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6 开模行程的校核

注塑机模座间距是指注塑机动模座和定模座之间的间距,如图4-15所示。Sk是注塑机动模座与定模座之间的最大模座间距,注塑机模座行程S是指动模座在开闭模中实际移动的距离,模具闭合高度Hm是指模具合拢时的高度。

对于所选用的注塑机,模具的闭模高度必须满足

HminHmHmax (4-13)

式中 Hmin——注塑机允许的最小模具闭合高度,也就是最小模座间距(mm);

Hmax——最大模具闭合高度(mm);

Hm——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mm)。

对液压式合模装置,注塑机模座最大间距Sk是个固定值,注塑机最大模座行程Smax在ΔH范围内可调;对液压机械式合模装置,注塑机最大模座行程Smax是个定值,模座最大间距Sk在ΔH范围内可调。

开模取出塑件所需的开模距离必须小于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开模行程的校核有以下几种情况:

978-7-111-47010-6-Chapter04-41.jpg

图4-15 注塑机动、定模座之间的间距

1—动模座 2—定模座 3—喷嘴

1.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

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注塑机的最大开模行程由曲肘机构的最大行程决定,与模具厚度无关。

1)对于单分型面注塑模具(见图4-16),其开模行程按下式校核:

SH1+H2+(5~10)mm (4-14)

式中 S——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移动模板台面行程)(mm);

H1——塑件脱模距离(mm);

H2——包括流道凝料在内的塑件高度(mm)。

2)对于双分型面注塑模(见图4-17),其开模行程按下式校核:

SH1+H2+a+(5~10)mm (4-15)

式中 a——定模座板与定模型腔板分开的距离(应足以取出流道凝料)(mm)。

塑件脱模距离H1通常等于模具型芯高度,但对于内表面有阶梯状的塑件时,H1不必等于型芯高度,以能顺利取出塑件为准,如图4-18所示。

2.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

对于全液压式合模机构的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受到模具厚度的影响。此时最大开模行程等于注塑机移动、固定模板台面之间的最大距离Sk减去模具厚度Hm

1)对于单分型面注塑模,按下式校核:

S=Sk-HmH1+H2+(5~10)mm (4-16)

SkHm+H1+H2+(5~10)mm (4-17)

2)对于双分型面注塑模,按下式校核:

S=Sk-HmH1+H2+a+(5~10)mm (4-18)

SkHm+H1+H2+a+(5~10)mm (4-19)

978-7-111-47010-6-Chapter04-42.jpg

图4-16 单分型面注塑模模座行程

978-7-111-47010-6-Chapter04-43.jpg

图4-17 双分型面注塑模模座行程

1—动模板 2—浇口板 3—定模板

3.有侧向抽芯的开模行程校核

当利用开模行程完成侧向抽芯时,开模行程的校核还应考虑完成抽拔距L而所需要的开模行程Hc,如图4-19所示。

978-7-111-47010-6-Chapter04-44.jpg

图4-18 H1不等于型心高度的情况

978-7-111-47010-6-Chapter04-45.jpg

图4-19 有侧向抽芯机构模具模座行程

HcH1+H2时,开模行程应按下式校核:SHc+(5~10)mm (4-20)

HcH1+H2时,仍按式(4-14)~式(4-19)校核。

此外,各种型号注塑机的推出装置、推出形式和最大推出距离等各不相同,设计模具时应该与之相适应。

4.推出行程的校核

注塑机动模座推杆大小、位置与模具推出装置相适应,注塑机推出装置的推出距离D应大于或等于塑件推出距离H1,如图4-20所示。

978-7-111-47010-6-Chapter04-46.jpg

图4-20 模具开模推出情况

a)开模前 b)开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