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推手:刘伯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苦读诗书

为了唤起刘伯温的家族荣誉感,刘爚经常给他回忆祖先的经历,无论是刘延庆血战西夏,刘光世抗金,还是祖父智救反元义士的壮举,都在刘伯温心里埋下了一颗忠肝义胆的种子,他开始明白有一种舍身叫视死如归,有一种力量叫足智多谋,有一种智慧叫急流勇退,有一种自保叫告老还乡。来自父亲、母亲两个家族的印记让刘伯温成长为一个拥有儒雅的气质、深厚的学养、正直品格的少年,也成就了他四两拨千斤的谋略和外圆内方的为人准则,作为“学二代”,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比任何金银珠宝的作用都大,让他受益匪浅。

刘伯温的少年英雄梦由此开启,他被家族的铁血豪情所折服。虽然青田刘氏家族传到刘伯温的时代已经辉煌不再,但是家族事迹让刘伯温感受到金戈铁马的壮士情怀。这些刘家故去的荣耀,也是青田刘家最为自豪的往事,这也是当年刘爚最爱给刘伯温讲的故事。尽管刘家已经不再习武,以读书为荣,但他军人世家的铁血基因在刘伯温的身上传承着。作为军人世家的后代,不研习兵书怎么可能?在父亲的指导下,刘伯温熟读家里所藏的兵书,还会和大人们展开某个战役的讨论,其见解惊人、良策频出,让人刮目相看。

父亲有文化,又懂教育,刘伯温几乎是在书堆里长大的,从小博览群书。刘伯温九岁的时候,就能够有模有样地和成人展开辩论,并能引经据典令人折服。除了出色的家庭教育,还有刘伯温自身的天赋,他有一个超强大脑,不仅可以过目不忘,还擅长逻辑推理和数理分析。

古人读书,大多是死记硬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就能脱颖而出。刘伯温的记忆力与生俱来,相信让他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数字也不是什么难题。这个自小就被众人誉为“神童”的天才越发地优秀,那份自傲也许就是源于祖辈的辉煌和自身出色的天资。

在刘伯温的故乡,至今仍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年少的刘伯温因为聪明,读书时耍小聪明,不肯用苦功。有一段时间他沉醉于嬉戏玩耍,无心读书。先生拿出《荀子·劝学篇》给他,要他读一百遍。刘伯温只读了一遍,就能背个八九不离十,再读一遍,就能背个只字不差。先生叫他再读,刘伯温就烦了。先生便拿出孔子的教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理念来教导刘伯温。刘伯温当面诺诺是听,过后还是收不了心,先生很无奈。

传说有一天,刘伯温去溪边游玩,突然传来棒槌击打之声,循声望去,只见溪边堆积着如小山般的衣物,一名少女正槌槌洗洗。只听那少女口中飘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天下没有浣纱,人间哪有衣暖身。没有百温不厌者,哪有高深学问人。铁杵磨针为至理,问君攻书可专心?

刘伯温听罢歌声,心中涟漪顿起,渐渐地满脸通红,愧疚之情一阵一阵涌来,随后小跑着回到学馆书房去读书。从此,他再也不放松学习,常常通宵达旦,勤奋读书。

十二岁时,刘伯温考中了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刘爚觉得自己再也没有什么学识能够教给儿子了,于是决定送刘伯温去处州路括州(也称处州,今浙江丽水)的高等学府求学。就这样,十四岁的刘伯温入郡庠(即府学)读书,学习《春秋》。

《春秋》记载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但是记载的史料不全,内容从公元前722年开始,到公元前481年就结束了,鲁国历史却是从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256年。所以北宋宰相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就是陈旧、残缺,没有太多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的确,大名鼎鼎的《春秋》记载的内容本来就是粗枝大叶的,经过孔子编辑后,后人看着才有点像历史文献了,其实也是孔子按照自己的意图刻意修订的惩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课本。孔子在书里面没有直接说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善的,而是把“褒贬”藏在文字里。这种遮遮掩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的文字游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春秋笔法”。

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意深的儒家经典,诘诎聱牙,很难理解,尤其初学的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实际上不解其意。刘伯温却不同,他学起来津津有味,不但能随口复述《春秋》内容,还能有独到的个人见解,不人云亦云,经常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老师何清臣对此大为惊讶,十分佩服,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刘伯温读书勤奋用功,而且喜欢习作,他当年的习作《春秋明经》共计40篇,就收在《诚意伯文集》之中。这些文章皆在800字左右,最短也不短于500字,和我们一篇小议论文的字数差不多,短小精悍,而且每篇文章富有见解,皆为心血之作。

除了学习《春秋》和程朱理学外,刘伯温还对诸子百家、天文、兵法等类型的书爱不释手。这些书籍其实他早年时就曾涉猎,现在只是在新老师的讲解下,重新温习而已。就这样,在名师的指导下,刘伯温的学识迅速增长,小小的括州城已经挡不住他的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