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中国遗产体系的基本构造:
中国遗产体系的结构
[1] P.Howard,Heritage Management,Interpretation,Identity,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6,p.6.
[2] ICOMOS,Cultural Tourism Charter,PARIS:ICOMOS,1999.
[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官方中文版。
[4] “物质遗产”(physical heritage)是在美国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类型中使用的基本概念。
[5] Director-General’s speech at the first proclamation of 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Paris,18 May 2001.
[6] B.Kirshenblatt-Gimblett,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Museum.International,Vol.56,No.1-2(2004),pp.52-65.
[7] 见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8] L.Smith,Uses of Heritage,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6,pp.17-23.
[9] B.Nelson(compiled),Safeguarding Our Cultural Heritage:A Bibliography on the Protection of Museums,Works of Art,Monuments,Archives,and Libraries in Time of War,Washington:The Library of Congress,General Reference and Bibliography division Reference department,1952,p.v.Foreword.
[10] Republic所表达的一种美好的城邦理想(Kallipolis)。所讨论的问题即从“财产”开始。参见[英]彼得·甘西:《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时代》“导论”,陈高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Republic也是今日世界“共和国”的原义,它强调“公共性”(包括公民、公开、公德,也包括“公产”。)
[11] 参见[英]彼得·甘西:《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时代》,陈高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4页。
[12]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42页。
[13] 参见[英]彼得·甘西:《反思财产——从古代到革命时代》,陈高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251页。
[14] 同上书,第162页。
[15] 同上书,第186页。
[16] 同上。
[17] B.Claude-Marie,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Tourism Process in France,Translated by Kunang Helmi,In Marie-Françoise Lanfant,John B.Allcock & Edward M.Bruner(eds.)International Tourism:Identity and Change,London,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95,pp.120-124.
[18] 参见何勤华等:《法律名词的起源》(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0-681页。
[19] B.Claude-Marie,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Tourism Process in France,Translated by Kunang Helmi,In Marie-Françoise Lanfant,John B.Allcock & Edward M.Bruner(eds.)International Tourism:Identity and Change,London,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95,pp.120-124.
[20] J.E.Tunbridge & G.J.Ashworth,Dissonant Heritage:The Management of the past as a Resource in Conflict,New York:J.Wiley,1996,pp.1-3.
[21] Nelson H.Graburn,Tourism,Modernity & Nostalgia,In A.Ahmed and C.Shore(eds.)The Relevance of anthrop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London:Athlone press,1995,pp.158-177.
[22] F.Hassard,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dark side of enlightenment in Laurajane Smith and Natsuko 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p.284.
[23]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译者引语:人文科学的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24] I.Wallerstein,World-Systems Analysis,In George Modelski(eds.)World System History:Encyclopedia of Life Support Systems,Oxford:UNESCO/EOLSS Publishers,2004.
[25] [美]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镜》,陈诗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250页。
[26] A.Kearney,Global awareness and local interest,In L.Smith and N.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pp.209-225.
[27] L.Smith and E.Waterton,The envy of the world:intangible heritage in England,In L.Smith and N.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p.290.
[28] B.Kirshenblatt-Gimblett,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 In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1-2):57.
[29] M.Batisse,The struggle to save our world heritage:includes related article,In Environment,1992,34(10):12-32.
[30]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译者引言”,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8页。
[31] D.C.Harvey,Heritage Pasts and Heritage Presents:Temporality,Meaning and the scope of Heritage Studies,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1,7(4):319-338.
[32] L.Smith,Uses of Heritage,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6,p.17.
[33] K.J.Warren,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thics and Resolution of Cultural Properties Issues,In Messenger,P.M.(ed.):The Ethics of Collecting Cultural Property:Whose Culture Whose Property Albuquerque: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93,p.3.
[34] 彭兆荣:《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5] P.Howard,Heritage Management,Interpretation,Identity,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6,p.36.
[36]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37] P.Howard,Heritage Management,Interpretation,Identity,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6,pp.17-18.
[38] Ibid,p.167.
[39] B.Kirshenblatt-Gimblett(ed),Destination Culture:Tourism,Museums,and Heritag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pp.150-153.
[40]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载《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41] 日本、韩国使用“无形文化财”,中国台湾地区使用“无形资产”。
[42] 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载《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
[43] 美国的国家遗产体系侧重于强调自然遗产中的物质形态。作为国家,美国没有很长的历史传统,而作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又不构成美国的人群主体,形象主体,虽然北美的印第安人也被称为“第一人民”(First People)、“第一公民”(First Citizen)、“第一民族”(First Nation)等,但他们事实上都不足以成为美国文化传统的代表。
[44] 此外还有所谓的“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专指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矛盾。这一假设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新经济的增长,会与通过利用能源向环境分倾倒废料形成的经济增长“脱钩”,减少每单位货币GDP增长的环境影响。参见[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45] 本课题主张将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译为“无形文化遗产”,但由于我国文化部门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课题也兼顾二者。
[46] F.Hassard,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dark side of enlightenment in Laurajane Smith and Natsuko 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p.270.
[47] A.Kearney,Global awareness and local interest,In Laurajane Smith and Natsuko 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p.210.
[48] M.Langton,The edge of the sacred,the edge of death:sensual inscription,In B.David and M.Wilson(eds.)Inscribed Landscapes:Making Plac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2,pp.253-269.
[49] D.Munjeri,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from difference to convergence,Musuem International,2004,56(1-2):13.
[50] L.Smith and E.Waterton,“the envy of the world”:intangible heritage in England,In Laurajane Smith and Natsuko Akagawa(eds.)Intangible Heritag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7,zp.292.
[5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页。
[52] “是故良质而遇善斫,善斫既成,而得妙指,妙指既调,而资于正心,然后为天下之善琴也。总其能,作《尽美》。”参见(宋)朱长文著、林晨编著:《琴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7页。
[53] (宋)朱长文著、林晨编著:《琴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1-152、155页。
[54] 参见巫鸿:《时空中的美术》,梅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9页。
[55] “祝嘏”原为祭仪中的用辞,即祝辞和嘏的合称。《礼记·礼运》:“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郑玄注:“祝,祝为主人飨神辞也;嘏,祝为尸致福之辞也。”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416页。
[56] 参见孙孝忠:《周代的祈寿风与祝嘏辞》,载《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57] C.Lévi-Strauss,The Elementary of Kinship,Boston:Beacon Press,1969,p.497.
[58] 韦娜(Annette Weiner)《不可异化的财富》(Inalienable Wealth),张帆如译,见童元昭主编:《群岛之洋——人类学的大洋洲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19页。
[59]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60] M.Sahlins,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72,pp.191-210.
[61] M.Mauss,The Gift,Trans.By W.D.Hall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0,pp.10-12.
[62]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63] M.Mauss,The Gift,Trans.By W.D.Halls,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0,p.5.
[64] C.Levi-Strauss,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Trans.By J.H.Bell and J.R.von Stumer,Boston:Beacon Press,1969.
[65]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66] 转自龚产兴:《美术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156页。
[67] 参见郝继文:《祈庐书法笔记》,介休:政协介休高委员会2014年[内部资料,准印证(山西省2014JZ字第07号)],第9-10页。
[68] 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69] 参见[美]白瑞旭(K.E.Brashier):《汉代死亡学与灵魂的划分》,载[美]夏含夷主编:《远方的时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70] 路远:《碑林语石》,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71]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梅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4页。
[72]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梅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90页。
[73] 李克曼的这篇文章曾于1986年在德伦特大学第四十七次Morrison Lecture中的演讲稿,后于1989年在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中发表。参见[澳]李克曼(Pierre Ryckmans):《中国文化对于“过去”的态度》,Jacqueline Wann译,载《东方历史评论》,2014年8月12日,引用时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对文字略作处理。
[74]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梁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255页。
[75] 黄雅峰:《汉画图像与艺术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
[76] 黄沃:《知稼翁集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77]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梁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78] K.C.Chang,Continuity and Rupture:Ancient China and the Rise of Civilizations,Manuscript being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79] W.M.Tu,The Continuity of being:Chinese versions of Nature,in his.Confucian Thought,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5,p.38
[80] 杜维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19-20页。另见张光直:《考古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81] Thomas Barfield(ed),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conflict resolution”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pp.83-84.
[82] 亚细亚生产方式由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已经依次更替地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有人认为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恩格斯归纳为“东方的家庭奴隶制”,主要特点是:存在着专制君主和对奴隶的财产占有制社会。
[83]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7页。
[84] 我认为“野蛮”和“文明”这两个詞是不合适的,蒙昧(Savagery)、野蛮(Barbarism)和文明(Civilization)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所用的名词。在英文中,Savagery和Barbarism两个词的意思相近,都是不文明的意思。但在实际上,原始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动物的态度等,比所谓文明人要文明得多。我们也知道,战争、人和人之间的暴力关系只是到了文明时代才愈演愈烈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倒是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顺序颠倒过来才算合适。因此我觉得,这些词无论是翻译还是原文都有问题。这些名词给我们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容易造成我们对自己祖先的成见。”——原注。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85]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86] 同上书,第24页。
[87] 参见《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2年版,第24页。
[88] 李克曼的这篇文章曾于1986年在德伦特大学第四十七次Morrison Lecture中的演讲稿,后于1989年在Paper on Far Eastern History中发表。参见[澳]李克曼(Pierre Ryckmans):《中国文化对于“过去”的态度》,Jacqueline Wann译,载《东方历史评论》,2014年8月12日,引用时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对文字略作处理。
[89] M.Loewe,Wood and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of Han Period,In Edward L.Shaughnessy(ed.)New Sources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Berkeley,1997:162.见[美]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梁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90] 参见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91] 参见彭兆荣主编:《文化遗产学十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92] 朱乃诚:《考古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页。
[93]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梁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
[94] 参见[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等译,2010年版,第12-13页。
[95]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页。
[96]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8页。
[97] 后来,殷铎泽也把《中庸》译成拉丁文,书的标题为《中国政治伦理知识》。见[法]梅谦立:《欧洲传教士文献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88页。
[98] [法]梅谦立:《欧洲传教士文献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91页。
[99] 吴泽霖总纂:《人类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668页。
[100] 陈国强等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5页。
[101] T.Barfield(ed),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MA and Oxford:Black Publishing Ltd,1997,pp.451-453.
[102] I.McLEAN(eds),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Politics,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490.
[103]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104] 同上书,第5页。
[105] I.McLEAN(eds),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Politics,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490.
[106] 沃伦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107] [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等译,2010年版,第189页。
[108] 德国学者雷德侯将中国艺术的制作和生产,包括汉字体系、商代的青铜器生产制作,古代的墓葬形制,瓷器的生产,活字印刷技术等皆可纳入所谓的“模件体系”。参见[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6页。
[109] [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导言”,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页。
[110] [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2页。
[111] [英]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邓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5页。
[112] 参见饶宗颐、池田大作、孙立川:《文化艺术之旅——鼎谈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113] 杜正胜:《内外与八方:中国传统居室空间的伦理观与宇宙观》,载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年版,第213-268页。
[114] 参见纳日碧力戈:《民族三元观: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149页。
[115]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6] 同上书,第24页。
[117] 同上书,第42-43页。
[118] 同上书,第83页。
[119]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120] 见张伯伟:《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5页。
[121] 中国的唐代除了在中国国内实行科举考试外,还专门有一个吸引外国人来考试的制度,称为“宾贡”。属进士科,但单独考试,单独放榜。见张伯伟:《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122] 陈正宏:《越南燕行文献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95页。
[123] 即以“燕京”为名。参见张伯伟:《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载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30页。
[124] 参见《费孝通文集》第五集,《乡土中国》“后记”,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页。
[125] 《费孝通文集》第五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126] 参见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20-23页。
[127] 彭兆荣:《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二期。
[128]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编:《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29]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130]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31] 参见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5-57页。
[132] 参见李申:《道与气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内容提纯和逻辑进程》,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4-55页。
[133] [日]白川静:《常用字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400页。
[134] 参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44页。
[135] 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载《考古》1959年第2期。
[136] 参见阎毓民、周春茂:《老官台文化命名刍议》,载《陕西历史博物馆》第六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137] 参见王善才编著:《考古知识纵横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2页。
[138] 参见彭兆荣:《此“博物”抑或彼“博物”:这是一个问题》,《文化遗产》,2010年第2期。
[139]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