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至上:移动UI设计实战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设计师的使命

大部分设计师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都很难详细地阐述自己作品的真正含义。在评审团队或老板询问设计师时,如果设计以红色系为主,设计师就会阐述“红色代表热情,能从情感上引导用户”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避重就轻地去讲设计的色彩,甚至牵强地把设计方案讲得很符合用户需求。但是设计师根本没有向评审团队或老板讲清楚该设计方案是怎样解决用户问题的,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等。

笔者最喜欢的、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是乔布斯说的“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Design is how it works.”。这句话直接翻译过来是“设计不只是让人看起来怎么样或感觉怎么样,而是它怎么样工作。”后半句其实翻译为“怎么样有效”更好,要明确区分“好”不是“工作”,而是“有效”。

设计师做设计无非是给需求套上一个外壳,虽不能让用户触摸到服务,但能给用户提供一个做决策的参考。大部分设计师在做设计时,关于对“准确提供参考依据”这个层面的思考是很少的。例如,某电商商品的详情页设计得很好看,但买家拿到商品实物后发现有色差,甚至商品的形状或其他基本属性与图片上面描述的完全不一致。这里不能说完全是设计师的责任,因为设计输出物的效果是需要上级批准后才能上线的。但不得不说,设计师可能会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个人的喜好,没有过多地考虑该商品的使用场景。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准确传达信息,降低用户做决策的门槛。

设计不该只停留在好看或酷炫的层面上。原研哉(Kenya Hara)先生有一个对设计师很有启发的观点,他认为对一个东西的理解不仅是停留在描述它或定义它的层面上,而应该把这个已经知道的东西变成未知的,然后让设计师去重新理解设计的意义。一开始笔者不是很理解他说的这句话,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不就是先去理解需要做什么吗,为什么要把这种理解变为未知的呢?这样不仅对设计效率没有帮助,而且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不一定能让用户满意。直到有一天笔者带长辈去买手机,笔者给长辈推荐了现在流行的很多款手机,但都被长辈拒绝了,长辈自己选择了一款字体大并且有按键的手机。笔者恍然大悟,明白了好的设计不仅是要美观或符合审美的标准,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商品使用场景和做这个设计的目的,如果忽略掉这两个关键点,那么页面做得再好看,这个设计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