“上天”,非。
(三)宋刊八行本之誤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五頁十三行疏:“王制有連屬卒伯也。”又十四行疏:“固非卒及連屬也。”二“卒”字,宋刊單疏本作“卒”,宋刊八行本作“率”。按《王制》:“五國以爲屬,屬有長。十國以爲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爲卒,卒有正。”宋刊八行本作“率”,皆形誤。“卒伯”,宋魏縣尉宅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阮本皆誤作“率伯”。“非卒”,獨宋刊八行本誤“非率”。黄懷信先生點校本皆沿宋刊八行本誤“率”。蒙古平水本、監本、毛本、殿本皆作“卒”,不誤。阮本作“率伯”、“非卒”。其“率伯”,阮元《校記甲》云:“《王制》有連屬卒伯也。卒,十行、閩本俱作率。”《校記乙》則不出此條,殆以“率”爲是,而“卒”爲非也。
(四)宋刊八行本脱字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八頁三行疏:“亨,訓獻也,獻是奉上之辭。”宋刊八行本無“獻也”二字,宋刊單疏本、蒙古平水本、宋魏縣尉宅本、十行本、永樂本均有。此係宋刊八行本脱文。黄懷信先生本依宋刊八行本,亦無此二字,且未出校記。
(五)宋刊八行本改通假字爲通行字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三頁四行疏:“於時周公初造基址。”同頁十三行疏文:“謂初始營建基址。”“基址”,宋刊單疏本均作“基趾”,宋刊八行本均改“基址”。“趾”實通“址”,不煩改易。十行本修板、閩本、監本、毛本、殿本均作“址”。唯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阮本各本“初造基址”作“趾”,“營建基址”作“址”,未能劃一。揆其原始,皆當作“趾”。
(六)《要義》與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一致
《無逸》監本卷十六第二十三頁十六行疏:“王肅讀辟爲辟,扶亦反。”“扶亦反”三字,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要義》均作雙行小字,爲疏中之注。以後各本則與疏文無别。是誤以疏文之注與疏文同也。
(七)宋魏縣尉宅本倒文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頁五行疏:“王與周公雖與相俱行。”“與相”二字,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蒙古平水本作“相與”,宋魏縣尉宅本作“與相”,十行本以下各本與宋魏縣尉宅本同。按:盧文弨、阮元皆以“相與”爲是,則宋魏縣尉宅本始誤倒。蒙古平水本與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同,皆不誤,是可重也。
(八)蒙古平水本與單疏本、八行本似近而與魏縣尉宅本不近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二頁一行疏:“周禮上公五百。”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蒙古平水本“百”下有“里”字。宋魏縣尉宅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監本、毛本無“里”字,其脱自宋魏縣尉宅本始。蒙古平水本不脱,是與宋魏縣尉宅本不近。殿本補“里”字,與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蒙古平水本同,可貴。
(九)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改通假字爲通行字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二頁一行疏:“我王心德,汝所徧知。”“徧”,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作“偏”,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十行本作“徧”,以後各本皆作“徧”。按:《漢書·禮樂志》:“海内偏知上德。”王念孫《讀書雜志》云此“以偏爲徧”。《墨子·非儒》:“運施周偏。”王念孫謂“偏”是“徧”之借字(《讀書雜志》)。則“汝所偏知”即“汝所徧知”,不必改字也。
(十)蒙古平水本脱文
1. 《召誥》監本卷十五第十七頁一行疏:“此篇所云惟勤修敬德。故云修敬德則有智,則常吉,則歷年。”蒙古平水本脱“故云修敬德”五字,他本有。
2.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頁一行疏:“厥既得卜則經營是召公先相宅則卜之。”平水本脱“則經營是召公先相宅”九字。各本有。
(十一)蒙古平水本誤與元十行本同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三頁十行疏:“於爲人父不能自愛其子。”“自”,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毛本作“字”。按:經文:“于父不能字厥子。”孔傳:“於爲人父不能字愛其子。”均作“字”,蒙古平水本作“自”,誤。十行本、閩本、監本、殿本均作“自”,與蒙古平水本同誤。毛改“字”,與宋本同,可貴。
(十二)十行本與宋魏縣尉宅本近
《君奭》監本卷十六第三十二頁十六行疏:“故閎、散、泰、南宫皆氏。”“氏”字魏縣尉宅本、十行本俱訛“是”。阮本亦作“是”。
(十三)十行本釋文脱十六字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三頁三行釋文:“陸云:乃洪治同。一本作周公乃洪大誥治。”按:《經典釋文》作:“乃洪大誥治,直吏反。注及下‘其治’、‘民安治’、‘用安治’同。一本作周公乃洪大誥治。”十行本脱“大誥”至“用安”十六字,永樂本、閩本、監本沿其脱。毛本補之,殿本從毛。阮本從十行本出,亦脱十六字。其《校勘記》未出校。北大出版社《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未補。纂圖互注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有此十六字。澤遜按:“其治”,見下“冒聞于上帝,帝休”孔傳:“天美其治。”“用安治”見下“用保乂民”孔傳:“用安治民”。唯“民安治”檢之不得。“惟民其康乂”孔傳:“惟民其皆安治。”或即“民安治”所出。或以“其治民安、治用安、治同”斷句,可謂一無是處。黄懷信先生以“其治民,安治,用安治”斷句,亦不妥。
(十四)李元陽閩本之校正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八頁五行疏:“我聞古遺言曰。”“古”,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同。十行本、永樂本作“名”,當係形誤。李元陽本從元刊明修十行本出,而改“名”爲“古”,與宋本合。
(十五)閩本脱字
《酒誥》監本卷十四第二十三頁十八行注:“今往使妹土之人。”“往”下,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舊藏宋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岳本、十行本、永樂本均有“當”字,與疏合,閩本脱,監本、毛本、殿本沿閩本。盧文弨云毛本脱“當”字。實閩本始脱也。
(十六)北監本因閩本漫漶而致誤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五頁二行疏:“言王之留己乃爲祀事。”“祀”,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作“此”。監本誤“祀”。檢閩本“此”字漫漶,乃監本致誤之由也。毛本從監本出,而改正爲“此”,知另據舊本校勘也。殿本亦從監本出,而改“祀”爲“此”,蓋受毛本啟發。
(十七)北監本據《周禮》改《尚書》疏文
《召誥》監本卷十五第十二頁十三行至十四行疏:“周禮大司徒云”以下引《周禮》“日景”之“景”字凡六見,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俱作“影”。監本改作“景”,毛本、殿本沿監本。盧文弨云:“唐人引經,多用近世字,不盡依本書。後人乃據本書改正之。”阮元云:“景,宋板、十行、閩本俱作影,下同。按:《周禮》作景。”此監本據《周禮》改《尚書正義》也。依陳垣他校法之例,當改“景”。依盧文弨説則不必改。此可見監本校讎之不苟,非僅重刻已也。
(十八)北監本文字規範之例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頁二行經文:“奉答天命。”“答”,唐石經、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藏宋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岳本、十行本、永樂本、李元陽本、毛本、阮本均作“荅”。唯監本改作“答”,殿本從監本。又《顧命》監本卷十八第三十七頁十八行經文:“用答揚文武之光訓。”“答”,唐石經、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舊藏宋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蒙古平水本、岳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阮本均作“荅”,唯監本改“答”,毛本、殿本從監本。又同上三十八頁二行經文:“答曰:眇眇予小子。”“答”,唐石經、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舊藏宋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蒙古平水本、岳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阮本皆作“荅”,唯監本改“答”,毛本、殿本從監本。《洛誥》、《顧命》監本、殿本一致,可見皇家刊本之嚴謹,亦可見明清至近代“答”、“荅”二字規範之軌跡。毛本於《顧命》從監本作“答”,於《洛誥》則作“荅”,不從監本。似可見毛本用字之規範在監本、殿本之下。余與門生校《十三經注疏》,於異形異體字認定甚嚴,必須二字音義全同。“答”、“荅”二字音義不全同,因而出校記,良有以也。《辭源》(1979年版)於“荅”字下有“當、對”義項,書證爲《洛誥》“奉荅天命,和恒四方”。於“答”字下有“應對”義項,書證爲《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蓋所據爲毛本,不知唐石經、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藏宋本、宋王朋甫本、纂圖互注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岳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兩處均作“荅”,監本、殿本均作“答”也。版本校讎之於辭書編纂,其用亦不可輕也。
(十九)毛本校改與宋本合
1.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八頁四行疏:“以小人難保也。”“保”,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作“安”。十行本、閩本、監本作“保”。是從十行本始誤爲“保”。毛本改“安”,與宋本合。殿本從毛。按:《康誥》篇此類頗多,舉此一例。
2.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二頁十四行疏:“便就君位於周。周,洛邑。”“洛邑”上,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有“謂”字。浦鏜《正字》云:“監本脱‘謂’字。”阮元《校記甲》云:“十行、閩、監俱脱‘謂’字。”毛本補“謂”字,與宋本同。可見毛本校讎之功。
3.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四頁十二行疏:“王意以禮留我。”“禮”,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作“此”。十行修板作“礼”,形近之訛,閩本改“礼”爲“禮”,監本從閩本。毛本改“此”,與宋本合。若毛不見宋本或校宋本,當不至此。又,從“此”到“礼”,再到“禮”,可見訛誤之跡,若以礼、禮爲異體,不出校記,則訛誤之跡全滅矣。余與門生校《尚書注疏》,以礼、禮每多互用,不勝其繁,列入異體字表。即此例觀之,亦有其害也。
4.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五頁八行疏:“謂周家後世子孫,有德之王,被人恭敬推先王,戒成王使爲善政。”“先王”之“王”,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作“已”,屬下讀。十行本、閩本、監本俱誤“王”。浦鏜、盧文弨、阮元皆指“王”誤。毛本改“王”爲“已”,與宋本合,當有依據。殿本仍監本之誤。
(二十)殿本理校例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三頁十二行疏:“既人罪由教而致。”殿本“由”下加“不”字,其前自單疏以下各本均無“不”字。依文義當有“不”字。黄懷信先生本亦據殿本補“不”字。
(二十一)殿本用監本修板爲底本而致誤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頁一行經文:“以予小子揚文武烈。”“揚”字,殿本作“楊”。浦鏜《正字》:“揚,監本誤楊。”阮元《校記甲》:“揚,監本誤楊。”阮襲浦説而不注來歷。按:萬曆監本實作“揚”,不誤。浦據修板,誤爲“楊”,殿據修板重刻,亦誤“楊”。阮氏據校者似亦爲監本修板,故沿浦説而不察也。
(二十二)殿本斷句之誤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八頁六至七行釋文,殿本斷句:“王賓絶句。殺禋絶句一讀。連咸格絶句。”澤遜按:經文“王賓,殺禋,咸格。”釋文謂“王賓”斷句,“殺禋”斷句,一讀連“咸格”斷句,謂“殺禋咸格”爲一句也。“一讀連咸格絶句”爲一句。“一讀”謂另一種讀法,殿本以“一讀”屬上句,誤。余與門生從事《十三經注疏彙校》,以北監本爲底本,而移殿本句讀於監本,爲便於摘句也。殿本斷句不能無誤,均照用不改,如是方可取信於人也。
(二十三)《四庫全書薈要》本之校讎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十九頁十四行疏:“上篇序云周公先相宅。”“周公”,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作“召公”。按上篇指《召誥》,其序云:“使召公先相宅。”知“召”字是。十行本、永樂本、閩本、監本、毛本、殿本俱訛“周”。《薈要》依殿本謄寫,改“周”爲“召”,可知其校讎不苟也。又物觀《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云:“宋板周作召。”不置可否。盧文弨則以爲“召”是而“周”非。阮元亦云“周”字誤。知物觀之法主客觀,而盧、阮則借物觀所指宋板作“召”,進一步判斷作“召”是。死校、活校之别也。
(二十四)顧炎武校石經誤用補本
《召誥》監本卷十五第二頁十七行經文:“太使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阮元《校記甲》:“顧炎武曰:‘功,石經誤作公。’按今石經作‘攻’。顧説非也。”《校記乙》同。澤遜按:唐石經此字左下角損缺,明人補刻誤作“公”,知顧炎武所據拓本爲割裱嵌入補刻者。陝師大本亦已嵌入,作“公”,割嵌之跡尚存。張氏皕忍堂本據原石全拓本摹刻,此字作“攻”,僅左下角一横爲雙鉤,最爲真實可信。余校《尚書注疏》,石經用張本,專家建議用陝西人民出版社《十三經辭典》附録拓本,即由内人重校之。唯陜本之嵌入補刻文字,驟難區别,仍需張本參校。因約定,陜、張二本共有者入校,以陜本爲準,陜本有張本無者概不濫入。其陜本全張本殘之字,倘有異文,則以張本爲準,陜本必爲補刻也。張本嚴謹可嘉,唯當時已有影印之法,倘張氏用原拓全本分頁影印,補刻之石亦影印附後,不與原本相混,較之雕版,則用力少而功用大。蓋人間之事往往如此,立功心切,多事勞作,反不如省簡者爲愈也。武英殿刻《十三經注疏》,删去疏前起訖語,更有不通,另加一語,皆爲蛇足,多勞反失也。余每語諸生:“古籍整理工作者應管住你的手。”即此意也。
(二十五)山井鼎、阮元之誤
《君奭》監本卷十六第三十四頁一行經文:“誕將天威。”毛本同。山井鼎云:“誕將天畏,[古本]作誕畏天畏。”其摘句誤“天威”爲“天畏”。阮元《校記甲》:“誕將天威,古本作誕將天畏。”《校記乙》同。阮用山井鼎説,而誤“畏”爲“將”。盧文弨不誤。
(二十六)盧文弨所稱“石經”當爲漢石經,非唐石經
1. 《無逸》:“乃逸,乃諺,既誕。”唐石經同。盧文弨云:“石經作乃劮,乃憲,既延。”乃漢石經,非唐石經也。
2. 《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盧文弨云:“洛,石經作雒。”今按盧氏指漢熹平石經《尚書》殘石,唐石經作“洛”。盧校有稱“漢石經”,有稱“石經”,皆當指漢石經。
(二十七)盧文弨、阮元誤信山井鼎所校足利宋本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九頁五行疏:“聖人爲政,務在知人。”“知”,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作“和”,甚是,即下經文“和恒四方民居師”之“和”也。十行(元刊)本誤爲“知”,形近所致,以下各本從十行本。日本足利藏宋刊八行本誤“和”爲“化”,義相通,而非其原貌,當係修板臆改。山井鼎《考文》云:“宋板‘知’作‘化’。”盧文弨《拾補》改毛本“知”爲“化”,下注“知”字,意謂“化”是而“知”非。阮元《校記甲》:“‘知’宋板作‘化’,是也。”《校記乙》同。是皆誤信山井鼎所校足利宋板也。
(二十八)盧文弨所據監本爲修板
《酒誥》監本卷十四第二十五頁十六行疏:“明爲互矣。”“互”,蒙古平水本、殿本作“君”。盧文弨《拾補》“監本改互爲君字,非。”按:監本實作“互”,即殿本作“君”推之,則盧所見爲監本修板,作“君”,殿本亦從監本修板作“君”,皆誤。
(二十九)盧文弨未校殿本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九頁三行疏:“爲見事有善而須德法。”“見事”下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毛本、殿本均有“之速事”三字。浦鏜云:“毛本‘見事’下誤衍‘之速事’三字。”盧文弨《拾補》云:“毛本‘事’下衍‘之速事’三字。各本無。”盧謂“各本無”,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四本自未見,即殿本亦未校也。蓋自十行本脱“之速事”三字,閩本、監本沿其脱,獨毛本補入,與宋本合,殿本又沿毛本。浦鏜、盧文弨皆誤判。倘見宋刊各本,則持論或不如是。校書之事貴在多見舊本,此亦其例。
(三十)阮元所見十行本似較劉盼遂藏十行本早
1.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一頁十七行疏:“以六州之衆悉求歸周。”“求”,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毛本、阮本作“來”,是。阮元未出校。又阮刊作“來”,則阮元所見十行本作“來”。劉盼遂藏十行本此頁修板,作“求”,則誤“求”從十行修板始。閩本、監本從十行本修板作“求”。毛本改“來”,與宋本合,可貴。即此可知阮元所見十行本刷印早於劉盼遂藏本。
2.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九頁十二行疏:“於是成王元年。”“於”,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作“歲”,阮《校記甲》云:“宋板、十行俱作歲。”阮刊本作“歲”。是阮所見十行本作“歲”,與永樂本同,是元十行本舊貌。劉盼遂本此頁修版,作“於”,閩本、監本、毛本從修板作“於”。則阮所見十行本似早於劉盼遂藏十行本也。又殿本改“於”爲“歲”,與宋本合,足見校勘精審。
3.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四十頁十行疏:“故安於此摠結之。”“安”,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永樂本、毛本、殿本、庫本、阮本作“史”,是也。阮元《校記甲》云:“史,監本誤安。”阮刻從十行本出,作“史”,《校記甲》但云“監本誤安”,永樂本亦作“史”。則阮所見十行本作“史”。劉盼遂藏十行本此頁修板,作“安”,知誤“史”爲“安”自十行修板始,形近誤也。閩本、監本從十行修板作“安”,均誤。浦校、阮校皆指監本誤“安”,不知十行修板已誤,閩本沿之,監本又沿閩本也。毛本改“安”爲“史”,與宋本合,可見其校勘之功。即此例似亦可見阮元所見十行本早於劉盼遂藏十行本也。
(三十一)阮元所用明監本爲修板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四頁九行疏:“慎去刑罰。”浦鏜《正字》:“慎字監本誤。”阮《校記甲》:“‘慎’,監本誤作‘傎’。”則浦鏜、阮元所見監本皆修板致誤。萬曆原板固作“慎”也。
(三十二)阮元《校記甲》用山井鼎《考文》而誤者
1.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七頁十一行注:“惟曰不奉上。”山井鼎《考文》:“惟曰不奉上,古本下有‘矣之’二字。”阮元《校記甲》:“惟曰不奉上,古本下有‘之矣’二字。”“之矣”當依《考文》作“矣之”,阮元《校記甲》誤倒。蓋涉下一條“不可治理,下有‘之矣’二字”而誤。
2.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五頁十五行注:“所以君土中。”“君土中”,宋刊八行本、李盛鐸舊藏宋本、宋王朋甫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岳本作“居土中”。毛本作“居王中”。山井鼎《考文》:“所以居王中。正德、嘉、萬三本‘居王中’作‘君土中’。”物觀《補遺》:“古本、宋板作‘居土中’。”阮元《校記甲》:“所以居王中。居王中,古、岳、宋板、閩本作‘居土中’,是也。十行、葛、正德、嘉、萬俱作‘君上中’,亦非。”“君上中”,依《考文》及十行本、閩本、監本實爲“君土中”,《校記甲》誤。南昌本正文作“君土中”,《校記乙》摘句則作“君上中”,且云“古本、岳本、宋板、閩本‘君上中’作‘居土中’。”“上”亦均“土”之誤。此阮元用山井鼎《考文》而誤“土”爲“上”,且一誤再誤者也。
(三十三)阮元《校記甲》襲用浦鏜《正字》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三十二頁十一行疏:“理猶自未能定於尊禮。”浦鏜《正字》:“猶,監本誤狷。”阮元《校記甲》:“猶,監本誤作狷。”按:北監本初印實作“猶”,不誤。殆浦鏜所見爲修板,誤作“狷”。阮元《校記甲》徑襲之耳。凡浦鏜謂監本誤某,阮元《校記》多襲之,不知浦鏜所見爲修板,非監本之舊。今不俱列。
(三十四)阮元理校例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四頁十七行注:“及外庶子其有不循大常者。”阮《校記甲》:“及外庶子。按:此四字於本節經意無當,疏亦無釋,疑衍文。”《校記乙》同。此理校例也。
(三十五)阮元失校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二十五頁十七行疏:“即教以大克羞耇。”“耇”,十行本、永樂本、阮本作“者”。按經文云:“爾大克羞耇惟君。”疏作“者”字誤。阮本從十行本出,故誤“者”。閩本從十行本出,而改“者”爲“耇”,甚可貴。監本、毛本沿閩本,均不誤。阮元《校記甲》乃以毛本爲底本,以校十行本、閩本、監本,此不出校記,乃失校也。阮刊既誤,又不出校記,則讀者沿誤而不知矣。北大出版社《十三經注疏》本改正,可喜。
(三十六)阮元《校記甲》之非
《康誥》監本卷十四第十八頁十八行疏:“嗚呼封,常修己以敬哉。”“常”,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宋魏縣尉宅本、蒙古平水本、十行本、永樂本、閩本、毛本、殿本、阮本均作“當”,與孔傳合。阮元《校記甲》云:“常修己以敬哉,常,閩本誤當。”阮説誤。浦鏜云:“當,監本誤常。”是也。又阮元《校記甲》底本爲毛本,此摘句爲北監本,殆以毛本、閩本同,然則宜曰:“十行、閩、毛均誤作當。”以三本阮均校之,不宜專糾閩也。
(三十七)阮元南昌本《校記乙》之遺憾
《洛誥》監本卷十五二十六頁九行疏:“配亨廟庭。”“庭”,十行本、永樂本、阮元本作“廷”。阮元《校記甲》云:“十行本作廷,是也。”南昌本以十行本爲底本,作“廷”,不出校記,殆以爲“廷”既是,則他本異文,不必出校記也。澤遜按:“廟廷”、“廟庭”通用,宋刊單疏本、宋刊八行本、蒙古平水本、宋魏縣尉宅本均作“廟庭”,十行本作“廷”,閩本、監本、毛本、殿本復作“庭”。知十行本臆改,非疏文原貌,仍以“庭”爲是。南昌本既不出校記,則讀者不復知古本盡作“庭”也,亦不知閩本、監本、毛本、殿本均作“庭”也。俞樾謂阮元《校記》“使人讀一本如遍讀諸本”,此則不然也。今日中華書局等出版點校本,有通例云“底本不誤校本誤者,不出校記”,殆阮元南昌本校勘記即如是,而所謂是與非是,盡在一人之判斷,或顛倒之,實難避免,余謂仍以出校記爲宜也。
(三十八)阮元《校記乙》刻誤
《召誥》經“王末有成命”,毛本“末”誤“未”,他本不誤。阮本亦作末,而所附校記誤爲“未”,殆沿阮元《校記甲》之誤,因《校記甲》底本爲毛本,作“未”。今於《彙校》中“未”字下加“(末)”以注明之。
(三十九)張鈞衡《尚書注疏校勘記》摘句之誤
《酒誥》監本卷十四第二十二頁四行疏:“邗晉應韓。”“邗”,十行本、永樂本作“”,阮本作“邗”。張鈞衡《校記》云:“邘晉應韓,阮本‘邘’作‘邗’,誤。”張校摘句爲永樂本,當作“晉應韓”,“”誤作“邘”。
(四十)《定本校記》之非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八頁七行疏:“謂所貢篚多而威儀簡也。”阮本“謂所”作“所謂”。《定本校記》云:“謂所二字疑倒。”顯受阮本影響。按:全句云:“其禮之儀不及物,謂所貢篚多而威儀簡也。”“所貢篚多而威儀簡”乃釋“儀不及物”者,“謂所”二字不誤。阮本偶誤倒耳。
(四十一)《十三經注疏彙校》與《敦煌經部文獻合集》可互補
《洛誥》監本卷十五第二十九頁十八行注:“成王順周公之意,請留之自輔。言公當朋安我童子,不可去之。”阮元《校記甲》:“不可去之,據疏似無‘之’字,或當作‘不可去也’。”《校記乙》同。《定本校記》:“不可去之,敦煌本、内野本、神宫本無‘之’字。”澤遜按:《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第一册(許建平撰)三百十七頁十行録有此文(據伯二七四八),第三四二頁校記云:“去,甲卷(斯六〇一七)下有‘也’,刊本下有‘之’。”據此可見,阮元據疏文“不可去也”,揆以文意,指出孔傳“不可去之”當作“不可去”或“不可去也”。“不可去”與伯二七四八合,又與日本内野本、神宫本合。“不可去也”則與斯六〇一七合。此所謂“後得古本證之往往良是”者也。《合集》與《彙校》所録阮元《校記》、《定本校記》合觀,足以見敦煌本之可貴,亦可證阮校之高明。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文獻所)
[1] 《〈十三經注疏彙校〉劄記》,《文史》2014年第1期;《〈十三經注疏彙校〉續記》,《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待出版;《〈十三經注疏彙校〉三記》,《經學論壇》第一輯,待出版;《〈十三經注疏彙校〉四記》,《先秦文學與文化》第五輯,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