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治学能力的提高,不再是空洞说教
很多人认为“学习中的主观调控”“治学能力的提高”没办法具体讲授。例如学下中国象棋,主观调控中认知方面的内容——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比较等思维能力的运用,以及展示棋手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表现,都要与具体的象棋活动相关联,脱离象棋讲理论就完全没有意义。关于策略应用,例如,对方的“车”要吃我方的“兵”了,有哪些策略可供选择?理论家可以开出6种策略:逃跑、保护、拦截、去吃其他棋子、弃子争先,第6种策略竟然是被吃的棋子与来吃的棋子若存在互吃关系,就先下手为强。哪个学棋的人,是经过这种理论学会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系统讲授有序思维的教材,而这正是实行走班制后学生应该要阅读的书。
与上述观点截然相反,本书作者认为:其实完全可以进行尝试!尽管一时半会儿肯定编不出系统的东西,但是,学生迫切需要,教学迫切需要!只要认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浇铸出磨砺思维的磨刀石,思维就有可能因此而变得锋利。建构有关认知的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治学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1940年以后,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著述《怎样解题》一书,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著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些书一直到现在仍然在流传。他们开创的提高智慧的道路应能与时俱进!走班选课,分层教学,对学生的治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弥补学生的治学能力的这块短板,应该有人在教材研发上挺身而出。《有序思维》,使学生的治学能力的提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本书首先确定了教什么,其次才是怎样教,这使学生明确了前进目标,学习开窍,收获巨大。
《有序思维》的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开始思考,自己的思维和学习高手的思维到底有哪些差距?中国古代的学徒制度的一个优点,就是充分展示榜样的作用。《有序思维》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不断树立学习的榜样,像练习写字的字帖、学棋时的棋谱,使学生能够学有范本。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先生出席上流社会的聚会时,衣饰老旧不合潮流。有一次,他被一个贵族嘲笑:“大家快来看哪!那人脑袋上面的,简直就不是个帽子!”安徒生的朋友反唇相讥,说:“你跟安徒生比吗?你帽子下面的,简直就不是个脑袋!”大家哈哈大笑,为这位朋友的机智喝彩。读本书的人,也请扪心自问,对比上述117幅学生作品,自己大脑的差距在哪里。《有序思维》的目的就是:提高治学能力,造就强大头脑!
本书后面的内容大体上也是上述模式。用很少的篇幅讲解名词概念和方法理论,主要进行生动有趣的练习。示范—启迪—练习—总结,不是“装满”学生的脑袋,而是“唤醒”沉睡的心灵,“点燃”智慧的火焰。
本书对于并未进行走班选课制度的学生,也同样重要。提高治学能力,是提高智慧、增长才干的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考试分数的增长,也必将随之实现。
《有序思维》一共有78个练习,每个都很新颖,有效练习能够提高走班制学生的治学能力。希望读者能够喜欢。通过自己积极的思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有所收获。在练习时,如果只像看北京首钢篮球队马布里打球,或在欣赏魔术表演那样,自己并不参与其中,那么,治学能力就还是停滞不前。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看那117幅作品后是否有收获,自己是否动脑筋思考了,自己与他们相比,谁的水平更高些?只有尝试过磨刀,才能知道这一系列的“磨刀石”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