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被中考消耗的学习能力
甚至是从选择小学开始,极度焦虑的家长与苦不堪言的孩子们被各种竞争、选择、政策研究等折磨得痛不欲生,功利性地追求卷面的分值确实无可厚非,毕竟这个分值很值钱,很能影响未来的求学甚至就业。
中考的“被”神圣化让很多家长忘记了孩子出生时的承诺:用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一生快乐无忧。于是各种补课、背题、刷题成了中考前的常态,以致多数参加中考的孩子沦为效率不高的破旧计算机,考前塞入大量无法处理的信息,考后就会大量信息丢失。进入高中前这些孩子除了疲惫,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学习能力的提升。
2.2.1 被误解的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常被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是从初中开始的,其实任何一个学科初学时都具备文科的性质,没有对阿拉伯数字、乘法口诀表的记忆,没有对学科符号、公理、定理、公式的记忆,何谈后面的数学与物理学习?初中需要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方式、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等,这些都是为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所做的基础准备,并不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那么,为什么数学和物理不会给人文科的感觉呢?因为化学学科按照我国的教育传统在初中属于较晚开设的科目,学习时间有限,不仅把大量需要识记的内容全部压缩到短短一年去完成,并且初中化学降低了对知识精度的要求,甚至只把实际反应的一个片段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往往是割裂的、孤立的、片面的。又因中考的压力,老师和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断强化记忆的学习模式以期达到理想的成绩,从而导致大家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化学这个学科成了记忆方程式的学科。学生出现困惑,首先想到的是有哪些方程式没有记住。老师检查学生对学科知识复习效果,往往也要通过默写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进行。老师在解答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或疑惑时,往往都是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得以实现的。
无形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被神圣化了。学习化学必提化学方程式,学习中存在困难就去找老师寻求帮助,希望得到关于化学方程式总结的相关知识。把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简单归结为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这实在是矫枉过正了。
同时也非常理解家长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学化学,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所以默写化学方程式也就成了最简单且表面上最有效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有体会的是:化学方程式繁多,真正去记忆化学方程式往往比记忆英文中的疑难词汇更加困难。记住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但是记不住比例关系,记住了比例关系因条件不一定准确,都会导致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失分。更何况即使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也不见得记得准确,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右下角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的是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而这个原子数目究竟为多少也是不容易记清楚的。
实际上化学方程式仅仅是一个载体。通过一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传递的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转换关系,表达出反应过程中原子、电子的守恒关系,同时要表现出化学反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至少没有以上几个要点的分析,只是单纯去记忆一个孤立的化学方程式,确实非常困难。
类似于古文或诗词的记忆,只是去硬记一篇古文,很多古汉字都无法准确读音,更何况很多古代用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硬记一篇古文所需要耗费的精力是很大的。
有一种对于古文和古诗词的记忆方法是老师先讲明作者所处的朝代,写文章时所处的环境及作者当时的心境,然后再讲解古文或诗词所传达的意思,将整个古文或诗词构造成一篇现代文的故事,当学生脑海中有了故事情节,再去代入文章记忆,不仅能加快记忆的速度,更能加强记忆的持久度,甚至会发现文章当中透过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发现一些妙句。
化学方程式就像古文和古诗词一样,是一种精简的语言表述。只记一个化学方程式,不仅消耗的精力非常大,而且记下来表面上用处也不大。需要理解记忆,学习过程中认真地分析一个反应如何进行转化,转化过程当中有什么守恒关系,反应的实现是否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有了严谨的分析与推理过程,最后落实到方程式书写,一个方程式就是对一段分析过程的简要记录。
高中化学教材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反应方程式为:
只是死记这个反应方程式,它仅仅是一个反应方程式,而且记起来非常困难。
如前所说的学习古文的方式,老师先给你讲解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过程:过氧化钠中存在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结合初中就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可以微弱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再结合物理学的知识: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将这些知识汇总在一起,就可以得出如下的反应方程式:
之后再结合初中学过的“双氧水(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与氧气的反应”:
之后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完成后,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双氧水,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没有加入催化剂的条件,双氧水的分解是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实现的,因此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表面结束不再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中却还存在一部分未完全分解的双氧水。此时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促进溶液中剩余的双氧水分解,仍会产生大量气泡。
即使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因双氧水的不稳定性静置一段时间,双氧水仍会逐渐分解直至溶液中几乎不存在双氧水。但后期的反应速率较慢,无法观察到明显的产生气泡的现象。而教材给出的方程式的书写并不能指向动态过程,只是结论性的表述,因此教材上给出的方程式代表的是产物不再改变时所得到的生成物。于是教材中见到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就成为两步方程式的叠加总和。
有了对过程的分析,即使对方程式书写忘记了,也可以通过对过程分析自己推导,然后联立方程式得出所需要的方程式表述。
结合前面所说的高中化学的深度与关联性的内容,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继续推论可以得出结论:向任何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等效于加入氢氧化钠与双氧水。
由此,过氧化钠加入盐酸溶液可以拆分为过氧化钠先与盐酸复分解生成的双氧水再分解,然后联立得到总方程式;过氧化钠加入氯化镁溶液,可以写出过氧化钠与水的方程式,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镁复分解之后联立得到总方程式;甚至于过氧化钠加入氯化亚铁溶液等效于加入氢氧化钠与双氧水,除了氢氧根离子与亚铁离子生成沉淀外,还要包含双氧水与二价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然这个反应也可以先写出过氧化钠与水的方程式再写出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的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最后再写出氧气氧化氢氧化亚铁的方程式,之后再联立方程式。无论是哪种分析方法或者书写过程,最后得到的总方程式都是一致的。
化学学科研究的是化学变化的学问,要养成善于分析的好习惯,而不是死记硬背。尽管初学化学时感觉需要分析的内容比较多,存在困难,但只要养成分析的好习惯,高中的化学方程式就不再是背下来、记下来的,而是推出来、学出来和玩出来的。
化学被认为是文科,而且觉得化学的知识有点繁杂,需要记的内容特别多,这些都是对化学学科的误解,仅仅是因为学习过程中缺乏了一个对过程进行分析的思想。
2.2.2 初中、高中夹缝中失落的学科兴趣
中考取得高分会被优质高中录取,然后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接着顺理成章地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再之后就是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走上人生巅峰。可以说中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和希冀。
正是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的种种压力,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无奈,功利化的教学让学生记住大量的知识点和方程式,不仅可以短时间见到教学效果,而且一旦出现学生成绩提升缓慢、甚至无法提升,也很容易找到原因。这样的方法就是将学生的成绩量化到方程式的书写及基础知识的记忆上,表面看起来确实非常有效。
中考的压力最终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不再愿意思考和分析,总是希望通过记忆去解决一切问题,甚至沦为机械记忆的传声筒。这种急功近利恰恰是最可怕的,势必造成学习上的南辕北辙,最终无功而返不说,还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兴趣,更可怕的潜在危害就是会在高中学习化学时屡屡碰壁。
常听家长说:我家孩子对某某科有兴趣,学得可好了,就是对某某学科没有兴趣,所以学不好。人们常常认为学科兴趣是影响学习的最关键因素。
学科兴趣是可以通过培养形成的,所谓学科兴趣就是无限膨胀的成就感。
最初学习时,谁也无法判断这个学科是否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学习了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学科兴趣。
更有意思的是往往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没有兴趣,对其他学科的兴趣也不大;也有一些学生对很多学科都会有兴趣。
幼儿时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幼儿对很多事情都会充满兴趣,想要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小学时孩子们仍然充满了兴趣,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心。
从小学开始就有了考试、有了成绩,每个对未知的探索和认知,最终都要以考试的形式作为终结。认知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遗忘或者思维受阻,在考试当中都会以成绩的形式无情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除了学业,孩子的兴趣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广泛。即使是孩童比较喜欢的内容也变得不再那么有趣,而要连带着“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就是考试中的成绩及家长、老师和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儿童的世界变得沉重起来。
初中的学习因为直接导向最后的中考成绩,所以学业压力更大。所谓的兴趣被磨灭得更快。如果可以只去探索求知,而不会为自己的短期遗忘或细节遗漏而承担过重的后果,相信很多孩子还是愿意到学校求知的。
夸张点说,高中的学生经历过中考的残酷,更加明白成绩的重要性。从内心上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者具有启迪意义的事情;学习不再是认知这个充满乐趣世界的途径,而变为了一种不可承担的负重。
下面插述一个我大学时期的故事。
那个年代在大学里你敢拿着一把破吉他站在操场上嘶吼《一无所有》就会被人们认定为吉他高手。
高三第一次接触吉他,也没有时间认真学习,即使想学,身边也没有这样的高手传授。靠着几张能够找到的吉他谱练了几个古典曲,居然在大一就被传为吉他高手。最离谱的是当时的学校吉他协会会长邀请我在迎新的晚会上表演吉他曲。也许是出于青年人的自尊心或者纯粹是为了出风头的心态,演出之前一直疯狂练习美国的金属乐队(Metallica)的作品:One。之所以选择这个曲子,是因为当年在学校这个小圈子当中,大家都认可的就是metallica这个乐队。尽管自己吉他的基本功并不过关,很多弹法和指法现在看来都是幼稚可笑的,多亏了当年一方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吉他高手,另一方面现场的观众确实也没有多高的欣赏水平,反正演出之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度被传得很神,居然成了校园中的小小新闻人物。
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自己飘飘然了,居然敢走出校门和社会上的一些好友去酒吧里演出。后来甚至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开启了原创之路,最疯狂的是拉着一帮朋友自费举办了当年所在城市唯一一次高校摇滚音乐节。尽管那次音乐节自己亏到了怀疑人生,但那次年轻的疯狂经历也成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常常用来炫耀的谈资。
谈到这段经历,不是想炫耀自己的年轻到底有多么冲动和多么疯狂,而是突然发现这段经历和现在谈的话题——学习兴趣,真的很相关。
现实的高中学生,不可能离开成绩空谈某个学科。只要谈到考试、谈到成绩,对这个学科多少学生还会保留兴趣呢?并且最最现实的就是高中只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并没有散打、绘画、发呆、电影欣赏、种植、小动物医疗、服装搭配与设计等课程。没有我大学时选择摇滚乐那样自由。既然所学的科目限定了,干脆去通过提升成绩来提高学习兴趣吧。
学习兴趣来自无限膨胀的成就感。
主观上的培养就是不断暗示自己在这个学科上会很强,会变得更加强。主观上永远不要放弃努力,永远坚信自己会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
客观上创造适合培养学习兴趣的环境。和父母真心地交流,当你获得学科上的一点进步,要让父母给你鼓励;和老师真诚地沟通,让老师看到你的努力并给你回馈;和同学真诚地交流,从学科上强于自己的同学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那些不如自己的同学,就当作去提高知识的熟练度。
行动上注重落实,而非空谈或幻想。注重自己每天真正的努力到底是什么。真正地去落实一道题、真正地写一个步骤、真正地分析一个方程式。
对待每一次考试,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学会规划、设计自己的考试任务。即使很难在短期内做到成绩整体提升,但至少可以在一次考试中挑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自己提升的方向,哪怕整体成绩没有显著提升,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答得堪称完美。
集中精力去解决一个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别的同学无法完成,而你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无论老师还是同学,对你的印象都会有所改观。哪怕只是一句来自同学、老师或者家长不经意的表扬,也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不断前进的动力。这样总比泛泛去学,最终考试中处处丢分、处处被动要强得多。
由点到线,由线成面,通过一点的突破实现整体的提升。培养优势心理是建立学科兴趣的首要条件。
如果没有当年那次小型晚会的演出,相信到现在为止,自己仅仅会弹几首古典曲而已,更何谈去组建乐队,甚至举办摇滚音乐节呢?
只是空谈没有学科兴趣,在学科的学习上就会存在困难。为什么不从这一刻从某个知识点开始培养自己的优势心理,进而做到无可替代呢!
解决了一个点、两个点、甚至更多的知识点后,就要做到在学科学习上比周围的人更快、更精细。当别的同学还沉浸在老师的讲解、学校的作业时,你却已经开始做高考题,甚至阅读大学的教材了,尽管这样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在周围人的眼中,你就已经成了一个学霸。很多时候自我暗示的效用是有限的,创造环境让周围人都认为你很强,借助周围人的认同以增强自我暗示并促进行动。
其实所谓学科兴趣的缺失并不是太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在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想做任何的改变。想改变,只需从一个知识点、从认真书写一个方程式开始。
同时也请家长和老师们给孩子们以耐心,除了最后的考试成绩,能够更多地看到孩子们的努力过程!
2.2.3 被中考透支的精力
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中考是人生中重要的考试之一,学生从身体到内心的感受都与以往不同。
中考的备考甚至可以用疲于奔命来描述。为了能够顺利地进入一个较好的高中,学生和家长真的都拼了。相对而言拼得更疯狂的是家长,在这一场漫长的拼搏当中,学生是被动地去拼,而家长是主动地去拼。
首先拼的是家长的经济实力。哪怕家长的收入不高,都不惜大量投入去给孩子请最好的家教。甚至有疯狂的家长为了孩子的补课四处举债。
一堂课或一个知识点究竟值多少钱?这还真的不是由老师的授课能力或知识点的重要性决定的,中考之前一堂课的价格是由被创造出来的供需关系决定的。
孩子难道真的不知道家长的投入吗?这个年代孩子们是很容易获得教育费用信息的,所以家长的这种投入有可能让孩子感恩,也可能会增强孩子的负担心理。
其次拼的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中考之前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几乎完全被考试学科占据。知识点讲解、考试、试卷讲解等成了学生每天学习的主旋律。终于结束了漫长且枯燥的一天,又要被家长拉去参加这样或那样的补习班。更有极端的家长甚至要求学生停掉学校的全部课程,而支付高昂的费用每一天从早到晚都在补习机构中度过。
初中的学生毕竟年纪还小,其精力和自控力都是有限的。由此常常见到初中的学生在补课间隙争分夺秒地沉迷于手机游戏,也就可以理解了。我想真心地发一个小小的感慨:现在这个时代更多的初中学生往往就是上学、补课,没有自己的时间出去踢足球、打篮球或者亲近自然,除了手机他们真的没有太多的放松方式。尤其是每天都被安排得非常紧凑的情况下,玩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且非常零散,手机游戏恰恰迎合了这个特点。
当然在这里讲的还是学习方法方面的内容,关于如何戒除网瘾和手机成瘾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玩手机和学习方法中有一点点联系的是学生越亲近于手机游戏,恰恰说明学生越缺乏成就感,同时也缺少自我放松、自我学习的时间。
为了中考的成绩,家长、学生和老师三方面都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家长负责持续地提供经济支撑与按时接送孩子,增加了自己的经济压力,同时又挤占了自己的生活时间;学生每天精力被消耗得十分严重,脑子里被塞进了太多的知识,根本就没有消化吸收的时间,每次上课只能是被动地接收,尽全力地吸收;无论是学校老师授课,还是辅导机构老师授课,头上都悬着一把尚方宝剑——模拟考试及中考的成绩,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量化知识点的指标——每堂课讲了多少内容,做了多少题,让学生背了多少知识点。
面对中考,所谓的理解吸收、快乐学习、因材施教,通通靠边站,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中考也是选拔性的考试,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入高中,因此学生和家长面对第一次残酷的竞争,这样的急功近利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必要。
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结果就是家长投入的精力、时间和费用越来越多,其期望值也会越来越高。老师授课越来越倾向于量化指标:带学生做了多少题,讲了多少个知识点。而在学生端的反馈就是每天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去上课,做了多少题。一旦最终成绩不理想,学生将背负所有的“罪责”。家长投入了,老师讲过了,考试也考到了原题,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任何可以不会或不得分的理由。
但这个过程忽略了人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根据如图2-2所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发现:一个知识如果不经过有规律的复习,很快就会被彻底遗忘掉。中考的学生因为每天要记忆大量的知识,每天的时间被填充得非常满,所以很少有自主复习的时间。这就必然会造成大多数类似的或相同的知识点,即使学过多次也无法留有深刻印象,到考试用到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图2-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只是被动地记忆知识点,即使学生拼尽全力,但因记忆的内容庞大,重复度高的还能够被记住,重复度低的就会被渐渐遗忘。越是补课成绩反而越下降,也有这个方面原因。越补越差的另一个危害就是学生的自信心会被消磨干净。
最终是补的越多、学得越多、忘得越快,只能通过更多的补习和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整个过程使得学生渐渐地适应了被动记忆,而不喜欢主动思考;更希望得到结论性的记忆内容,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期望课堂上老师讲授的都是可以记下来的考试中必然出现的考点,而不是知识体系。
初中的学与考的关联比较紧密,因此这种集中式训练,往往能收获比较好的效果,但高中学与考的关联并没有如此紧密。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相对于中考而言,是一个难度更大的真正意义上的选拔性考试。只以化学学科为例,高考中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这也是初中学生无法适应高中考试的原因。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只靠知识的记忆应对高中的考试往往觉得无所适从。考题是新的,考试中有教材中没有提到的知识内容,尽管这些考点其实并不难,只需要进行阅读、分析、归纳、整合即能得出正确答案。但经历了中考的考生,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完全不愿意再去思考了,这也是初中学生觉得高中化学难的原因之一。
中考让家长和学生付出的实在太多。中考后有一个放纵的假期看似无可厚非。中考后疯玩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主旋律,完全地放纵,只是玩,没有任何学习规划和安排,直接等着进入高中。
就像跑马拉松比赛一样,最后比拼的是毅力和肌肉的记忆能力。养成一个习惯并不容易,但放弃一个好习惯却并非难事。现在很多学校在开学之初都不会安排特别重的学习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一段时间适应学校生活。
中考后疯玩的后果就是进入高中时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这个调整期需要的时间往往会比正常寒暑假更长。即使暑假不去参加一些初高中的衔接课程,也需要开学前拿出一段时间去调节作息时间,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但往往家长的宽容加上学生的自我放纵,使得学生在开学头一天仍然处于生活完全没有规律的状态。
因此尽管中考确实竞争激烈,家长和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做好两个调节:第一个调节是中考之前的补课不宜过多,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自主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分析、阅读、整合等多方面能力;第二个调节是中考后的作息时间尽量与学校的生活规律贴合,哪怕只是开学前的两个星期左右,也要尽量调整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