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丹参
Danshen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别名赤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功效。主产于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云南等地,近年来各地引种广为栽培。丹参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斑枯病、褐斑病、白绢病、紫纹羽病、菌核病、细菌性叶斑病及根结线虫病等。
一、丹参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为害植株根部和茎基部。发病初期表现为地上茎基部的叶片变黄,后逐渐向上扩展,植株长势较差,形似缺肥状,严重时地上部枯死,近地面的茎基部坏死,地下部根的木质部呈黑褐色腐烂,仅残留黑褐色的坏死维管束而呈干腐状,根部横切维管束断面有明显褐色病变。通常发生于植株的主根及部分侧根,甚至在根系的一侧,而另一侧根系不表现病状,侧根先发生褐色干腐,逐渐蔓延至主根。在气候和土壤湿度适合植株生长时,病株的未受害侧根可维持上部枝叶不枯死,甚至枝叶已枯死的植株仍可长出侧芽继续生长,但一般生长明显迟缓,长势较弱,根较小(图7-33、图7-34)。
(二)病原
不同地区丹参根腐病的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但均为镰刀菌属真菌。叶鹏盛报道四川丹参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Sacc.,其分生孢子以大分生孢子为主,孢子镰刀状,微弯,较短宽,3~5个隔膜,大小25~36μm×4.5~6μm,易在分生孢子座上形成蓝色粘孢团;小分生孢子数量稀少,椭圆形或近卵形,无隔或1个隔膜,大小10~18μm×3~5μm;厚壁孢子多间生,单生或2个串生于菌丝或大分生孢子内。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种根及未腐熟带菌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从根毛和根部的伤口侵入植株根系引起发病。病原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随水流和地下害虫传播,进行再侵染。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9月是病害发生高峰期。高温多雨、排水不畅、土壤黏重有利于病害发生,地下害虫及线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丹参根腐病在四川、河北、安徽、山东、陕西等丹参主产区均有发生,一般重病地发病率可达50%以上,为害后对产量影响严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无病地种植,病地实行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防止田间积水;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并用恶霉灵或木霉制剂等处理病穴土壤和邻近植株。
(2)种根消毒 栽种前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3~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整地前,育苗地和栽培地每亩撒施1~1.5kg哈茨木霉菌;发病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100亿个/L的菌悬液、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灌窝,10~15天1次,连续灌2~3次。
二、丹参叶枯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初期叶面生褐色、圆形小斑;后病斑不断扩大,中央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地上部植株死亡(图7-35)。
(二)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 sp.。分生孢子器球形,直径87~155.5μm×25~56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大小35~44μm×2~3μm,有0~7个隔膜(多数3个)。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随风雨传播,经孔口或伤口侵入造成再侵染,扩大为害。叶枯病的潜伏期5~12天,在整个生育期,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不断造成多次侵染,继续扩大为害。叶枯病为害时间较长,在丹参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该病在多雨季节、田间湿度大时普遍发生并逐渐加重,植株茂密、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控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及时清洁田园,收获后将病残体集中用生石灰处理后深埋。
(2)药剂防治 栽种前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发病初期选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30%恶霉灵1500倍液喷,每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三、丹参白绢病
(一)症状
丹参感病后从近地面的根茎处开始发病,逐渐向地上部和地下部蔓延。病部皮层呈水渍状变褐坏死,最后腐烂,其上出现一层白色绢丝状菌丝层,呈放射状蔓延,常蔓延至病部附近土面上;发病中后期,在白色菌丝层中形成黄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严重时腐烂成乱麻状,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全株死亡(图7-36)。
(二)病原
病原菌是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菌目、小核菌属。病原菌菌丝体白色丝绢状,菌核球形,初为白色,逐渐加深呈茶褐色,油菜籽粒大小。病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易产生担子,寄主范围很广,能寄生包括丹参在内的200多种植物。
(三)发病规律
丹参白绢病为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菌丝体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形成菌丝侵染植株引起发病。连续干旱后遇雨可促进菌核萌发,增加对寄主侵染的机会。病株和土表的菌丝体可以通过主动生长侵染邻近植株。菌核形成后,不经过休眠就可萌发进行再侵染。菌核在高温高湿下很易萌发,菌核随土壤水流和耕作在田间近距离扩展蔓延。丹参整个生长季节均有白绢病发生,6~9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田间湿度大、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重,酸性砂质土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丹参白绢病在我国丹参产地均有发生,严重发生年份造成丹参产量大幅度下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无病地种植,病地实行轮作;采用深沟高厢栽培,防止田间积水;病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井冈霉素或木霉制剂等处理病穴土壤和邻近植株。
(2)种子和种根消毒 播种前,选择新鲜、饱满、成熟度一致的无病种子在25℃~30℃温水中浸种24小时,然后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6小时。种根栽种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3~5分钟,捞出晾干后栽种。
(3)药剂防治 整地前,育苗地和栽培地每亩撒施1.5kg哈茨木霉菌;发病初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粉锈宁2000倍液等药液浇灌病株茎基部,7~10天1次,连续灌2次。
四、丹参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丹参根结线虫病由根结线虫引起,为害丹参根系,是丹参的重要病害之一。丹参根结线虫病在四川、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丹参主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丹参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可达30%以上,造成严重的损失(图7-37)。
(二)病原
对于丹参根结线虫病的病原菌,不同地区间线虫种类存在差异。傅俊范报道病原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和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属于侧尾腺口纲、垫刃目、根结科、根结线虫属;叶华智等报道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et White) Chitwood;周绪朋等报道陕西山阳丹参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李英梅等报道陕西商洛为害丹参的根结线虫有4种,分别为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丹参被线虫寄生后,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主根不能正常膨大,根系功能受到破坏,植株地上部发育不良,株形矮小,叶片变黄。
(三)发病规律
病原线虫以虫体和卵在病根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翌年地温回升后,越冬幼虫和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从幼嫩根尖侵入寄主根组织,并在寄主根的中柱与皮层中定殖,吸取营养。在线虫寄生的过程中,由于口针不断穿刺细胞壁,并分泌唾液刺激寄主皮层薄壁细胞过度增长和增大,形成明显的根结。线虫可随水流、种苗、土壤和耕作传播。根结线虫耐低温能力较强,耐高温能力差。根结线虫好气,地势高燥、结构疏松的中性沙质壤土有利于发病,土壤含水量20%以下或90%以上不利于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四)病害防控
(1)农业防治 培育无病苗;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与科学施肥。
(2)物理防治 夏季深翻,灌大水后盖地膜密封,阳光照射20天左右,利用高温高湿杀死线虫。
(3)化学防治 丹参播种或移栽前15天,每亩用10%福气多颗粒剂2kg加细土50kg混匀撒施,深翻25cm进行土壤处理。
五、丹参菟丝子
(一)症状
菟丝子生活力强,蔓延迅速,无根藤以吸盘缠绕丹参植株,依靠吸收丹参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布满成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使根部减产(图7-38)。
(二)病原
病原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b.,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蔓茎丝状,黄色至枯黄色,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花小、黄白色,无柄,成伞形花序;花冠钟形,5裂,呈杯状;雄蕊5枚,花药长卵形,与花丝等长;雌蕊长约子房之半。蒴果黄褐色,扁球形,表面粗糙;种子少,淡褐色,表面粗糙,只有胚而无子叶和胚根。
(三)发病规律
菟丝子幼茎缠绕丹参后,不断地产生分枝向周围植株蔓延,严重时把整片丹参全部罩住,造成叶片枯黄或枯死。土壤比较湿润、耕作粗放、杂草较多的地块易发生。7~8月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结合深翻土地,将菟丝子种子深埋,或实行水旱轮作;发现菟丝子为害及早清除,防止扩展和产生种子。
(2)撒施生物制剂“鲁保1号”粉每公顷30~40kg或喷洒菌液3~5kg。
(李勇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