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3
理清自己,再去“北上广深”
毕业季,人往高处走。不少同学想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寻找更多机会。满怀斗志的同学,漂泊在外、充满新奇的同时,也会担心自己能否闯出一片天地。毕竟大城市人才济济,机会多的同时,就业压力也会更大。
但是,任何地方都有生存和发展得比较好的人群,所以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个城市,而是先把自己的能力准备好。
年轻,有冲劲,什么都愿意干,够吗?
想去“北漂”的林同学,播音专业,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抱负:想去“北上广深”看一看,见识更多优秀的电视台、报社,多多见世面,多多尝试和接触。她意识到,或许刚开始会遇到很多困难,自己是外地人,又没有太大优势,但会坚持想法,努力充实自己,学到更多东西,哪怕从最底层做起。显然,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然而,还是要问她一个问题:你能凭怎样的技能和策略,让人家电视台、报社给一个尝试的机会呢?即使我们愿意低价为“北上广深”添砖加瓦,“北上广深”也要看,收下我们是否有用。
遗憾的是,林同学没仔细想过这个。她回答:“我年轻,有冲劲,什么都愿意干。”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接纳这个年轻人吗?什么都愿意干,意味着她能吃苦,愿意尝试,但同时也意味着,她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目前她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技能。所以,这样的应答,或者这样的准备,并不能帮助一个人从成千上万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有个大四学生,由于之前并没想好该为未来做哪些准备,投了许多简历,如石沉大海,看着同学们都出去实习了,她开始对目前“整个就业环境”抱悲观心态。她告诉同学,我想找一份好工作。那么,怎样的工作算是好工作?她认为,底薪3000元,有福利保险,有双休,有前途。同学问她,这个要求是不是有一点高?她的回答是:因为我很优秀。自信很可贵,但就像上面那位同学一样,她同样没想好该怎样做,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秀”,这个“优秀”不是“最好的自己”那种优秀,而应该是“比别人好的自己”的优秀。她以为:“我有人生目标,我很愿意为了达到目标而去改变,我可以付出所有的精力。”可是在没有得到面试机会之前,她却并没有做出改变,没有根据公司的要求做更充分的准备,而是仍在被动等待。
你觉得你能做什么?
同学问上文的大四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能做什么呢?
是啊,用人单位的面试官也会问这个问题。许多毕业生会说:“我虽然目前不会做那些工作,但我善于学习。”很好,当然,还必须具体地说明你有哪些潜质和经历,令人相信,你通过学习能达到优秀。
然而这位女孩回答的不是她有什么特长能够胜出,而是告诉同学她的目标:我想去××公司那样的大企业,领导一个部门。同学进一步追问:你觉得你具备领导才能吗?她回答:我觉得可以,至少可以试一下。同学问:你给××公司投过简历吗?结果如何?女孩只能诚实地回答:投了很多次,可没有得到面试通知。而她父母也认为她很不理智,应该找一份正常的工作。她却坚持:我觉得我在这样的岗位上才能施展抱负,我也不愿意接受他们帮我找的工作。她说自己的短期目标是在××公司做一个经理助理,长期目标是成为著名主持人。可是,她在大学阶段,只有最基本的证书,毕业证、学位证、普通话证书,平常上课只是挑有兴趣的课程去上,课余时间一般在看电视剧,大学英语考试也才过三级。
做“比别人好的自己”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到“北上广深”闯荡之前,在成为著名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之前,必须理清逻辑。
首先大概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毕竟做著名主持人和职业经理人是两个不太有共性的方向,假如是做过若干年的主持人后,发现自己在相关工作上很有商业才能,想要转型,完全能够理解。但是一个毕业生刚在职业生涯的起点,一开始就想做著名的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就显得有些好高骛远,理想空洞而遥远,很难落地。
如果确定自己想做优秀的主持人,就要梳理:这个职业要求具备哪些才能,现在自己已经拥有哪些才能。要精修相应的某些大学课程,而不是经常翘课、睡懒觉、追剧。当然,光靠理论课程还不够,还需要进行各种实践和练习,否则,理想再好,不经过努力,那也够不上。
为了避免经历不必要的挫折,就要回答:你能凭怎样的技能和策略,让人家给你一个尝试的机会?毕业生们必须更多一层思考和准备:除了“做最好的自己”,还要认清自己、理清自己,做“比别人好的自己”。电视台、报社,各种机构,需要的人都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需求。比如,毕业生可以问自己,你是能写,能讲,还是又能写又能讲?或者你是理工科学生,在你的专业上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吗?如果有特长,必须让人看到!你可以通过5分钟视频,展现你这些卓越的能力,令面试官一眼就知道,你适合做电视台工作,适合做报社工作。你也可以通过证明你科研能力的小发明、专利证书、参与重要项目的说明文件,令挑剔的技术控发现,你的确适合做这一行。
想当舞蹈老师和数学老师,技能准备会不一样,想去做编辑,技能准备当然也会不一样。想去做IT项目工程、客服专员、实验员,都需要准备相应的技能,而且这个技能不是学院派的,而是拿来就能用的,是让用人单位一看就明白的。
因此,积极心态必须结合更现实的认知。虽然理想很美好,自己也较“优秀”,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越是优秀,就越会认识到自己不够优秀,画的圈越大,接触的外界面积也越大,才知道圈外未知的东西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