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推手:刘伯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圈粉无数

不过,刘伯温的才华,还是让他得到了许多前辈的赏识。当时的著名学者程钜夫和卢集都很喜欢这个勤奋踏实的年轻人,成为他忠实的粉丝。

揭傒斯(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的总裁官)十分欣赏刘伯温。揭傒斯的姓和名都很怪,但他是如假包换的汉人,他还有个名字叫曼硕。他年轻时在南方颇受当地政府官员的重视,后来到大都就任,由于他的文章和诗词写得绚丽多彩,元朝皇帝和附庸风雅的大臣们都崇拜他,并且在他高级官职之外特意安排他当皇室成员的老师。正因为揭傒斯才华出众,受人敬仰,所以他也是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揭傒斯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丞相脱脱曾问他,这个时代治理国家应该先把切入点放在哪儿,揭傒斯沉默了片刻,就像电影《天下无贼》中的黎叔一样,抬起头望着天空,十分虔诚地回答了两个字——“人才”。

揭傒斯在主修辽、宋、金三朝的历史时,脱脱又跑来问他修史该以什么为根据,揭傒斯面无表情地说的还是那个中心:“用人为本。”可见,揭奚斯对人才的渴望和甘于做伯乐的奉献精神。

相传,在见过刘伯温之后,揭奚斯就对他的老朋友们有了这样一番点评:“(刘伯温)此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刘伯温当时仅仅是个23岁的进士,揭老先生就将其与唐初名相魏征相提并论,甚至还说他比魏征更优秀,这实在是评价太高了。揭傒斯的点评让刘伯温大名不胫而走,成为元帝国一颗耀眼的政坛新星。

不过,慧眼如炬的揭傒斯不无忧虑地说:“刘伯温这人看上去很孤傲,言语极少,正是这样的人,才会严苛,对自己对别人都持一种评价标准,将来在仕途上肯定要吃亏。”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揭奚斯先前关于刘伯温神似魏征之流的点评上,却忽略了他其后的肺腑之言,相信刘伯温也没有在意他的善意提醒。事实证明,刘伯温之后的仕途正如揭奚斯所言,极为坎坷,也许这就是智者的先见之明吧!

此次科举,同为青田籍的叶岘、徐祖德也发挥出色,和刘伯温一并得中进士。逗留在元大都期间,他们和来自各省的会试新朋,一起赋诗论学,饮酒畅谈,多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真是谈笑间了却君王天下事,只为赢得生前身后名。虽然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相识时间不长,但已“高谊薄九霄”,遂成知己。他们在元大都里每天都意气风发,结交达官贵族,为自己的前程谋划。

这群新科进士在元大都踌躇满志,文章写了一大堆,朋友交了一大群,却想不到,等待他们的竟然是另外一个结果。榜揭之后不久,前6名高中进士的蒙古人和色目人都披红挂彩地上任去了,但是这些汉人、南人进士还在候补状态中,因为没有实缺官职空出,朝廷无法立即安排这些汉人、南人进士的工作岗位,只好将他们先行打发回家听候通知。

刘伯温等人忿忿不平,却百般无奈,最后只好同辞京门。众人在酒馆里聚集,怆然惜别,各各裁诗相赠,以表念念悠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繁华散尽,酒尽曲终时,众人相互抱拳,道声珍重,各归故里。