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情绪平和,孩子幸福一生:如何做一个不吼不叫、温和坚定的好妈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冲孩子大吼大叫——一种新的体罚方式》:别让你的吼叫成为孩子童年的阴影

这似乎是一个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妈妈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的行为触碰到了他们自我设定的底线时,他们当下的反应一定是愤怒与吼叫。

所以我们能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听到对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大吼大叫。

但几乎所有有过吼叫经历的妈妈,都会给自己的吼叫加上一个看上去很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我爱孩子才会冲他吼”,否则,“谁又愿意对不爱的人多费心思”?

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用吼叫,来向孩子表达爱呢?

很多妈妈对吼叫的定义是“惩罚前的警告”,他们从来没有将吼叫看成是惩罚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吼叫冲着孩子大吼大叫,已然是一种惩罚了,而且还是一种体罚。

这种看似并没有对孩子产生什么实质性“惩罚内容”的惩罚,却恰恰是最伤其内心的一种方式。

大吼大叫,不管是妈妈吼叫时的样子,还是吼叫的内容,都会直击孩子内心,这样的伤害才是最大的。

大吼大叫已经取代打骂成为新的体罚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妈妈在管教孩子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至少从惩罚这个角度来说,单纯的体罚已经很少了,绝大多数的妈妈都能很理智地意识到,打骂并不是教育的好方法。

可是,有这样的意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已经找到了好的教育方法,很多人依旧会疑惑,会迷茫,孩子出了问题,或者说表现得并不如自己所愿,总不能不管吧?打骂是不行的,那又能怎么办呢?

吼叫代替打骂成为新体罚的“路线图”

传统的体罚——打,已经退出妈妈的“意识江湖”。

新教育方法在哪里?

疑惑!

迷茫!

孩子有问题,不管又不行!

打骂不行?

怎么办?

退而求其次,要不吼叫试试?

于是,一个新的体罚方式似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就是大吼大叫。这种突如其来的一种爆发式的行为,在妈妈看来是很有震慑力的。但是,若严格说这是体罚,却有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吼叫不是惩罚,而是准备惩罚前的警告”。

吼叫不是惩罚?

而是准备惩罚前的警告?

你也这么认为?

夏日中午,3岁半的女儿不好好睡午觉,妈妈自己很困也很累,天气炎热又导致内心更加烦躁。

看着在床上不停“烙饼”、唱歌,甚至还时不时把毛绒玩具丢在地上的女儿,妈妈当下火气暴涨,直接吼道:“你再不睡觉,我就打你屁股!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就你这么调皮,一点都不听话!你这样没人喜欢的!”

女儿一愣,嘴撇了撇就要委屈地哭,妈妈接着就又吼了一句:“不许哭!闭眼睡觉!我不理你了!”

女儿使劲忍着眼泪,又不敢动,但也还是没睡着。

妈妈每次扭头看着依旧睁着眼睛的女儿,似乎也一直处在即将终极爆发的边缘。

在妈妈的逻辑里,“我现在吼你,是在为后面打屁股这个真正的惩罚作准备,我在用吼叫震慑你,你要赶紧识趣”。妈妈把“打屁股”、“不理你”看成是惩罚,而吼叫只是对孩子的一个很严肃的“提醒”。

不仅如此,妈妈的逻辑也全都是基于自我感觉而来的,“中午就应该好好睡觉”、“躺下了就必须不能动”、“别的小朋友表现得比你好”、“你表现出我希望的样子,才能获得喜欢”,这些都是妈妈的自我感觉,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后来的一个晚上,女儿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情绪平稳的妈妈无意间说了一句“你怎么总是在动啊”,女儿回答妈妈说:“因为我累。”

妈妈忽然意识到,孩子一直动,是因为总保持一个姿势躺着很累。

这是个多么简单的行为,就像成年人一样,一个姿势躺久了感觉累了,也就自然地换个姿势。至于说睡觉,如果你不想睡,却有人非逼着你睡,还要求你一动不动,不能发声,否则就会挨打挨骂。想想吧,这将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场景!

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妈妈还是吼叫着说出这些话的,表情是狰狞的,语气是恶劣的,孩子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仔细分析一下,妈妈的这次吼叫里,包含着:

命令

恐吓

冷漠

排斥

不被允许乱动

强迫性进入睡眠

虽然妈妈没有动手,虽然没有带上脏字地骂人,但却也足以成为能让孩子身心俱伤的一种体罚了。

不得不说,这种新的体罚方式纯粹是因为身为妈妈的我们自身的错误认识而导致的。

每次吼叫时,你都在给自己找借口,你的想法多半会是“都是孩子不听话,都是孩子的错”,“又不能打骂,吼他两声也是一种震慑与提醒”,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只有站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时,才能看到自己在对待孩子时的表现有多么糟糕,才能意识到那些吼叫带给孩子的是怎样一种伤害,也才能发现,吼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划归到体罚之中了。

吼叫已经成为了很多妈妈的习惯,事情一旦脱离了自己的意愿或掌控,首先飙升的不是理智,而是气恼,吼叫几乎是一种不经大脑的直接表现行为。

尤其是在面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时,吼叫更是出口则来,因为很多妈妈会在内心有这样一个错误认知:

孩子年龄越小→越不懂事→吼他越能震慑他→直接而有效!

于是很多孩子从很小时候开始就在接受这样的惩罚。

而有非常多的妈妈“认同”吼叫,正是因为觉得自己操碎了心,但孩子就是不会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去行动、去发展,真是身心俱疲,“他根本就体会不到我身为妈妈的苦心”,带着这样的想法,日后的种种吼叫,便也打上了一种发泄的印记。

这些来自于妈妈自身的种种情绪发泄,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无法躲开的负面情绪的累积。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也是我们做妈妈的不能逃避与推卸的责任。但是,期待吼叫产生的震慑来让孩子受到教育,这是可笑而又可悲的,无意识中便对孩子造成体罚,这绝对不是教育的正确展开模式。

重新开启清醒的认知吧!

吼叫并不是什么惩罚前的提醒,它本身就是切切实实的一种体罚方式,当孩子不断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他也将会被这些灰暗色彩所浸染,而且这种伤害不是短暂的,将会是长期的。

如果说一开始可能只是如纸上沾灰,时间一旦长了,就将变成墨染改色,痕迹将会变成烙印,难以去除,转而被传承。

古语早就讲,“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孩子成长的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一种必然。

要引导一个生命健康成长,是需要妈妈认真思考的,怎样提升智慧,怎样改变自我,是每一位妈妈都要做的功课。

若是你的吼叫成了习惯,也许某一天,未来的你,将会看到你失控的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你会看到一个缩小版的你,复制版的你,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和你一样对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同时,用你对待他的方式去对待你以及他身边的人。

为了我们和孩子共同的将来,请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将其演变成吼叫,不要让孩子对我们锁上心门,对我们心怀恐惧。

要让爱流动起来,在爱里让孩子慢慢成长,并学会去理解包容自己和他人。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疯”的妈妈和被吓坏的孩子

这个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早上,孩子从睡醒睁眼开始,就一直情绪不佳,哭闹不止,拒绝爸爸的拥抱,对妈妈的询问没有回应,只有一个字,哭。

妈妈不管怎么问,孩子就是哭,一开始妈妈还好好地问,间或给擦擦眼泪和鼻涕,但孩子完全没有回答,妈妈变得烦躁起来,着急上班,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但孩子这没来由地哭起来没完,妈妈的火气越发压抑不住了。

最终,孩子不停的哭闹彻底激怒了妈妈,妈妈对着孩子吼道:“哭什么哭!又没把你怎么样,你哭什么啊!”一边说,妈妈手底下的动作也粗鲁了起来,拽着孩子的胳膊去洗脸,扯着纸巾给孩子擦鼻涕。

孩子依然在哭,妈妈先是大吼道:“别哭了!给我闭嘴!”

尽管如此,孩子也只是停了哭声两秒钟,接着就是更为大声的哭泣。

妈妈来回进出,想不到其他方法来阻止这令自己越发暴躁的哭闹之声,终于忍无可忍地摔起了东西,先是扔掉了擦脸油,然后又丢掉了纸巾包,又吼道:“还哭!你怕不怕!我扔东西你怕不怕!”

孩子吓得肩膀一缩,抽噎着说:“妈、妈妈……别、别生气……妈妈、妈……妈妈,对、对……不起。”

妈妈眉头紧皱,手也忍不住攥紧,看着孩子哭得不停地抽,内心深深地感到了无力。

孩子哭得在一旁跺脚,实在憋不住了,才哭着说:“妈妈……抱抱。”

妈妈停了一下,才动作粗鲁地抱起了孩子,依旧一边絮叨“你哭了很烦人”,一边给擦着眼泪鼻涕。

后来,孩子还是一路抽泣着去了幼儿园,妈妈也依然不解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早起的哭闹,孩子可能是需要妈妈的拥抱吧,也许是还没太睡醒,也许就是想要让妈妈温柔地抚摸,如此温存一下。

总之,孩子可能需要的是妈妈温和的对待,但妈妈没有领会到孩子的意图,反而不停追问,并因为没有得到答案而变得心焦,进而又因为不知道怎样停止孩子的哭泣而变得烦躁。

妈妈:无助+不知所措→简单粗暴→试图阻止孩子哭泣→事与愿违

孩子:独立个体+喜怒哀乐+不被满足+不被理解→哭闹不已→内心恐惧

结果: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表面上这件事不了了之,但内在彼此都有情绪,互相伤害)

吼叫恰恰体现了妈妈的无助,正因为不知所措,妈妈才妄图采用最直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阻止当下情况的继续。

但是孩子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需求,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他的想法和需求更是非常直接,而哭闹,显然就是他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

吼叫的妈妈此时完全居高临下,直白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焦躁,而完全忽略了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所以这时候的吼叫,对孩子来说就是可怕的。

而这个哭泣的孩子害怕妈妈的愤怒和吼叫,不惜隐藏自己内心的需求,而试图用道歉来换回妈妈的平静与爱,显然孩子被吓坏了。

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进家门之后无意间撇了一眼门口的穿衣镜,镜子里的那个人,依旧眉头紧锁,眼神里满是责怪、疑惑、郁闷、烦躁,嘴角向下撇着,脸上的肌肉有些僵硬,面色也阴沉沉的。

妈妈忽然眨了眨眼睛,哭闹“事件”虽然已经平息了,可自己的表情居然还这样可怕。

“天哪!太丑了!”

那在刚才吼叫的时候,自己的表情又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回想给孩子洗脸时,从洗手池上方的镜子里看到的孩子哭泣的脸,眼睛一直盯着妈妈,那眼神里满是委屈、害怕以及对爱的渴望……

妈妈赶紧把目光从镜子里移开了,“刚才,我这是让孩子看到了一个怎样凶狠而又丑陋的自己啊?”

的确,吼叫的面目永远都是丑陋的。

因为吼叫的前提是愤怒,而愤怒所“扭曲”的并不只是内心的理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外在,皱眉、表情狰狞,张大嘴,眼神也是凶狠的,吼叫中的语言内容更是难听的、伤人的。

在孩子眼中,吼叫的妈妈都是可怕的,他们可能会在妈妈的吼叫之后变得安静,不过千万不要就此觉得这是自己的吼叫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孩子只是被吓到了,他因为震惊而变得安静,同时也被妈妈“发疯”的样子所吓到,他的安静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不知所措”。

至于说问题,依旧存在,不仅如此,还可能会多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孩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也将学会用吼叫来对待某些人或某些事,一个隐藏的连锁反应,就这样在妈妈的情绪发泄中深埋于孩子的内心。

生气的确是人人都有的最常见不过的情绪。孩子不明原因的哭闹,或者总是大事小情问题连连,也的确更容易引发妈妈的愤怒。

如果被生气左右了思维与理智,最终只能被其牵着走,尤其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生气导致的吼叫,除了显示我们自己的无能以及让孩子受到惊吓外,再也没有别的作用。

但反过来,如果我们成为情绪的主宰,有意识地慢慢从情绪化中走出来,虽然不一定能立刻理智并有智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至少不会情绪化地用吼叫来吓唬孩子。

孩子的表现是简单而直接的,哪怕你前一分钟用多么难听的话语吼叫过,哪怕你吼叫的时候表情多么狰狞可怕,但当你平静时,对着孩子就算只是简单笑一笑的时候,孩子都会扑过来,用他毫不掩饰的情感向你表达“妈妈,我好喜欢你”。

幼小的孩子都是很单纯的,他对我们接纳程度之高,完全超出我们自己的想象。

所以,我们不要尝试将自己变成“发疯的妈妈”,不要总在无意间就创设那如炸弹爆炸一般恐怖的惊吓场景,多想想孩子那害怕无助的表情吧。

冲动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杀伤力,这份冲动就连我们自身都无法好好控制,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更不可估量了。如果想要对孩子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就必须要控制好自身,做好情绪的主人。

学会平和,学会理智,学会合理付出,学会正确去爱,这样妈妈才可能为孩子创造出正常且正确的成长环境。

吼叫对于孩子真的有用?

那么多妈妈对吼叫有“难以割舍”的“情怀”,是因为他们一致认为,吼叫是管用的。

“我吼他一声,他立刻就乖了。”

“你好声好气地跟他说,他才不理你呢。”

“不吼他?不吼他他能长大?”

“我也不想吼,可是不吼,说别的他不听啊!”

……

我们坚信,吼叫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他才会更注意听我们的话,而这样的结论也是我们亲身验证过的。

比如你下班回家,发现早就回家的小学生居然在看电视,他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乖乖在自己屋子里写作业,也没有和你期待的一样,捧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他就那么四仰八叉地歪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看着你觉得无聊至极的动画片。

这个场景一定会让很多妈妈瞬间肾上腺素飙升,接着就是抑制不住的责备,甚至吼叫:

“作业做完了吗?”

“你每天除了看电视、吃零食,就没别的事情可干了吗?”

“你看看你考那点儿分,人家别的孩子都在学习,你整天就知道玩儿!”

“你有没有个正经样子!看你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真是恨不得给你两巴掌!”

……

听到吼叫的孩子,多半会忙乱一下,先是赶紧坐好、放下零食,然后快速地关掉电视,并可能立刻起身,奔回自己的房间或者书桌旁,随便找一本与学习有关的书打开。

此时你的想法是什么?一定有人会说:“看吧,我吼他一顿,他才知道自己哪儿错了,才知道怎么去改。所以吼叫还是有用的,不然要是你不管他,他可不就那么懒散地坐沙发上胡吃海塞,看电视消磨时间吗?”

真是如此吗?

如果孩子的心声能够被显示出来,那么上面的文字可能就会是这样的:

“我已经写完作业了,看会儿动画片又怎么了?”

“你自己不也是没事儿就看肥皂剧,也不干别的事情吗?”

“反正只要是我坐在书桌前就对了,真是烦死了!”

“唉,这会儿妈妈没看见我,拿本漫画偷藏在课本下面好了。”

……

不仅是心理活动,在经历过一开始那个“被吼叫震慑而变得积极主动”的阶段之后,其外在表现也会很快出现变化。

吼叫结束了或者声音变小之后,孩子会开始观察妈妈的动作,如果发现妈妈已经转移了注意力,那他就会放松下来,书本不再翻页,笔尖不再移动,看点这个,摸摸那个。

尤其是作业已经写完了的孩子,他此时的内心是完全放松的,因为妈妈对他的要求都是课外的,而且又是在他非自主意愿之下进行的,所以他并不会多么上心。接着他会借口喝水、吃零食、上厕所、找东西,逐渐脱离看书学习这件事。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察到,你之前所认为的“通过吼叫,孩子已经听话了”的结论,是不太可靠的。孩子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真的被吼叫“指明”了方向,被吼叫“震动”了内心,他只不过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迎合你,试图平息你的情绪,躲避吼叫给他带来的烦躁感,或者说,他在用伪装来避免你的吼叫给他带来的“骚扰”。

你看,这变成了一种无聊的模式:

妈妈:吼叫→看到“假象”→自以为“教育”起效

孩子:被吼叫→制造“假象”→学会逃避与欺骗

结果:妈妈的教育方式继续一路错下去,孩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妈妈无力感也日益加重,终于有一天反抗到来,吼叫彻底失效,教育彻底偏离了轨道,失去了掌控。

如此来看,你还认为吼叫是有用的吗?

古语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没有文采,其内容便无法得以传播。言下之意,便是指说话要有内涵,有意义。

显然,吼叫基本不在这个“有内涵、有意义”的范围之内。因为吼叫源于愤怒,愤怒意味着不够理智,不够理智的情况下,头脑怎么可能清晰,这种情况下说出的话又怎么可能是有理有据有意义的呢?既然话语意义不在,那也自然不可能有教育的作用了。

有理不在声高。对所有妈妈来说,这都是一个真理。

身为妈妈,我们本身就已经站在一个有威严的位置了,作为一个成年人,此时就应该讲出符合成年人身份的话语,用有道理、有意义的内容,来让孩子从这些话中得到启示、指引,这样教育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而吼叫的话语,要么异常刻薄,令人难以接受;要么夸大了实情,毫无道理可言。不仅如此,你的吼叫,会让孩子将注意力都放在你丑陋的吼叫表情和吼叫所制造的恐怖氛围之上,而忽略了你想要传达的内容和当下他做过的那件“错事”。

而且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吼叫的教育方式,他会意识到,妈妈除了大喊两声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他会觉得妈妈没有能力“制服”他,从而变得更加不服管教。

那么,吼叫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其实不然。

其实你应该好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吼叫所产生的影响。那些真正危险,尤其是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境下,你的吼叫才算是真正发挥了作用。比如,阻止孩子冲进车流繁忙的交通道路,你大吼一声“站住”,会比温柔絮叨个不停要有用得多。

但是,如果你滥用“吼叫”的权利,到了关键时刻,大声的提醒可能会失去效果。

有一次,一个小姑娘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跳,都快到了马路中间,这时迎面开过来一辆汽车。小姑娘的妈妈看到后大喊一声:“看车!怎么走路的?!小姑娘像没听见一样,还是继续蹦蹦跳跳,好在汽车及时刹住了车,才没有酿成大祸。”

事后小姑娘的妈妈惊恐地抓住小姑娘问她:“我刚才那么大声提醒你,你怎么还在路中间跑?”小姑娘吓得不轻,哭着说:“你提醒我了吗?你平时不就这么大声说话的吗?”

所以你看,如果你滥用了这个“吼叫”的权利,那么孩子对你的大声提醒会变得非常麻木,当出门在外他需要被大声提醒的时刻,他可能会因为这种麻木忽略了你的提醒,让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平日里理智平和的交流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经常被吼叫的孩子,妈妈的提醒对他来说非但得不到重视,反而更容易被忽略。这是因为你的吼叫变成了家常便饭,孩子不会觉得它有什么提醒的作用,反而觉得稀松平常,并不值得警惕。

被忽略的声音怎么会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是否已经是被孩子忽略的那个人,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和我们的希望背道而驰,是时间好好反思一下了。

吼叫有毒,别让孩子的童年只记住你的吼叫

孩子哭了,所有的妈妈都想要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止住哭声,但是如果你妄图用吼来当成关闭哭声的开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你吼道:“不许哭!”

没用的,孩子的哭声不会停的。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情绪是需要一个释放过程的,哪怕是成年人恐怕都做不到将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更何况是孩子。

你大吼:“给我闭嘴,再哭就不理你了。”

依旧是没用的,孩子可能会哭得更厉害。因为他注意到了那个重点“不理你了”,“妈妈怎么可以不理我?那太可怕了!”这种可怕的情绪,会让他觉得更伤心。

你怒吼:“我最讨厌哭闹的孩子!”

好吧,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哭得简直伤心到了极致,不仅如此,他会比之前更贴近你。因为,他不愿意被妈妈讨厌,他此时行为和心理的重点全都转移到了“我一定要黏着妈妈,否则就被讨厌了”。

你看,你的吼叫就好像是让孩子中了毒一样,之前的状况非但得不到缓解,反而越发严重了。你吼叫得越厉害,孩子“中毒”越深。

“解毒”的唯一方法,只有你的冷静。

但还是有很多妈妈都难以自控,时不时就会大吼大叫一番,吼叫的当时,妈妈认为自己迫不得已、不得不吼,还自以为孩子会记住为什么吼和吼了他什么。可实际上,孩子并不能理解吼叫的深层含义,我们想要通过吼叫传达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恨铁不成钢的难过,其实他并不能很好地体会。

孩子对大千世界的记忆,是从最直观的图像开始的,因此妈妈大吼大叫的样子,或者说妈妈长期大吼大叫的情境,将会逐渐深刻在他的内心,成为他童年最主要的记忆。

一位3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作文里写道:

看见我写作业姿势不对,妈妈吼我:“把后背挺直,眼睛离书本那么近,喜欢当近视眼啊!”叫什么叫啊!整栋楼都听见了,我坐直了不就得了。这吼叫太讨厌了!

看见我写作业慢,妈妈又吼:“怎么还没写完?手里玩什么呢?你就是不专心!”什么啊!我手里拿着的是笔盖,哪儿玩了啊!但我也不敢解释,怕她继续吼。这吼叫好烦人!

看见我写完作业没收拾书桌,妈妈还吼:“一个女孩子,桌子跟猪圈似的,天天得我给你收拾!你什么时候长大!”我哪里是没收拾,刚写完作业,还没来得及呢!可我也不敢反对,万一火上浇油了怎么办?太烦了!

同样的话每天我都要听无数次,都听烦了。就算妈妈说得有道理,但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能好声好气地说话,就我的妈妈那么严厉,我可不想再听见她的吼叫了!

每天,无数次,吼叫,相信有不少孩子都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共鸣。孩子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他讨厌这样的吼叫。

从上面这个小姑娘的作文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总是眼盯着“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其实孩子也同样期待着“别人家的妈妈”,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吼叫的厌恶有多么明显。

童年的时光是最美的,童年的记忆应该充满了许多家庭成员间温暖的回忆,这是日后难以复制的珍贵记忆,但其中若是加入了妈妈吼叫的画面,这无疑是孩子成长道路中难以被涂抹的灰暗色彩。

对“吼叫之毒”要有深刻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就宛如是在照镜子。你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也将如何对待你。所以,你吼叫他,他也将学会吼叫你,不仅如此,他还会用吼叫去对待其他人,去应对所有事。

你注意到了吗?吼叫的毒是这样一点一点发散出去的:

妈妈开始吼叫——释放“毒素”

孩子接收吼叫——不知不觉“中毒”

妈妈持续吼叫——“毒素”不断入侵

孩子学会吼叫——“中毒”已深

童年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深刻影响的,因为童年正是人开始接触世界、认识世界、不断学习以至于形成自己独特个性的重要阶段。

童年,因为单纯,所以更容易接纳与学习,也就对很多事会有更深刻的记忆。就如白纸染墨,一滴便能显眼至极,而且铭刻恒久。

你爱孩子吗?那就想办法让他免于中这“吼叫之毒”吧,给他的童年多留下一些日后想起能笑得灿烂、温暖的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