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与爱:会自控的孩子走得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规矩的爱,爱的规矩

教孩子规矩或为孩子订立规矩,实际上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因为父母想通过规矩让孩子知道如何做事,以避免孩子因为不懂规矩而伤害自己和他人。实际上,要订立这些规矩尤其是确保孩子遵守这些规矩,是非常耗费时间和心力的,它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出于对孩子无私的爱,为此而苦苦努力。如果没有最纯粹和真挚的爱,这些都不可能发生。

没有爱就没有规矩教育

当然,父母爱孩子也会存在不纯粹的成分。比如说,一些父母之所以给孩子订立规矩,往往只是单纯地想让孩子的言行向自己看齐,而且不想孩子因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让他们烦躁。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想打造一个乖乖听话而不给自己惹麻烦的孩子,让自己少费点心。至于自己平时的行为到底够不够规范,值不值得孩子学习,他们则没有考虑。

这种不够纯粹或者说不够高级的爱,让父母在给孩子订立规矩时可能并没有考虑到对孩子是否有利。不可否认,父母根据自己为人处世的一些经验之道为孩子订立规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让孩子在认识事物、解决事物或少受伤害方面带来帮助,但这并不一定是最符合孩子天性和发展特性的。

毕竟孩子和大人完全处在不同的思想和意识阶段,他们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一味地从提升孩子的角度来订立各种不合时宜或孩子无法执行的规矩,这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试想,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像个大人一样老成持重,这将是多么可怕、多么残忍的事情呀。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过大人的生活,和大人一样思考问题,那么他的童年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他们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懂得将爱体现在规矩教育中

父母在为孩子制定规矩时,这些规矩一定要体现出对孩子的爱。也就是说,这些规矩既能给孩子带来实际帮助,又能让孩子度过美好而完整的童年,享受童年所给予的趣味和纯真,这些甚至比规矩所带来意义要大得多。

那些完全企图依靠各种规矩让孩子服从自己甚至完全占有孩子的父母,其动机虽然也是源自于爱,但却是一种错误的爱甚至是畸形的爱。随着年龄增长,一旦孩子自主意识增强并开始反抗大人时,这些父母就会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孩子守不守规矩也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占有与反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只会撕裂双方之间的亲情。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实际上这样对孩子并不好。只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规矩的设立,这些规矩才能真正帮到孩子,确保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只有如此,这些规矩才能更好地体现父母的爱。否则,这些孩子很可能会被父母为他们制定的各种规矩束缚成一个个人形木偶,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种灾难。

通过规矩教育让孩子懂得去爱

对孩子定的各种规矩除了应该包含对孩子真正的爱之外,这些规矩也应该能够帮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这个世界,也就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充满正能量的人。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将扮演一个为这张白纸“调底色”的角色。虽然孩子的三观需要他们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型,但父母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

作为孩子心灵的塑造师,父母从孩子开始接触周围的事物时,就可以为他们定下各种规矩。这些规矩实际上就是在面对周围的事物和人应该保持的态度,而且这些规矩实际上就是教孩子如何去爱这个世界的方式和方法。

张燕培养孩子有爱心的方式就是给她读一些充满爱的故事。渐渐地,孩子开始懂得善良友爱是一种美德。她常常会在读完这个故事之后,由衷地赞叹那个有爱心的主人公“是个好人”,每当这时,张燕就会接着问孩子:“为什么他是个好人呀?”然后孩子会将她的感受简单地表达出来,虽然往往有点词不达意,但还是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确实已经明白善良和友爱的可贵了。

有一天,张燕带着孩子去菜市场买菜。买完菜之后,看孩子热得小脸通红,张燕便掏出2元让她去买一个冰淇淋。走到卖冰淇淋的冰箱旁,张燕让孩子自己挑一个。正在这时,张燕看到路口旁边有一个盲人坐在一条小板凳上拉着二胡。孩子也看到了,她犹豫了一下然后对张燕说:“妈妈,要不把这2元钱给那个看不见的爷爷吧,我不吃冰淇淋了,好吗?”张燕很爽快地答应了,牵着她来到盲人身旁。孩子将2元钱递给他:“爷爷,给您。”盲人接过钱,说:“谢谢你小姑娘,你真是好人呀!”张燕明显看出孩子很高兴。

张燕牵着孩子的手向前走,问她:“你给了那个爷爷2元钱,吃不成冰淇淋了,你后悔吗?”

孩子坚定地摇头说不后悔。张燕笑了笑,带着她回到卖冰淇淋的小店,给她买了一个冰淇淋,然后告诉她这是奖励她的,因为她做了一件好事。

这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分享自己教孩子爱的规矩的经验,简单却很实用。实际上这对每个父母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看父母有没有主动意愿或意识。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要爱护环境,不要摘花踏草,爱护小动物,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懂得分享等,这些关于爱的规矩将培养出孩子的爱心,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这些爱的规矩,没有父母的爱与精心引导,孩子很难通过自身的感悟或体会去获得。

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与引导,他们将被天然的属性所占据,这种属性看起来有利于他们的生存以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强大的文明社会中,他们很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因此,这些爱的规矩也将成为孩子拥抱这个世界最友好和最和谐的指南。只有让孩子懂得去爱自己、爱父母、爱周围的人、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世界,他们才会用爱的行动去回报所有的一切,最终成为一个自尊自强、富有爱心的人。

没有爱的规矩容易让孩子迷失

如果父母仅仅从孩子如何去争取利益出发,教育孩子如何去使心机、耍小聪明,那么孩子将被这些规矩误导,成为一个自私自利,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折手段的人,这样的人容易给他人以及周围事物带来危害,他们还可能因为人格缺陷而反噬自己,迷失人生的方向,害人害己。

因此,父母在向孩子灌输各种规矩时,一定要从爱的角度出发,明白哪些规矩才是真正爱孩子,更应该明白哪些规矩才能让孩子内心充满爱并懂得去爱。只有如此,这些规矩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心理学家的教子忠告

1.父母应该学会将爱体现在对孩子的规矩教育中。

2.父母对孩子的规矩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去爱。

3.纯粹的名利绝不能作为规矩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