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是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主体部分。该专著从理论与理念层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进行探索,提出“生生遗续”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核心概念。“生生”一词典出《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包含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意思,是完整、简洁且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道理的概念“版本”。“生生遗续”共包括六个相关部分:生命礼仪、生态亲和、生计方式、生养制度、生业组织和生产技术。
代绪言中,首席专家提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崇高性”概念,在与西方文化遗产的所谓“纪念碑性”对话的基础上,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宇宙观所延伸和表现在文化遗续中的价值,它也构成中国文化遗产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品质和表述。
上编主要从文化遗产体系之“知识考古”、文化传统与文化传承、“礼”之体与“仪”之用、乡土知识与家园遗产、遗产之与博物学知识谱系、置身于距离中的美景等方面展开论述。围绕中国非遗体系这一核心,从四条主线展开:
1.遗存之道
“遗存”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大于现代“遗产”概念,既指各种现代意义上的“遗产”事相,更强调这些被称为“遗产”的文化事相的活态存续。“道”在这里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层面的普适性观念(区别于道家的“道”和道统的“道”),侧重强调文化遗存的“道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价值。从哲学层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建设提供核心价值观。
2.遗存之相
通过现象学还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逻辑和文化语法,找到中国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理论要素、基本研究单元及其结构模式,整合出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认知、命名、概念和分类系统。对此,我们不仅要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更要从我国传统的认知、知识、经验、表述等去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从名实之辩的根本点出发,梳理千年中国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谱系。
3.遗存之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活态遗续”,强调民间、社区的地方性知识和智慧体系意义上的重要价值,旨在总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践行系统。这里的“技”指形而下层面的工艺、技术、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唯有“技”的践行(doing)而成就其存续(being)的本身。涉及生态亲和、器物工艺、活态操演、身体技术等。
4.遗存之法
这里的“法”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传承的方法及其系统性,更强调这些文化遗产持有者在面对社会历史变迁时所独具的一整套应变逻辑、策略和模式,以保持活态遗产生命力。旨在挖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保护系统。理论层面,挖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生产和再生产方式;实践层面,解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延续,将存续之法、传习之法和应变之法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下编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总名称“生生遗续”,从生命之活态遗产的身体践行、生态之写于水上的文化遗产、生养之文化遗产的养育制度、生计之美味“大羊”尚可馔享、生产之形制工作工具与功、生业之以生为业的世俗神圣六个层面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纲要展开论述。“生生”具体以下内涵:
1.“生生”的意思
“生生”典出《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易”即“日月”组合,“阴阳”中和,万物相谐。“生生不息”亦引申“永世恒常”,含有生命于自然的平和、友善。
2.“生生”的理由
我们提倡“生生”的理由:第一,“生生”首先强调生命的生生不息。第二,“生生”强调事物之关联性。第三,“生生”包含今天所倡导生态观中的核心价值,所谓“天地设而民生之”。第四,“生生”强调宇宙间所有物种“共生共荣”。第五,“生生”强调所有生命形式的平等和尊严。第六,“生生”强调自然生成、运动、变化的永恒道理,以及所有生命形式相互养育的友好关系。第七,“生生”强调一种“反哺”,借喻人类的所有获取行为必须同时兼有给予,对待生态尤其应该如此。第八,“生生”强调“生予之生”的代际传承关系,即A予B于生,B予C于生……。第九,“生生”强调中华本土“道”的经验智慧。第十,“生生”与“死死”对应,强调佛教的生命轮回转世,为佛教传入我国后的本土化转借。
3.“生生”的体系
就体系的结构而言,它包括三个层次和要素,即总体系(system)、次体系(sub-system)和核心元素(key elements)。“生生遗续”为总体系,“六生”为次体系,每一个次体系中又有各自的核心元素。“生生遗续”为总称,其他的分支部分受其统领,并由之生发为六个相关部分:生命礼仪、生态亲和、生计方式、生养制度、生业组织和生产技术:
代结语中,课题组指出中国文化遗产的“崇高性”与“中华本草学与生命本体”相互映衬,即“崇高性”作为精神性、社会性表述,与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关照相互映衬。概而言之,我国文化遗产的体系构造为生生遗续,体现“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特有属性崇高性,并以关照生命本体为践行原则和实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